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期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升的路径探析

2017-10-19周莹

东方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

周莹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正逐步进入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期。承担着为学校教育、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责,而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期,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初步解析应用型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紧迫性,探究馆员素质提升的方法和具体路径。

关键词:转型发展期;应用型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升路径

随着民办教育的扩张,民办高校图书馆得到了迅猛发展,对教育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文化熏陶的第二课堂,而图书馆工作主要是由馆员实施的,其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能否高效运转。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是很难提供现代化的图书服务的。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素质成为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在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期提升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途径。

一、转型发展期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一)转型发展是民办高校“转设”后的重大课题

引导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主旨之一。为此,教育部一直着力推进高等教育的结构变革,推动民办高校明确发展特色、找准发展定位、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这一顶层设计,辅以专项评估督察、“脱钩转设”倒逼,强力推动民办高校的发展转型。“在全国高校人才培育和输出的培养体系不断改革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势必要进行转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对其图书馆的新要求

图书馆是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的衡量标准之一,转型发展是其顺应应用型大学变革要求的必然选择。在转型发展期,图书馆必将紧跟变革步伐,实现“转身”与提升;否则,它将面临功能空心化、角色边缘化的危险,陷入被动、窘迫的困境,甚至阻滞民办高校的改革。面对转型发展期的挑战,民办高校图书馆只有在办馆理念、资源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方式、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适应民办高校转型发展需求,适应社会环境和读者的变化,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转型发展期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新挑战

数字化图书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大趋势,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这对处于转型发展期的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武汉学院于2015年“转设”成功以后,确立了“国际化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实施“全人发展教育”的新理念,推行特色专业和“成果导向教育”的办学模式,迈入转型提升期。

二、转型发展期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紧迫性

(一)馆员素质提升是高校图书馆发挥职能的内在保障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详细规定了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要素。《规程》明确,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且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在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的条件中规定,科研是专业工作发展的基础,师导是专业工作发展的桥梁,创新提专业工作发展的动力。根据《规程》的具体要求,高校图书馆要逐步实现馆员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双达标”。在这方面,民办高校图书馆更需做更多努力。

(二)馆员素质提升是民办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必然要求

国内民办高校目前大多向应用性、复合式、国际化转型。图书馆的支撑、服务功能理当围绕这一转型定位而相应转型。图书馆应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成为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馆员素质提升是民办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馆员素质提升是图书馆泛在化的立足之本

加强队伍建设,创建人才第一机制,提高馆员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是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图书馆的服务也呈现泛在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服务范围和对象、服务内容和功能、服务场所和空间、服务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这种泛在化的服务趋势,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提升馆员素质,打造业务素质全面、技术过硬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成为民办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当务之急。

三、转型发展期应用型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升的路径

(一)以首问责任制增强馆员服务的责任意识

在知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传承文明,创新服务”为宗旨。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尽职是馆员的基本操守与素养。这将要求恪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具体化、规范化,促使馆员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履行岗位职责。

民办高校图书馆应以首问责任制来增强馆员的宗旨意识。每位馆员都是可能的首问责任人,都必须周到、专业地为读者服务。读者即便不能当即从“首问人”那里得到所期待的完美解答,也能通过首问责任制感受到图书馆服务的真诚、细致。

(二)以學习型团队增厚馆员的业务素质

专业素养是图书馆员服务读者的根本。民办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并结合本校定位与学科特色,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图书馆还应为馆员提供业务培训、在职深造、学术研讨及继续教育等机会。图书馆应结合本校明确的应用型高校的定位,通过多途径建设学习型团队,提升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1.开展在职培训。2.加强馆际交流,匹配岗位学缘。3.试行学科馆员,探索嵌入式教学。在试行学科馆员的基础上,可根据校情开展嵌入式教学、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这不仅有利于拓展服务领域,前移服务端口,提升服务层次,把握需求动态,也有利于促进馆员专业素养、教研水准的提升。

(三)以逼压式科研增进馆员的学术素质

科研能力是馆员素质的重要构成。相对于专业教师,高校图书馆员为教研服务的意识强,自主开展科研的意识相对淡薄,科研能力相对不强;民办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部分馆员一度视科研为“畏途”。对于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而言,逼压式科研是重要途径之一。可通过鼓励、督促馆员参加图书馆领域的学术研讨会,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参加学术竞赛、申报各类课题来提高馆员的学术素养,增强科研信心。

结语

应用型民办高校发展有其自身定位与学科特色,特色专业、重点方向是吸引生源的有效途径。因此,馆员素质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朱胜利.浅析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战略思考[J]. 管理视窗,2016(24).

[2]陈丽红.浅谈民办高校图书馆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3]李洁.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理念的创新[J]. 图书馆,2004(1).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
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路径研究
提升山东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研究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分析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研究
甘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路径探究
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教育平台提升就业管理水平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