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探
2017-10-19李婧
李婧
[摘 要] 教育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源源不断地为各个领域培养与输送人才,才能实现行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为了实现对应用型、职业性人才的培养,我国越来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高职属于高等职业类院校,主要设置职业类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能力,但是教学质量问题仍旧非常突出。面对诸多教学质量问题,高职院校应不断地反省自身、完善自身,为此,就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自我诊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05-03
高职是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充分发挥职业性教育的特色,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职场态度等的培养,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打造更为完善、专业化的教学系统,以实现对全方位人才的培养。目前,高职教学质量问题备受关注,且人们对高职的印象不佳,认为高职学生纪律差,师资团队不专业,且课程教学质量问题突出,制约着高职院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为转变大众对高职院校的一贯看法,及时构建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及时对教学系统予以完善,解决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定的自我诊改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
高职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职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发展方向,其充分结合社会的具体发展情况,结合各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标准,制定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而与社会的实际发展趋势与发展要求相适应。为了提升高职在教育体系中的占有力,应从教学质量着手,了解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1],高职院校应不断地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意识到教学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分析导致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对高职院校的自我诊改能提供重要的借鉴,以此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管理、教学、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甚至纪律也相对较差,管理起来难度大,教学工作开展遭遇挑战。通过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育情况的对比发现,优势不是很多,且学生就业的压力更大,若想改变此种局面,应从日常的教学系统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对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为实现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应重视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建设,以“自我诊改”为主要工作内容,不断地提升与完善现阶段的高职课程教学质量,以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性培养。为了打造更为完善的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应对该体系的基本内涵予以了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专业等特定的要素所构成的,結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运行规律,打造更为独立、互相联系的系统框架[2],各项要素的变化与功能性,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就是指及时了解高职院校在发展进程中所引发的教学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自我诊断与整改的行为,旨在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高职院校发展与建设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中,应打造更为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严格规范质量管理的程序与制度,选择科学性的测量与评价手段,使用更具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予以控制,进而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控制。
(一)强调质量控制的全面性
所谓的质量管理不仅局限于教学质量方面,还涉及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其他各部分枝节的工作质量[3],若想提高整个教学系统的运行质量,必须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也予以控制,消除一系列的风险。通过对各部分工作质量的控制,让教学工作始终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的教学系统相对复杂,会涉及各部门、各层次,只有做到各部门、各层次的有效结合,才能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取得实效性。
(二)强调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性
所谓的教学质量,其中所囊括的内容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开发、教学设备的采购与培养方案等多项内容,控制起来难度较大[4]。若想从整体上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必须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将教学质量控制渗透到各个阶段,为高职院校的自我诊改提供重要方法。开展教学质量控制时,应把控全局,该过程中任意一环节的波动,都会对整个系统的教学质量构成威胁,引起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为了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应将各个流程与环节全部纳入質量保障系统之中,做到各个环节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最终会实现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以达到全过程教学质量控制的目的。
(三)强调质量控制的全员性
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主要来自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成果,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学生、教职工与企业员工等[5],任何人员都不能缺席,才能达到最佳的质量控制效果。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时,需要发挥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尤其是学生角色更是不能或缺的,一旦缺乏学生的参与,任何的教育活动都是无效的。因此,当教学质量遭遇挑战时,从全员出发,教师应反省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与教学评价方法等,而学生则要反省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方法。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员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人员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意识,通过不断的反省而总结经验、教训,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纵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纪律性整体较差,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当,再加之管理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对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来说,教学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其中所涉及的因素较多。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往往存在着单纯依靠理论灌输的方式,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建校宗旨与职业人才的重要目标[6],使用纯理论式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会产生厌烦心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制约。此外,部分人员受传统思想与理念的影响,对高职院校的自信度不强,缺乏上进心,任由他人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情况进行肆意的恶评,最终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
(二)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若想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及时为课程教学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7]。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实况来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素质人才偏少,教师素质相对低下,缺乏最佳的教学手段与指导方法,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低下。由于师资力量短缺,一名教师负责多项课程,但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做到每项课程都能精益求精,这就会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产生威胁。
(三)教学方法不当
