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势辨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2017-10-19苏建钧
苏建钧
【摘要】农村供水问题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当前农村供水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式;应对措施
引言
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是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于2005年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这一举措对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缩小城乡供水差距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供水设施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点到面的目标,但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且农村饮水还存在规模较小、净水设施不齐全、供水保证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而是应该深入了解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式,并找到解决当前农村供水问题的有效措施,从而确保农村供水工作的安全、高效和稳定。
1、农村供水特性
1.1 准公共物品性。准公共物品是夹在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中间状态的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公共物品的种类较少,以准公共物品最为多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两个重要特征,农村供水特性是否属于准公共物品需要根据这两个特征来判断。农村供水涉及到多个要素,比如前期的工程建设和水源开发,后期的工程运营和维护管理,农村供水属性属于这些属性的相加。农村供水工程表现出了一定的排他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水利工程会引入市场机制,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也是重要的投资主体,但农村供水工程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资金扶持,在其运行管理中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便很难顺利运行。
1.2 安全的相对性。饮水安全并不是绝对的,囿于消毒技术、水处理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饮用水中还存在许多安全威胁。比如,上个世纪40年代应用水消毒技术便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但在三十年之后人们才发现氯消毒会产生具有突变和致癌性三氯甲烷,所以,我们所指的农村供水安全只是相对性的,在供水中仍然可能存在潜在的、尚未被发现的、对人体有害的威胁。
1.3 需求的绝对性。农村供水需求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安全饮水是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可以保障居民的健康,属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低级的生理需求。其二,安全饮水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基础和必然要求。
1.4 区域差异性。农村供水工作的开展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具有区域差异性的特征。比如,北方的冬天严寒,农村供水工作主要考虑供水设施防冻、水资源枯竭干旱等问题;南方夏季多雨,供水工作要考虑雨季防洪和藻类防控等问题。再比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供水要考虑污水治理、水质净化等问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考虑分散和牧区人畜饮水等问题。
1.5 工程化属性。农村供水的工程化属性主要表现在政策性强、综合性广、受地理环境约束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等方面。农村供水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大量工程性建设和非工程性措施共同作用来实现,所涉及的学科和部门较多,政府在工程建设与工程维护管理等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变现出了很强的政策性。
2、我国农村供水形势
2.1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复杂。造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水资源较少,对农村供水安全和供水率产生了不良影响。比如,我国的西北部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少,水资源供应和饮用水安全有着很大的压力。西南、华南地区虽然降雨量丰富,但受地质地貌条件的限制,蓄水困难,农村供水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其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给我国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此外,特殊地质、水文条件也会影响农村供水安全,比如有些地区的水质存在苦碱、铁锰超标等问题。
2.2 农民对安全供水有着迫切的需求。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均离不开水资源,当前,農村供水是否安全是广大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了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在经济欠发达的年代,农民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对饮用水的要求自然较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不仅希望能够有水喝,更希望水量和水质能够得到保障。
2.3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农村供水安全问题带来了更大压力。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农村饮用水格局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供水问题,比如,农村水生态环境恶化风险加剧、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供水量、供水保证率和工程运行难度加剧、城乡结合部用水量增多。
3、农村饮水安全发展措施建议
3.1 对农村供水进行合理化的布局。布局不合理是当前农村供水最为突出的问题,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和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要想确保农村供水工作的平稳运行,必须要通过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农村供水进行合理化的布局,扩大供水规模,因地制宜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供水措施。
3.2 加强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法治社会,任何活动都应该被纳入到法律范畴内,农村供水自然也不例外,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会形成强力的法律约束,为农村供水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农村供水既具有公益性质,又兼具经营性,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对其进行大力的扶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农村供水工作的顺利运行。
3.3 积极引进新技术。在农村供水工作中,水质监测、饮用水消毒、水质进化等多项工作都必须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但是,技术问题恰恰是农村供水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在农村供水工作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农村供水工作的科技含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势,积极解决当前农村供水问题中凸显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农村供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孟,邬晓梅,李晓琴,宋卫坤,董长娟.我国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势辨析及应对措施建议[J].中国水利,2015(11):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