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工程中的应用浅谈
2017-10-19任玉平
任玉平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与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路线。目前来看,水资源虽然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然而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致使水资源的消耗度超出了环境的净化度,这就使得水资源成为了有关人们生存延续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設计的环节当中去,使得在保证水利工程效用的前提下能够对水资源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和合理使用和保护,即成为了目前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通过对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概述与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解析。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设计;工程;应用
1、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特征
第一,自然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尊重周边自然环境的自然规律。这是因为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设计时必须将当地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进行良好的平衡,使得二者能够和谐相处。第二,可持续发展性。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攸关民生的项目,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水利设计时不仅对现代社会的水资源需求进行考量,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工程为后世子孙带来的影响。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能够惠及后世子孙;第三,社会性。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它能够在发电运输、蓄水灌溉、防洪抗旱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第四,经济性。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原有效用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防火救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在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必须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形以及地貌并为后期并为后期施工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水利工程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就需要在设计阶段引入生态理念。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
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工程中的应用解析
3.1 完善水利设计所需的水文及当地环境资料
在将生态理念充分应用在水利设计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势地貌、植被种类等信息以及水利设计过程中所会用到的水文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必要时,还需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的周边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将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工程中进行合理的利用。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攸关民生的重大工程,因此,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对以上资料及信息进行全方位地搜集和考量。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媒体等渠道进行资料的收集。例如,通过文献、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同当地百姓的交流对现有的水文资料进行全面的采集与归整,从而将其合理科学地应用在水利设计当中去。
3.2 注重生态理念与工程项目的结合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水利建筑的设计是工程项目中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建筑的平面设计时,必须满足水利工程基本的使用功能,在以排涝站副厂房为主的前提下,对办公管理等关联性的建筑予以设计。在水利站的建筑中主要包括了副厂房与办公管理楼两方面内容,他们之间能够通过廊桥进行连接,使得他们之间即相互关联又具独立性。并且,在进行办公楼设计时,也将其分为了两层设计,一楼主要包括了餐厅、门厅、卫生间、办公室、休息间等功能性空间,二楼进行了会议室、闸站调度中控室、配套办公室等空间设置,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在汛期期间,由于排涝站的泵站、水闸等关键性功能区需要 24 小时连续运行,因此特别设立了男女两间值班室。与此同时,对职工办公区和饮食休闲等功能区进行了明确的分区规划,使得水利工作人员能够顺利进行高效率的工作展开。
3.3 注重生态理念与社会的结合
传统的水利设计形式单一,大多项目在进行设计时完回收处理再利用。收集的雨水及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可用于室内卫生间的冲厕、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车库冲洗。本项目采用了雨水的收集利用、市政中水的使用。雨水收集优先选用建筑屋面雨水,因屋面雨水相对于地面雨水较干净。经过初期弃流后的雨水在储水模块池内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沉淀作用,沉淀处理的雨水经简单过滤、消毒后用于室外绿化浇洒,道路冲洗、车库冲洗,水景补水及冲厕。3.6 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建立用水加热系统本项目主要是通过将太阳能板安装在建筑顶部进行太阳光热量收集的,在建筑物屋顶的水箱间内设置太阳能加热系统,然后经过循环水泵将热水通过太阳能加热系统送到各楼层用水点。在阴雨天气中,加热系统还可以通过空气源热水机组来提供热水需求。
3.7 消防贮水池的设置
首先,定期更换。很多贮水池有两重身份,既提供生活用水,又提供消防用水。由于生活用水多 ( 消防用水只用于火灾发生情况,使用频率极低 ) 消防用水少,而消防用水的贮水量又特别大 ( 为了满足在火灾延续时的消防用水量 ) ,整体上造成生活用水更新慢。时间长了,水中的余氯量耗尽从而导致水质变坏。面对这一情况,为了使得生活用水达到标准状态,只好将整个贮水池中的水全都换掉。其次,分建贮水。如果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两者在总量上相差过于悬殊时,可采取分建贮水池、分别贮水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使得消防用水不需要定期更换,节约了水资源、成本 ; 另一方面,生活用水的贮水池水的总量少,使用的又频繁,从而其水质质量得到保障。再次,一水多用是节能环保有效途径。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将更加繁荣,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城市的总用水量也将不断上升,这其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就是建筑用水,建筑用水问题时特别注意。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原则外,还需要考虑给排水系统的环保节能。一水多用,循环利用,珍爱水资源,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和谐和快乐。
参考文献:
[1] 李富滨, 张佩. 城市生态水利设计新理念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5(7):78-79.
[2] 李冰杰. 现代生态水利设计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论述[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