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女职工工作压力管理分析
2017-10-19孙莉娟
孙莉娟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逐步推进,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薪酬体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职工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对广大国企女职工更是如此,传统角色与现代职业角色的冲突、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女性自身素质缺陷等因素,更是加大了当前国企女职工的工作压力。鉴于此,本文对国企女职工工作压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女职工;工作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的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每个职场人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适当的工作压力在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过大的工作压力也会给劳动者带来一定的身心损害。据统计,有将近85%的重大疾病都是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的。另外,面对过大的工作压力,劳动者也会出现消极怠工和高离职率等问题,降低企业竞争力和组织绩效。因此工作压力问题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国企女职工工作压力的来源
女职工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女职工工作压力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量超负荷。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进,其传统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企业要参与到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对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提出了进一步挑战。很多女职工都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超负荷以及工作时间无规律的问题,由此产生一定的工作壓力。
二是薪酬压力。市场经济环境,薪酬是衡量职工工作能力和表现的重要指标。很多国企女职工都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较低,与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成正比。而且随着国企薪酬体系的改革,传统的大锅饭薪酬分配制度被打破,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部分女职工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引起一定的工作压力。
三是工作危机压力。近年来,为了提高竞争力,国企纷纷进行减员增效,女职工往往首当其冲。据统计,女职工下岗的概率是男职工的两倍左右,因此女职工有着较强的工作危机感,这种慢性压力源对女性的损害是巨大的。
四是家庭与工作的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在职场中越来越受到尊重,职业女性的工作角色己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家庭中依然扮演着贤妻良母的重要角色,男性帮助女性分担的家务有限,一方面女性在职场中扮演着职业女性,另一方面在家庭中担负着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等职责,这种这双重角色的承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
三、国有企业女职工工作压力管理对策
(一)个体层面的压力管理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抗压能力不一样,所感受的工作压力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国企女职工而言,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工作压力,将工作压力对自身的伤害降到最低。一是合理安排时间。女职工承担着家庭与工作双重角色,因此要合理、高效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矛盾。例如根据时间管理原则,女职工按轻重缓急将每年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分类,先完成最紧急和最重要事情。二是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女职工在面对较大工作压力时,要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寻求帮助,例如让家里老人或者朋友等帮忙接送孩子,帮助分担压力。而且女性往往比较感性,情绪化特征明显,通过向亲朋好友进行倾诉,可以排解心中郁闷,缓解工作压力。三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国企女职工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要保持科学的作息规律,增强自我尊重、自我概念和自我功效的控制。四是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压力过大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国企女职工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谈虎色变。当自己心理和情绪上出现重大问题时,要积极向企业或社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二)企业的压力管理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女职工的工作压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工作压力问题进行管理。一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目标。如果工作目标制定的过高,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也会打击员工的工作自信心和积极性,反而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可以采用引入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女职工工作负荷。其次,不患寡而患不均。国有企业要制定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员工的薪酬待遇与其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挂钩,鼓励女职工向优秀者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三是帮助国企女职工适当的缓解与释放压力。
对于一些与组织无关的压力源,如工作家庭冲突压力,组织在无法有效消除压力源的情况下,组织只能采用“反应式”的压力管理办法来缓解这些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旅游以及文体运动。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女职工不仅能放松身体还有机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与同事进行交流与沟通,这对于加深同事的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认识,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张莉,冯江平,女性的人格双性化与职业发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2(3).
[2]裴晨,刘秋颖.工作压力的组织应对策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赵更申,雷巧玲.工作壓力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