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7-10-19姚振伟

水能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姚振伟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需准确把握其对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各种影响,协调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使二者和谐有序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的生态原则,提出应对影响的措施,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二者协调有序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生态影响

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针对水利施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不利影响的策略。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积极方面的影响

以南水北调为例,这一水利工程有效缓解了我国南涝北旱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稳定并平衡了生态系统的发展,体现了跨流域调水的水利工程促进全国水域资源的发展,既缓解了地区性干旱,又抵御了洪水的威胁。而哈萨克沙漠的蓄水库工程,则让部分区域让沙漠变成了绿洲, 这种水利工程增加了当地区域的湿度,有效防沙除涝,营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除此以外,水利工程建设还能起到减少水污染,优化水质的作用。

1.2 水文环境产生影响。

天然河流的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文环境产生影响,堤坝建设会减缓上游水流的速度,削弱水体自身净化的效果。而水库容量扩充,会改变水体的整体温度结构,水生生物、微生物的发生变化,拓展了污染区域,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被改变,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转变。水库在蓄水期间,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上升,土地淹没,破坏了土壤环境,致使土地沼泽化或盐碱化。

1.3 泥沙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转变河道泥沙输移模式以及沉降状况,这样工程区以及上下游生态环境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水库蓄水后会减慢水库上游水流速度,水库内很有可能会淤积水流携带的泥沙,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减小水库库容量,降低水库的运行效益。其次,在自然河流上建立大坝会阻断自然河道,其流态以及活动规律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样整条河流的水文特征也随之改变。

1.4 土地利用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加上施工期间的设备和施工废弃物都会堆积占用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施工中开挖土地,会震动山坡和地表,对周围植被、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河道堵塞等问题。

1.5 地质的影响。

水修建水利工程大坝后很容易出现地震、滑坡以及水库渗漏等地质灾害。同时水库一旦出现渗漏的情况下,水文条件会有所改变,如果水库的水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污染地下水体以及水库周围地区。水库蓄水后,会升高水库水位,这样会大大降低土地的抗剪性,极易出现水库滑坡、岩石失稳、土体塌方等现象。水库蓄水量太大的情况下,水压会大幅增加,导致岩石断裂,这样地壳以及岩层的地应力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发生水库地震。

1.6 生态平衡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对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会造成直接破坏,施工过程中,水体水质和环境受到损坏,威胁到了水生物的正常生存,有些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打破了库区的生态平衡。兴建水库后,河流生态系统随着水位的太高而发生改变,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遭到了破坏。与此同时,水库淹没区域土壤的氮磷含量会因为可溶盐的侵蚀而增加,库区周围营养物质随雨水流进库区水域内,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水库水体生态环境会因此遭受严重的破坏。

2、减弱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2.1 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环境承载力

减弱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首先从增强生态环境自身承载力做起,加強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中,河流水文特征改变初期,保障河流需水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水利工程因施工需要,往往需要迁徙居民和对耕地补偿,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移民及补偿费用越来越高,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环境承载力为工程建设基础要求,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水利工程开发项目。比如,狭窄的河谷内,可以在经济水平低、坡度大的上游修建水利高坝,减少给中下游因淹没造成的损失。

2.2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应重视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水利工程施工签合同时,应充分明确对污染扩散及其治理的责任,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严格执行限污标准。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加强环保监测,对施工中的水质、土地、噪声情况进行监测。施工后期,应及时恢复被破坏的环境景观和植被,尽量避免在施工中对耕地的碾压,做好农田的恢复工作,推行水利工程绿色施工保证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2.3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根据我国有关水利工程、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管理,促使水利工程与土地、林业等环境要素的协调发展,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实处。比如,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毁林占地、水质、大气、噪音等污染问题进行实时的检查与监管,对超出环保标准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并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做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拟定相关措施,对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履行环保要求,用实际行动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的协调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设施得到了大力的建设,研究发现,水利施工建设对环境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从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等方面来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进行生态治理已经成为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所关注的重点。为了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水利工程建设在注重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的同时,着重考虑水利工程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占云.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J].科技信息,2010(9).

[2]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2).

[3]贾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