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改革的若干举措①

2017-10-19陈玉清,周海青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院校习惯高职

陈玉清,周海青

[摘 要]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知识基础很薄弱,导致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失效。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关于高等数学课堂改革的若干举措,希望能给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及课堂管理带来一些改观。

[关 键 词] 教学效果;课堂改革;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54-02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听课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并利用院校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管理好每一次课堂教学。

一、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及课堂管理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畏惧数学、学习数学兴趣不高

由于近年来生源数量下降,高职院校招生要求也一再降低,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录取到的学生总体知识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对中学的数学知识以及教学模式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学习信心。调查显示,也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虽然想重拾信心,想好好学习,但是由于自身数学基础太差,从而对大学里的高等数学产生畏惧感。

(二)高职院校数学课堂中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首先,当前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情况、接受情况及听课效果。很多内容的讲授都照搬课本的叙述,忽略了一些可以灵活叙述以便于学生更好理解的策略的应用。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还是全部采用板书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发达,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再次,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还是更偏重讲述理论知识,忽略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具体作用,这就导致很多基础本就很薄弱的学生,更加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代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入大学,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而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优良的数学知识结构和科学认知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是学好数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特别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出现难点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因素质的原因而出现放弃数学学习的心态,这不但导致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影响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正常开展。

(四)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管理模式单一,就是纯粹的老师在讲台教授,学生规规矩矩坐讲台下各自听讲。学生的学习习惯本就较差,教师教课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能一直跟着老师授课思路进行下去的,十之八九会走神、打瞌睡、玩手机。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也多数是不闻不问,继续自己的教学进度,也会有少数教师加以批评,但效果不好。这种课堂模式造就了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厌倦数学、教师失去讲课热情。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改革的若干举措

上述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及课堂管理的现状,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类、经济类、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抽象思维、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门重要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一般包括:一元、二元、多元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级数,微分方程等,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学数学知识基础相当薄弱,短时间很难适应和接受这门课程。所以,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提出若干改革举措: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数学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严谨性、灵活性等,而这些能力都是进入社会胜任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基础知识薄弱,但是他们也希望进入社会后,能够有份合适的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教师从学生自身利益出发,为学生讲解清楚,学习数学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从数学的思维、思想、角度去理性地分析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潜意识里会想,原来学习数学有这么多好处、用途,从而从心理上先接受数学这门课程,进而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及热情主动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信息化教学工作主要是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陈旧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听课的兴趣,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数学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对每一个知识点,教师简单介绍完后,让学生分组自行探讨例题的解决方案,再让每组学生中某一位代表所在小组与其他组的代表之间比较结果,对给出正确答案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答案不正确的小组要多加鼓励。此外,每次课结束后,教师要布置一些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在下一次课上,还是以学生为主来检查这些作业。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数学而言,理论较多,内容抽象,仅在课堂的时间内难以做到全部吸收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很重要。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前要布置好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和复习好本节课内容的工作。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些适当的建议,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学习生活。

(四)高效管理数学课堂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达,电子产品的盛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手机成了每個人不可或缺的随身之物,可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就学生而言,纵观很多高校课堂,低头族比比皆是。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自控能力很弱,多数时候,讲台上的教师对学生来说形同虚设。所以,正确引导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成为每位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畏惧,从心底抗拒数学,课堂上不听讲、睡觉、交头接耳情况也较严重,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现象,例如,可以讲一些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数学方面的有趣故事、数学文化等一些可以吸引学生听课兴趣的内容。

三、总结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其他理工科专业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以及走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数学。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己所能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有其特殊性: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高,这些特殊性都要求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和辛苦,寻找到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孙永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高校课堂的创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2]杨积凤.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

[3]方增标.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2010(10).

[4]沙小进.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解决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6(11).

猜你喜欢

院校习惯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习惯
上课好习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好习惯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