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初探
2017-10-19蔡秀燕
蔡秀燕
[摘 要] 意外伤害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危害人类生命的首要杀手,加强高职学校学生的急救护理知识日益显示出来其重要性。通过建设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组员、信息服务、咨询指导等服务,而且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立足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目的、必要性、思路、方法四个角度探讨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00-02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的从业之本、执业之基。因此,在高职学校的学生教育中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跨地区、跨行业的急救护理课程,实现专业化、现代化的知识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学习指导、就业咨询等功能。我国从2011年开始了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为全国各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教育资源和更加系统化的信息服务,为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群体提供了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自主学习平台。
一、建设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目的
(一)拓展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
急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首要目的是引导和训练人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情况的能力,争分夺秒地抢救危重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和救护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因此,在高职学校中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建设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要求高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依据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的空间,这不仅能够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还能一并开发新的学习时间和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学习平台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复习巩固上课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资源平台的在线咨询、在线答疑与在线测试,实现了多元化的教学互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转化
通过建设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可以促进教学质量标准化,实现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任务的统一。急救护理情景化的案例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而且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为学生日后的实践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可获得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缺陷
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促进了高校教师与临床专家的长期深度合作,可以让科任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临床知识技能,促进教师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急救理论、急救操作技能水平,推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急救护理资源平台为医院和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急救知识提供了新的方向,为同行业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开放的学习资源和方便的学习途径,这样不仅促进了急救知识的普及化,而且能够促进社区和医院达成共建共享的协议。
二、建设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必要性
目前,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调查研究显示,在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我国1~34岁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我们都知道,抢救心脑血管疾病等猝死性疾病患者的最佳时间只有4分钟,而抢救受到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时间只有30分钟,如果患者在抢救的黄金时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或治疗,就会失去治愈甚至生还的机会。因此,在高职院校建设和完善急救教育资源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等级的紧急救护,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急救课程,培养具有专业化技能的急救护理人员、社会救护人员。急救护理是一门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临床综合性学科,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急救护理人员和社会救护人员是现阶段社会工作的重要课题。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完善的网络建设下,共享的急救课程资源可以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丰富优质的急救教育资源服务。
三、建设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思路
(一)院校密切合作,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的建设应由高校教师与临床专家共同订制,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社会各界群众发放与急救护理知识相关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专家访谈和社会调研,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临床护理的需求相结合,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校院合作共同制订出符合社会现状的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建设方案及课程教学设计。加强与专业护理师资和具有优良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深度合作,明确双方的合作形式和内容,共同遴选教师专家、共同制订设计并整合管理平臺课程资源。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急救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应以临床护理岗位的需求和日常工作的任务为依据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应以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明确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护理岗位任职要求和护士资格标准为依,与行业专家共同研究讨论,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点确定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岗位的急救流程为顺序,从现场评估、现场救护、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四个方面编排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急救护理时间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课程网络建设
急救课程资源平台可以为学生教师和医护人员提供远程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急救护理课程网站资源中,主要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部分,急救护理课程基本资源主要分为课程简介、课程指南、课程资源等板块;拓展资源主要分为图片资源、在线视频、模拟试题、课程案例、专题讲座等板块。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急救护理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实现对护理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急救知识远程培训,而且可以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面向社会大众的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建设高职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方法
(一)明确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思路
以满足在校学生、社会急救人员的需求为宗旨,以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为核心,通过院校合作搜集、整理与融合现有的急救护理资源,建设先进的急救护理教学资源平台与岗位培训资源平台。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建设秩序:先梳理,后整合;先设计,后完善;先规范,后加工;先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平台。并且,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应保证资源的持续更新与补充,实现急救护理知识的与时俱进,不断发挥优质急救护理教育资源平台的作用。
(二)收集整理急救护理课程资源
课题组教师与合作医院兼职教师应反复研究讨论课程资源的设置,分解落实任务,使课题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合作写作,互相取长补短。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收集临床患者的实际病例和病理图片,录制临床操作实践视频;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编辑整理、管理存储。建议将急救护理教学课程资源主要分为教学资源、课外专题、培训指导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包含文字、图片、视频、课件、教案、病例、练习等专项,用超链接的形式将彼此相关的急救护理教学内容关联起来,以方便教师和学生查询、学习课程资源。
(三)开发发布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
编程和页面设计完成后,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服务器运行急救护理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先进行局域网的发布试用,通过计算机远程登录急救护理教学资源平台的后台管理操作系统,上传和更新各类教学资源,检测平台的资源管理功能是否有缺陷和漏洞,再投入到网络拓展平台中使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根据网站设计编程的思路,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中心的深入合作,由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负责课程资源平台的开发设计和管理运营。建立健全包括教育资源、专题讲座、指导咨询等板块的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
(四)建立对急救知识教育资源平台的多元评价机制
一方面,可以由行业专家对急救护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各大高校的教育技术专家和全国各地急救护理教育专家,采用自制的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用户评价指标体系,对急救护理资源平台进行专家评价。自制的急救护理课程教学平台用户评价指标主要包含内容性、技术性、效应性、发展性4个一级指标,即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别记4、3、2、1分,每個条目得分为加权重数×评价等级。整个量表得分是各维度得分之和,各维度的得分是本维度所包括所有条目的得分总和,所得的分数越高,表示急救护理资源平台的建设越完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取学生对急救护教学资源平台的评价,例如,对护理高职院校学生1~6班采取随机抽样,以护理1组及护理2组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护理基础、已学专业课程平均成绩的差异,以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学生可以通过急救护理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还可以获得教师和专家的针对性辅导;而对照组学生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既可以运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急救知识的理论测试,让两组学生在同一时间做同一套试卷;也可以运用抽签的形式模拟急救护理知识技能操作测试,考核项目包括心肺复苏、固定骨骼、止血包扎等。通过对书面测试和实践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树萍,阮文举,张振民.急救资源平台建设初探[J].教育研究,1996(12):69-72.
[2]许青锋.如何建设高校的急救资源平台[J].基础教育研究,2008(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