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黑臭河道整治技术研究

2017-10-19朱天瑶

水能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黑臭水体

朱天瑶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黑臭水体是亟待解决的困难问题。对于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其基础与前提是水系沟通和控源截污,根据排污现状和水体环境整治不同的河道,本文介绍了黑臭水体整治的方式和流程。

【关键词】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水系沟通;控源截污

城市内部黑臭水體的存在,会极大破坏城市水体原有的功能和价值,更会毁坏水体生态系统、污染城市景观,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情形,其治理难度之大、治理投资之多、关系协调之难是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由于涉及了水务部门、环保部门、规划部门等多个机构,治理黑臭水体应该走“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在水系沟通的基础上,以控源截污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工作的核心。

一、南京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

南京市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45-119°14之间,地处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西端,位于江苏省与安徽省交界处, 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体流速较慢:南京市位于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位落差水平较小,相对而言河道水流速度较慢,各处水体的含氧量较低,因此较容易产生黑臭河道。

2、市镇污水:市镇污水中会含有粪便、垃圾渗出水、油脂等,该问题在南京市雨污分流项目启动之后略有改善,但仍存在很大影响。

3、工业废水:南京市存在着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副料、副产品会污染工厂的工业用水,工厂排出的污水也会对水质有很大负面作用。

4、河道环境:随着南京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开展,城市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河道面积,原本有一定自然坡度的土堤岸在城市建设中被改造成了硬质混凝土。在这种情况下,河流的自净能力将大打折扣。

二、南京市黑臭水体的解决方式

黑臭水体整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才可以有效整治黑臭河道改善水体环境。本文认为将“水系沟通、控源截污、生态修复”依次结合,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从而消除河道黑臭现象,还原河道原本的自然风貌。

1、总体策略

分流与截流并重,优先实施雨污分流项目

(1)排口分类处置,在分析排口类型的基础上,对错接、漏接、乱接的污水管网采用调蓄、截流措施,确保旱天污水不下河;

(2)同时在管网改造、片区分流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实施雨污分流;

(3)对初期雨水进行有条件的收集。

2、控源截污

为了彻底改善水质,必须首先对河流沿岸地区进行彻底的截污,要加强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尽可能地将污水纳管后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加强对沿河单位的排水口水质的监测,保证达标排放,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进入河道。

3、清淤疏浚

在现有基础上,对现状河道进行清淤。清除岸坡垃圾,消除内源污染。结合南京市目前黑臭水体的现状,综合考虑了大部分黑臭河道本身不通航、水位浅及周边环境,无挖掘机作业通道、河道岸边有住房等情况,本文分析认为应当使用湿法(水冲法)进行清淤。

先将清淤区域端采用围堰隔水,再通过高压泵水枪冲洗泥浆表面,使其形成水潭,放下泥浆泵抽吸泥浆,送到排泥区,最后通过泥浆车清运淤泥。本方法的特点是:施工周期短,投资少,施工方便,对河道本身的排水影响小。

4、水系沟通

应该根据区域情况进行水系沟通,盘活水体,将河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在水系通畅后才能充分发挥,加快水体循环,为整治黑臭水体提供基础条件。引清调水从遵循自然状况、实现水体定向有序流动着手,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联合调度运行,实现水体的定向、定量、有序流动,以达到引清冲污、科学利用水资源、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5、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包含三个方面

(1)岸线修复:对原有硬化河岸(湖岸)进行改造,包括植草沟、生态护岸、透水砖等形式,属于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的长效措施。

(2) 生态净化: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通过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系统构建,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

(3)人工增氧:主要采用跌水、喷泉、射流等曝气形式提升水体的溶解氧。

三、南京市黑臭水体的处理案例

南京市雨花台区工农河黑臭河道整治工程为2016年的“国考”项目。工农河位于雨花台区西南部,全长5.5公里。因早期的小区及商业管网建设不完善,造成雨污混流,生活污水直接入河,长期以往导致工农河水体被严重污染,河道脏臭。工农河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总投资2800多万元,对岸线及支流水系进行拆违拆破、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引水补水。两岸共建成13座截污井,新建截污管道约1.8公里,清淤4.85万m3,新建引水补水管道2.15公里。工农河的河水从下游引至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流入工农河上游,形成动态的水循环过程。目前河道黑臭已经基本消除,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断面水质检测已经达标。

结束语:

治理黑臭水体的“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基本确定。通过截污工程,进行外源污染物的截污处理;通过疏浚工程,清除河底淤泥,解决河道内源污染问题;通过生态引水工程,打通断头浜,盘活水体;根据各镇河道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建设。同时,我们要根据不同河道、水体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方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上海市黑臭河道水环境治理技术及其管理规范研究总结报告 .[R].2008.

[2]浦德明,何刚强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 .2003年第 5期 .

[3] 孙亚芹.老镇区旧渠道中截污方法初探 [J]福建建材.2015

猜你喜欢

黑臭水体
穿心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中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探讨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介绍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及治理技术概述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的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其发展探究
闽南地区某城市黑臭水体监测调查与防治对策
强化混凝应用于黑臭水体预处理的研究
佛山市顺德区桂畔海河水系综合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