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研究
2017-10-19杨静
杨静
[摘 要] 艺术设计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现行学科教学科目构成体系中的基础组成内容,做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保障和提升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群体的综合性学习成长水平,具有深刻的价值。围绕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论述。
[关 键 词] 大专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26-02
艺术设计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现有的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选取和应用系统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开展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不仅能够充分保障和提升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综合艺术修养水平,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优化高职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性应用知识技能和学习掌握水平,为相关学生群体综合性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改善提升,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顺畅有序发展,建构和提供稳定且扎实的支持条件。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群体,本身在基础性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掌握水平以及早年学习成长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制订实施分层级的教学督导方案,无疑具备极其充分的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围绕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内涵
关于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我国不同研究人员在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展开系统学理分析过程中,给出了彼此具备显著的差异特征的理论表述,而在针对现有的各种观点表述展开综合性总结分析的前提背景下,开展分层教学基本内涵的分析工作,应当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具体方面:
1.分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教学,是教师为最终实现预先设定的教学工作实践目标而采取的教学工作手段。所谓教学,就是在特定的教学工作目标的指导下,由教师对理论知识要素和应用技能要素教学的呈现过程,以及对象学生对特定理论知识要素和应用技能要素的理解认知过程,所共同构成的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呈现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可以在带领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艺术设计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以及基础应用技能内容教学,在促进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掌握水平显著改善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品质和艺术审美实践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优化,为学生后续经历的学习成长过程,提供坚实且充分的支持条件。
2.要想在具体应用分层教学的实践背景下顺利地获取最佳的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预先做好对象学生的层次划分工作,确保全部学生均能获得适合自身综合学习能力水平的教学督导。所谓划分学生层次,就是要指令教师遵照事先已经掌握的,对象学生群体在基础性知识或者是技能要素学习掌握情况的差异、智力性要素的差异,以及非智力性要素的差异等要素,有区别性地开展具体教学实践工作環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重点针对教学环节过程中知识性和应用技能性学习要素的呈现顺序以及教材文本的应用指导方法展开差异化。
3.在具体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获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自身综合能力建构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倾向等方面的相互差异特征。针对学生开展科学系统的层次划分处置,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制订和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督导方案,确保其获得最优的教学督导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形成和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大专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逐步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教师要想在具体开展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顺利取得预期效果,应当在实际开展的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个体在主体精神以及个体优势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化表现特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条件下,确保实际开展的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的传统发展阶段,由于教师在实际开展的讲授教学环节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体控制地位,因此在教学思想指导理念发展局限性的直接影响条件下,其往往会采取“一刀切式”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关注具备不同基础背景的学生群体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用实践水平层面的相互差异特征,导致实际开展的教学环节无法顺利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下,大专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具备的自身综合条件表现状态,为其分层次开展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素和应用技能要素的教学督导工作,确保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现显著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具體应用
艺术设计课程是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现有学生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工作方法开展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对于保障和提升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体验能力,以及艺术设计实践活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实际面对的就业求职市场竞争压力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直接导致我国现有大专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更加倾向于参照现实就业市场的招聘要求,具体设定自身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体验过程中的内容以及具体动机。这种现实情形要求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在具体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呈现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具体呈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面对的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联密切性,确保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工作能够为学生良好有序的职业生涯成长发展提供支持。与此同时,教师在具体开展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要全面重点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在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表现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展分层次教学内容设计呈现工作,促进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知识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现阶段,我国大专院校艺术类专业相关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实际可供应用的教学课时中,资源数量层面存在着表现显著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对如何运用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取的教学效果以及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成长水平。在分层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背景下,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专业课程教师要在针对学生开展科学系统的层次划分处理基础上,结合教学课时资源,在课堂讲授教学环节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优先为学生呈现便于特定层次学生接受的、具备充分应用价值的实践性应用知识技能要素,助力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设计实践活动能力水平的改善和优化。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组织带领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艺术设计相关课程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组织课堂提问讨论,建构呈现实践。运用模拟性教学场景等教学督导手段,积极提升学生在课堂讲授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观参与性水平。教师要在针对大专院校艺术类学生开展基础性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的教学督导过程中,密切注重挖掘和提升大专院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性人文素养建构和发展水平,帮助学生真切地认识基础人文素养水平的建构和提升,以及对学生综合性成长发展水平的深刻影响。
为确保在实际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顺利地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在具體参与课程教学实践工作环节,通过开展不间断的业务学习和业务进修活动,切实促使自身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得到改善提升,为最终教学效果水平的提升构建支持条件。
针对大专艺术设计教育分层教学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概述,以及分层教学法在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安佳智.大专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Photoshop教学方法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6(5):122-124.
[2]徐建.后示范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浅见[J].辽宁丝绸,2015(1):47-48,52.
[3]周令毕,袁金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类型及功能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74-75.
[4]刘卓,刘变琴.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艺海,2012(4):127-128.
[5]冯学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高校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11(20):85-86.
[6]冯锦.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8):58-59.
[7]历泉恩.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六大问题析谈[J].现代教育科学,2009(5):100-102,127.
[8]馬洁,侯建华.浅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消费导刊,2008(18):152.
[9]乐建军.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表达基础课程群”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4-56.
[10]刘永福.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7(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