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泵站电器设备的操作管理
2017-10-19姚翔
姚翔
【摘要】泵站电器设备管理作为扬水灌溉系统中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泵站安全与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灌溉问题已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灌溉泵站电器设备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如何加强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
引言:
泵站在农业灌溉基础设备建设与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泵站电器设备作为泵站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泵站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泵站运行管理中,加强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对提升泵站运行质量与效率,强化农业灌溉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原则与注意事项
1.1 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原则
在农业灌溉系统泵站电器设备的操作管理中,通常依据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现代化原则进行具体实践。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如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建立完善、科学的操作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规范,如《泵站安全运行操作规程》、《泵站运行管理工作制度》等,执行各项管理内容,用以保证管理职责的明确落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依据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特点与内容进行分级管理,保证设备在灌溉期间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发挥泵站扬水灌溉功能;注重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性,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技术,建立泵站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升泵站电气设备操作管理的科学水平,推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管理质量。
对此为保障泵站电器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电器设备工作年限,需建立完善的操作管理体系与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其操作管理能力。
1.2 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注意事项
关于泵站电器设备的操作管理,需从泵站电气设备、泵站闸门以及泵站机械设备的管理出发,进行操作管理的强化与改善。
首先,泵站电气设备的操作管理。由泵站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可知,在对其进行操作管理时需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在日常工作中需注重对变压器油位进行检查,对存在的油污进行及时消除处理,用以保证设备用油质量。与此同時,也应注重变压器“高低压引接线”问题的预防,需保障接线连接的完整性与牢固性。其二,通过试运行及时发展设备存在的问题,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需由专业人员在做好绝缘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故障检测与排除处理。其三,在明确各项检查任务时,严格遵循管理原则落实工作职责,并通过有效监控与情况记录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其四,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时,需配设熟知电气设备的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辅助管理与监督,在第一时间发展并解决设备问题,用以保证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其次,泵站闸门设备的操作管理。在泵站闸门操作管理中,需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其一,在对闸门进行启闭操作时,需配置专项工作人员对其设备进行检修、操作与监控。通过多人合作,保证设备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其二,对闸门操作信息,如闸门启闭时间、启闭依据、工作人员、启闭过程、设备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进行准确与详细的记录并保存,用以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其三,注重各操作环节信息传递与共享问题,保证指挥人员指令的准确下达,并根据统一信号进行设备操作,同时注重电动起闭机与相关电气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实现设备间的协调作用,发挥设备功效。
此外,泵站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泵站机械设备作为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操作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从而加强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质量。其一,注重灌溉前期对水泵电动机的日常检查,保证电动机接线的正确性与准确性,保证电动机电压的稳定性。其二,在泵站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需统一工作人员工作服饰,避免因为服饰问题出现操作事故,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同时,相关部门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管理时,需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避免机械设备运转对工人员造成伤害。其三,在水泵电动机实践运行过程中,应控制电压变化,保障电压变化的规范化,如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需控制在额定电压百分之五左右。
另外,在对泵站电器设备进行操作管理时,巡视检查工作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是保证电器设备稳定运行重要手段,也是实行泵站电器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需注重以下工作内容的有效落实:首先,对设备外表的清洁问题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清洁度,尤其是操作柜、开关柜、隔离开关等设备。还需需注重变压器油位问题,如漏油、油质问题的检查,保证变压器运行的稳定性;其次,注重对隔离开关接触的检查,保证静触头接触的牢固性,避免开关松动、自动跳闸等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注重避雷器接地装置的检查,保证装置安全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科通过直流耐压试验,提升设备操作安全性;此外,关于水泵运行转态、电机运转情况、传动装置运行稳定性、闸门启闭问题等也许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实现电器设备操作的全面化、细致化管理。
2、泵站电器设备维修养护管理
泵站电器设备维修养护管理是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电器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制定完善的检查制度,依据“五勤”原则,即从“看、摸、嗅、听、巡”出发,对各设备尤其是上述几项重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提升管理质量。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需依据相关规定与准则进行及时处理,及时探寻故障根源,明确故障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恢复设备安全运行状态,并将其过程与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建立设备操作管理档案。此外,在汛期后,加强设备维修力度,对汛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处理,通过试验、更换、维修、保养等方法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性。另外,需依据设备实际情况制定维修规划与专项维修改造计划,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设备操作质量,保障泵站运行安全。
3、泵站电器设备安全管理
首先,加强泵站雷电预防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要求,聘用专业人员对泵站生产区、工作区的防雷装置进行检修与校验,避免雷电危害的产生。其次,建立全年、全天安全值班制度,通过轮班值班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泵站设备偷盗现象的发生。此外,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与考核机制,通过相关知识、法律法规、技术与经验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意识与操作管理能力,并基于考核机制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4、结论
俗话说“三分靠建设,七分由管理”,加强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已成为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泵站安全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对提升农业灌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依据泵站电器设备操作管理原则,注重泵站各电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与安全管理,完善泵站设备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猛.探究影响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22:69.
[2]姜碧慧.防洪排涝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6,2303:149-150.
[3]刘思齐,柳玥竹,姚於奇.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维护[J].南方农机,2016,470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