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7-10-19宋建勇
宋建勇
【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生;体育课;原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02-01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即可以引导,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谈几点认识。
一、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分析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想象”与“现实”之间差的原因
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不太一样的是当小学生初次上体育课时,他们对体育其实并不生疏,因为他们已有在幼儿做游戏的体验和对周围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容易把未来的体育课自然地理解成一种欢乐的“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而现实中的体育课却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队列和一些较正规的技术学习,这与学生头脑中的“想象”有差别,如果此时教学再生硬勉强就会使这样落差徒然加大,使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体育感到生疏的失望,从而播上“厌学”的种子。
(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
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成人化,大多是因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指导思想陈旧所造成的。但是有些因素我们很难改变,有些因素是直得研究。如有些教师在教法选用上有忽视甚至是无视学生的问题。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个别教师把教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由于教学方法的偏颇和生硬,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相反尝尽失改的苦涩,必然导至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结果。
(三)教师的原因
这里是指教师本人素质的原因。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和教师整体中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群体。即相对知识学科的“文人”和艺术学科的“艺术人”,是“武人”的形象,因此,体育教师更应在“文”、“艺”方面而适当的缩小“武的形象”。这种努力包括:①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艺主修养。②体育课向理性,文化性扩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又懂又会。③教师的行为语言端正文雅。④对学生的指导温和、规范等。这样即可以使学生减轻在与体育教师接触时容易感到的“落差”和恐惧感。如不是这样,体育教师总以粗暴和强烈的形象出现,那么学生会因对体育教师的反感迁移到对体育课的厌学上,这一点我们在调查和访问中,是可以见到许多实例的。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十足的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替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
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也表现非常实壮。事实上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爱护、信任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一效应十分有力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在教學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输氧助燃”,使之成为奋发进取的成功者。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
2.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每节课后要先提出下节课学习内容以便让学生预习)。讨论辨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利用教材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1.教材的趣味性: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中学生兴趣广泛,丰富多彩体育运动项目,吸引学生参加身体锻炼。如冬天,北方的冰雪课,天气虽然寒冷,气温经常在零下三十几度。但是,广大少年、儿童不畏严寒,积极参加冰雪活动。夏天,南方的游泳也是如此……。中学体育教材中各项球类运动,田径、体操,武术、游戏等都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材的实效性。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
3.教材的知识性。中学体育教材,无论是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等。各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其动作结构必须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原理。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都必须准确无误,突出动作特点。
三、小结
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体育课目的性教育,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沿着正确的轨道持久的巩固下去。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