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水资源管理的前瞻性思考

2017-10-19李江艳王骏秋王莉莉

水能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

李江艳 王骏秋 王莉莉

【摘要】水文工作是水利工作的尖兵,水文水资源管理是保障水文工作获得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对水利工作的开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水文水资源管理特点、现状等方面详细叙述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探讨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措施,针对现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站网密度;监测手段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由于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危机日益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突出的水资源问题。为此,我国采取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加强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跨流域调水等措施,综合开发利用、科学管理水资源,使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1、水文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水文水资源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资源方面的相关灾害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新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为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开始寻求研究新的技术应用,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掌握水环境变化规律,从而对灾害性天气做出有效的应对。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提升水文水资源的监测水平,及时掌握区域河流状况,密切关注降水情况,充分发挥水文水资源管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2、水文水资源管理特点

2.1站点分散,站网密度较低

我国水文测站站点分散,我国站网平均密度仅高于世界气象组织标准困难条件下的最稀站网密度,尤其是西部地区,站网密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

2.2建设项目琐碎,要求特殊

水文水资源的建设项目,通常以水文站(水位站)为基本单位,新建或改建水文站(水位站)进行水位、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项目的观测,是目前水文水资源管理中最基础的环节。建设项目内容通常包含可行性研究,图纸设计,站房选址、征地、仪器设备安装、水文测验设施、办公和辅助设施等。其中,水文测验设施包括观测道路、观测桥、水位自记井、水尺、水文缆道等,仪器设备包括蒸发器、遥测雨量计、普通雨量计、遥测水位计、流速仪和缆道操作系统、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CP)等,办公设施包括电脑、空调、桌椅等,项目比较琐碎且要求高,否则无法开展正常的水文工作。

2.3单项工程量小,建设成本高

水文站一般建设在河流、湖泊、水库等处,大部分工程位置偏远,道路崎岖,即使有的测站选址不偏僻,但是道路一般不方便大型器械进场,因此运料不方便。而且在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项目中,涉及土建工程量比较小,通常站房建筑面积在200m2范围,最多不超过300m2,而观测房、缆道房只有十几或者几十平方米。中小型的测流缆道,投资通常不超过30万元。如此小的工程量加上施工环境差,造成大规模的施工单位不愿意干,小规模的施工单位没有能力干,给施工管理带来许多的困难。

3、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现状

3.1站点分散,管理难度大

我国水文测站站点分散,遍布江河、湖泊、水库,尤其是西部地区,人烟稀少,站点间的距离非常远。全国基本水文站网平均密度为3202 km /站,達到世界气象组织(WMO) 标准困难条件下的最稀站网密度,其中东部密度为1163 km /站,中部密度为1761 km /站,均高于全国平均密度,西部地区密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为6117 km /站。数据采集代表性、时效性均受到影响。且管理起来也很不方便,因此我国的站网密度尤其是西部站网密度需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3.2监测手段发展不均衡,自动化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水文站点分散较广,东部、中部站点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很多站点尤其是城市水文站采用的监测手段比较先进,自动化水平较高,但是大部分站点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条件落后,尤其是西部地区,监测手段仍然很原始。有的站点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但是偏远的位置也给仪器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水文监测设备数量不足且性能滞后

水文水资源领域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对水文监测设备的性能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优化的设备性能以及充足的设备数量能够保证水文监测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仍存在不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设备并未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内得到科学化应用,很多水文站依然通过人工方式开展水文水资源领域内的相关工作。

3.4水资源管理不到位,节水制度与技术有待完善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正在处于逐步枯竭的状态,而且缺乏相应的节水制度以及先进的节水技术,使得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上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我国主要是通过控制水资源的总量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该手段和其他的相比,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实施的过程却相对比较的复杂,所以,要想管理好水资源,就必须有着健全完善的节水制度以及先进的节水技术,如果想要在制度以及技术比较缺乏的基础上,实现对水资源总量的有效控制,是完全不可能的。

3.3研究经费投入有限,相关理论及技术不完善

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水文水资源的研究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领域内研究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空间跨度较大,涉及时间较长,往往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研究经费也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水文水资源领域内存在复杂的水文问题,水文研究失衡,对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有着较高标准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相关理论及技术仍存在不足,导致水文水资源领域相关研究不到位

4、做好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的有效策略

4.1加大水文站网密度,提高水文数据代表性

加强对河流特性、水文现象变化规律的分析,加大站网密度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加大中小河流水文站的建设,对上个世纪建设的老旧破损的基本站进行改建、扩建,同时增建主要河道、水利工程等水文站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站网密度,提高了数据的代表性。

4.2加强先进科学新技术的应用,建设数字水文站网

目前我国水文监测技术应用不均衡,有的水文站监测仪器先进,自动化水平高,数据的时效性高,而有的测站监测自动化水平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水文水资源领域预测与监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研究并开发更为高效的预测与监测技术,加大先进仪器的引进,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

加强实时监控工作,对水文情况进行获取,从而更好的促进水文网站的数字化建设。在进行水文网站数字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水文遥测点的建设,对河流以及雨量及时的掌握,并做好动态检测;与此同时,应当加强自动化及时的应用,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为完善水文水资源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水文测报工作改革。

目前流量测量多采用先进的走航式ADCP或固定式H-ADCP,实时监测流量,实现流量自动化传输。雨量和水位也多采用自动采集仪器,建立配套的自动遥测采集平台遥测传输平台、传输平台。

4.3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水文监测包括不仅包括水位、流量、降水量、

蒸发量等地表水文信息,还应当对地下水水位以及土壤的墒情等地下水文信息进行监测。因此,为了使得水文监测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水利部水文局分别制定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水位观测规范》、《降水量观测规范》、《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等。

4.4加强水文水资源领域配置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几年来对水资源方面的消耗逐渐增加,使得水文水资源方面的问题表现的更为凸显。因此大力加强水文水资源的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用水紧张的局面进行缓解。利用水资源的调控与合理配置技术,能够使得水资源管理体系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更加协调可控。

4.5提高经费投入力度

要提高经费投入力度,增加倾斜经费投向与数量。同时结合相关政策规定,将水文政策全面落实,实现科学合理安排水文经费的目的。根据相关规定市级以下征收的水资源费及河道维护管理费用等拿出一部分支持水文水资源调查、监测及保护等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要性非同一般,必须要严谨认真地做好水文监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发挥水文信息的“耳目”作用,为防洪减灾做出贡献,同时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探索,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成自勇,张芮,魏巍,丁林,李晓玲.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水利经济, 2007,(1):66~69.

[2]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78~86.

[3] 何惠. 中国水文站网 [J].水科学进展,2010,(7):460-465.

作者简介:

李江艳(1984-)女,汉族,扬州市人,工程师,水文与水资源,一直从事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和水文分析等工作,

王骏秋(1978-)男,汉族,扬州市人,工程师,水文与水資源,一直从事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和水文分析等工作

王莉莉(1986-)女,汉族,淮安市人,助理工程师,水文与水资源,一直从事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和水文分析等工作

猜你喜欢

水文水资源
试论水文水资源相关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推广
浅析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新技术应用研究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
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研究
水文水资源管理对防洪减灾的意义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如何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信息共享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浅谈水文水资源的模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