高职院校以專业性、职业性课程为主,为保证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在新一年的专业招生前,相关人员会深入职场环境中,了解各大企业最需要哪种专业人才,通过调查与分析,设定相关的专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学方法使用不科学,始终保持传统“满堂灌”的方式,理论教学时间大大多于实践操作的时间,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与时间很少,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无法了解到专业课程的真谛,实训力度不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专业课程训练的要点,最终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也决定着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与主动性,因此,结合当前职场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很是关键[8]。
(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成熟
在高职院校运行过程中,为了解整个教学情况,会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及时将被考察的对象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差异值来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状况。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主要涉及内外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分别为校本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内部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中,主要通过对学院各部门的年终统计表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在外部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中,主要以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标准与教育部所提出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相关指标作为基础性条件。纵观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乏人性化与趣味性,这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9]。
四、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一)增强自我诊改理念
从实质上来说,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充分遵循与贯彻“自我诊改”的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打造更为科学、有效的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结合当前教学质量控制中所遇到的问题,开展自我评估、分析与反省,及时对不良教学行为进行修缮,对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予以摒弃,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方针政策,以求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与效果,对高职院校整体形象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挑战,若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求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构建教学管理系统
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应打造更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借助该系统对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教学人员等进行约束。为提升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实用性,应增强整个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对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言,教学管理系统属于核心元素,其主要功能为依照学校的具体教学目标来对系统中的每项要素进行控制,必须充分遵循教学管理制度对各项要素进行组织,是提升教学质量控制效果的关键。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应涉及组织系统与教学管理制度两项内容。组织系统主要是指整个教学质量管理的框架结构与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决策层、指挥层与实施层。组织系统的构建,必须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校企合作详情等组织办学组织结构,领导机构与教学委员会属于决策层,主要发挥决策职能,及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提出宏观的决策与指导。副院长、校企合作部门、企业与教务处等则组成指挥层,主要负责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时的指挥与调度工作,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与方案等。实施层则是由学院的系、部与合作企业的相关部门、车间等组成的,主要是结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目标、人才培养战略与质量评价标准等,制定与修订专业人才的基本培养方案,还要发挥好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作用。此外,还应建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借助制度来约束教师、学生等的行为,旨在实现教学行为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三)处理好内外质量控制系统关系
新时期,若想实现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应重视内部教学诊改工作的有效实施,结合外部评估做好一系列的调整与优化处理,正确对待内部教学诊改与外部评估之间的具体关系。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为: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办学宗旨、办学定位与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标,关注专业课程的设置、师资团队、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等多项要素,及时对以往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予以诊断与完善,进而提高整个自我诊改水平。
在外部质量评估方面,应充分结合内部教学诊改与“管办评分离”的理念,了解外部质量评估的对象,二者在评估上的区别表现在运作性能、标准指标、工作目标、行政部门的具体角色、组织主体与具体操作方式等几个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在内部教学诊改与“管办评分离”理念下的评估差异指标并不是相互对立与排斥的,是相互补充与互相完善的关系,可见,二者具有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特点。通过内部教学诊改与外部质量评估,能实现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控制,能及时发挥好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功效,对高职院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四)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对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言,打造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是关键,选择公平、合理、人性化的评价方法,以实现评价的科学性,获取更为真实、有效的评价结果。在开展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时,应将“管办评分离”的理念渗透其中。所谓的“管办评”就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方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先是重视“管理”,然后到重视“管理与办学”,最终到重视“管理、办学与评价”的改革模式,见证着我国教育系统改革的进程。为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控制,降低教学中所出现的风险概率,应充分遵循与执行“管办评分离”的模式,打造更为科学、有效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可通过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估与督导的方式打造坚实有效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此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参与其中,并发挥好指导作用,以“诊断与改进”为重要目标,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让整个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具职业特色、中国特色与现代特色。此外,还应构建更为完善的评估与反馈系统,及时出具评估结果的相关单据,及时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教学不到位环节等反馈出来,以便后期进行修改。
综上所述,为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构建自我诊改质量保障体系,结合院校的专业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基本改革、课程建设与师资力量等,对整个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与优化,以求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洋,郭强.骨干高职院校项目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11-13.
[2]杨应崧.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5.
[3]汪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设[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17-119.
[4]丁娟慧.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南铁院经贸学院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4(4):139-140.
[5]吴昀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基于PDCA的视角[J].中国培训,2016(12):17-18.
[6]李学国,沈应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0):125-126.
[7]柴庆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1(29):273,283.
[8]田申,何金祥.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2):47-50.
[9]汤玉梅.新建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探[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