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7-10-19赵文静
赵文静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的教学发展速度加快,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深入发展,当前阶段中,钢琴已经成为了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钢琴伴奏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对于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初中的音乐教学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钢琴伴奏 初中音乐 歌唱教学 作用
钢琴伴奏是现代音乐教学当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学生的喜爱。音乐教师一定要能熟练的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并且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从而让钢琴伴奏在歌唱教学当中发挥出更高的价值。现将对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作用研究的意义
当前阶段在初中的音乐教学当中,钢琴伴奏已经不仅仅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被使用,而是在更多的娱乐活动当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伴奏工具。但很多的教师由于自身基础能力差,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钢琴训练,因此在伴奏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音准问题和伴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发生将导致教学任务难以更好的完成,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伴奏的类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唱歌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伴奏的作用,一旦对此有所忽视,就会导致学生的情绪难以烘托,并且表演也将显得苍白无力,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钢琴伴奏在中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深入音乐作品
在中学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让学生演唱音乐作品上,对于初中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能力,能以钢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学当中更加的积极,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一二三四》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让教学当中钢琴伴奏更加的灵活化,那么教师则可以利用音乐方式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逼真的军旅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结合,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即兴伴奏的方式来更好的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来进行表达,促使音乐作品当中能展现出更好的风格,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好理解,加深演唱的效果和水平。
(二)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钢琴的方式来进行伴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当中对于演唱的学习主要是根据书本内容实施,并且由教师来进行一句一句的领唱。这样的方式长时间以来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受到影响,导致教学课堂枯燥乏味。而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利用好钢琴方式实施伴奏,那么则能起到提升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友谊天长地久》的教学当中,为了提升将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用伴奏形式来营造出轻松、生动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回想起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种种友谊之情,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进行肯定和鼓励。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好伴奏的使用频率,不仅能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效果,更加能让学生在音乐节奏感和技巧上得到提升,为歌唱教学的效果提升做出保障。
(三)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主要来自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自身感受基础上逐渐的发展起来。因此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出钢琴对于音乐旋律的表现力,以此来感染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到作品当中的丰富内涵以及情感价值。例如在歌曲《红河谷》当中,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流行于北美洲红河一带,有着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在进行这首曲目的伴奏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深入的挖掘钢琴F大调特有的明快和欢乐,但有时也会透露出一些隐隐的悲伤的音乐表现风格。当然教师要注意在进行伴奏的过程中不能消极的为伴奏而伴奏,而是应当正确的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分寸,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控制好演唱的速度和力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工程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为审美能力的提升做出保障。
三、结语
总之音乐是审美教育当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在歌唱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能正确的利用好钢琴伴奏,将钢琴与音乐教学之间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音乐,用心体验音乐,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廷印.中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22):77—86.
[2]宋丹丹.钢琴伴奏在音乐教學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6,(19):21—25.
[3]谈静.中学合唱团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5,(03):154—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