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7-10-19李学生
李学生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农业生产中也开始投入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农田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想要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就要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实践证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大农产品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具体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引言: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今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量极大,农田灌溉问题成为了当前的首要问题。大量的灌溉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少量的灌溉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影响农业生产量,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改善传统不合理的灌溉现象,因此有必要将这一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力推广。
一、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
就目前的规划设计现状来看,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会高度依赖资料,不能真正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广泛的调研,忽视了现阶段农村高速发展的进程,导致了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此外,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很多设计人员只是凭借自己经验开展设计,这样势必会导致设计方案和现象施工存在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规划不合理,不但无法提高农业生产量,还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整体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二)重视工程建设,轻视管理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受到了我国政府和相关质检部门的重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大了监管力度,因此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质量和效率上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由于农村地区生产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在工程投入使用期间缺乏常规的维护,致使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明显降低,直至最后工程无法使用。当前的农村地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还没有确立管理责任,农民更不懂得具体的管理方法,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想要改善当前这一现象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农业人员的管理技术培训。
(三)传统农业灌溉方式亟待改善
在很多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和功能发挥。目前,很多农民群众依然习惯于过去传统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微灌和喷灌等技术推广面较为狭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水资源严重浪费。为了很好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地区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强化联系和合作,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
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特殊性的主要体现。在过去,农业灌溉过程中所应用的渠道均来源于人工的挖掘,受土质的影响,渠道出现泄漏的现象十分常见,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的浪费量每一年都有所增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这一技术的要求下,渠道需要以浆砌块石作为主要材料来完成,相对于土质的渠道而言,其防渗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这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除此之外,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输水,还面临着水份蒸发的问题。根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求,需要以管道的方式实现对灌溉水资源的输送,这样的输送方式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水资源的蒸发量,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二)先进节水方法的应用
滴灌技术是先进节水方法中的一种。也是目前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滴灌与其他灌水技术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系统组成和其他灌水方法也不同。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滴灌系统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确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除了滴灌技术之外,微灌技术也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下包含着不同种类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渗灌的节水效果均十分良好。
(三)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
不充分灌溉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节水灌溉系统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过去,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灌溉往往秉承着最大程度的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来实现,专家认为,这样的灌溉制度是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充分灌溉方法的提出要求改变原有的观点与目的,在灌溉过程中,需要秉承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理念来实现,即仅仅以产量的提高为准,而不以产量的最高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达到水资源节约的目的。
(四)田间灌溉节水处理
田间灌溉节水处理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为了提高灌溉的节水效果,不仅需要从水资源节约的角度入手来实现,同时还可以从土壤水份保持时间延长的角度出发来完成。众所周知,土壤中水份含量的保持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因此,延长水份的保持时间,必定能够达到减少灌溉次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土壤中的水份主要通过蒸发而丧失,利用麦秆覆盖的方式能够减少十分的蒸发量,延长其蒸发时间,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方式用水量較大,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农业领域的有关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要加大力度将这一技术扩展到整个农业生产区域内,进而使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涛.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J].北京农业,2015(28).
[2]刘鑫.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J].吉林农业,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