高职院校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实现途径和配套政策研究①
2017-10-19钱军,汪瑾,陆玉晶,嵇勇,池涛
钱军,汪瑾,陆玉晶,嵇勇,池涛
[摘 要] 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二级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实现途径和具体配套政策,推动该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20-01
一、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改革
方向和目标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改革应该是朝着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向转化,抓住产教深度融合的趋势和规律发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职教育产教一体、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办学改革目标。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实
现途径
(一)引进来模式
通过将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兼职教师引入商学院进行专业课教学、编写教材、实习实训指导实现校企合作。
(二)走出去模式
通过到企业去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商学院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
(三)引—走结合模式
商学院通过引进明星企业星巴克公司,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等方面展开合作,分段实施教学,把学生送到星巴克各加盟店并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共同订单式育人,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四)深度融合模式:商学院理想的未来发展模式
首先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顶层优化设计,出台相关政策;省级政府贯彻落实,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实施校企合作专项计划;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启动具体校企合作实施计划,出台文件,搭建平台,安排项目,列支资金,为校企双主体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支持;上级主管部门从关注教育质量和就业率、校企从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搭建监督与反馈系统,共同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创新发展。
无论集团化办学,还是在不突破现有学校体制下,以学校名义注册成立专门的公司,各学院专业以项目化方式运作,校企层面双方成立合作办学董事会,制定董事会章程及整套制度体系,共同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力资源部、教学运行协调部、财务部、技术研发部、考核评价部等办事机构,共同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处、企业设立校企合作部,作为双方的协调联络机构。通过资本投入、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人才互聘和文化交流,在制度体系框架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配
套政策
(一)国家层面配套政策
根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分析,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就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关体制机制、治理和管理结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顶层优化设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出台鼓励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激励政策和制度安排,鼓励创新体制机制,借鉴混合所有制改革和PPP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转型升级,鼓励以规范的公司制推动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最终发展成为一体化办学模式,理清体制机制,在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规范管理,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实现校企紧密合作、共同育人、共享共赢的终极发展目标。
(二)学校层面配套政策
在国家层面就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关体制机制、治理和管理結构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基础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和实操方案,出台鼓励包括商学院在内的各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相关激励政策、制度规定和配套措施,在合作程度不同的实施路径模式下规范权利、义务,明确治理结构,廓清管理边界,推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转型升级、提质增量,最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终极发展目标。
(三)企业层面配套政策
在国家层面就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关体制机制、治理和管理结构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立足长远,着眼现实,按照共育、共享、共赢的基本合作原则,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和相关高职院校专业院系对接合作,在校企合作程度不同的实施路径模式下规范权利、义务,明确治理结构,廓清管理边界,推进并发展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董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59-63.
[2]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2):36-41,68.
[3]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7):87-90.
[4]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
[5]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