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2017-10-19应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贾宝玉林黛玉祥林嫂

应健

【摘要】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的环节,具有激励、反馈、改进、认定等功能。本文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阐述课堂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课堂;即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98-02

传统的即时评价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掌握上的评价,容易忽略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习惯、能力、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实践中,即时评价不仅注重对知识技能进行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即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和成长、发展的过程,把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活动的深入和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学习策略、语文能力的形成。

一、从文本研读中启发

文本是学生的第一认识对象和对话伙伴,是教师即时评价的直接凭借和依据。有些教师为了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置文本于不顾,使文本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使文本僅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话题”,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像本文开始时引用的某位教师的“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你个性的发言是木,挺拔参天。”……的评价,与文本毫无关联,美则美矣,毫无生命。这种脱离文本视野,缺失文体价值观的即时评价,是一种没有潜质的“空评价”。这种没有意义生成的即时评价只能是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

只有紧扣文本,深入文本,即时评价才有生命力。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第一课时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妙语连珠,精彩纷呈,我只是地站在一旁,聆听发言,不多置评。这时,有个学生在言论一番之后下断语:“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最终肯定是以失败告终的。”听到这里,我发言了:“刚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也很大胆,他预言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最终肯定是以失败告终的。可以这么说吗?在我们学习的这一回里,能否看出端倪?”

就这么轻轻一句即时评价,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石子,热烈地争论开始了。有的同学从两人的性格入手分析,认为他们最终的结局应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林黛玉心细,行动小心谨慎,过于多虑,自尊心太强,而贾宝玉过于顽劣.独立不羁,二人之间的这种情感.注定了分手。有的同学从社会背景入手分析。有的同学从贾府中其他关键人物的性格入手分析。最终大家得出结论: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的悲剧已初露端倪。

当我认为那个学生的回答紧扣文本又很有讨论价值,我先用“刚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也很大胆”的肯定式评价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然后抓住这个回答提出:“他预言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最终肯定是以失败告终的。可以这么说吗?在我们学习的这一回里,能否看出端倪?”这个问题非常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争论不仅仅是辨析,而是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了深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热情有了极大的提高。

教师在设计评价语言时最好能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使之少几分理性与机械,多几分感性与灵动。那么,应该怎样围绕文本确定即时评价的内容呢?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即时评价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初步感知时,即时评价应侧重于从引导学生整体、准确地感知文本的文面意义角度来确定;深入理解时,即时评价应侧重于从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的角度来确定;感悟拓展时,即时评价应侧重于从引导学生领会语言形式的角度确定,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即时评价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习行为中诊断

课堂的即时评价有诊断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就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包括学习习惯、方法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与分析,找到症结和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在教学《祝福》时,有个学生随口问道:“为什么她叫祥林嫂?”大家都笑了,觉得问得很幼稚,有的学生反问他:“为什么你叫林子浩?”提问的同学脸都红了。我抓住了这一机会进行评价:“这个问题提得好,祥林嫂这个名字的确大有讲究啊!”同学都一脸诧异地“啊?”我请同学找到《祝福》中单独成段的一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我问学生:“封建社会‘出嫁从夫,嫁给祥林应当叫祥林嫂,后来嫁给贺老六,应该叫什么?”“贺六嫂。”“可现在偏偏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呢?”学生一听,果然有戏,纷纷讨论起来。最后明白:封建社会提倡妇女守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能容忍,所以,尽管鲁镇的人们都知道祥林嫂曾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也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不会叫她贺六嫂,而坚持称呼她“祥林嫂”,以维护他们心中保守、僵化、反动的封建贞节思想。讨论到这里,大家由衷地发出“噢!”的感慨,原来,这里隐藏着旧礼教的荒谬,更深藏着作者的细致用心。鲁迅先生反复强调人们对她称呼的坚持,便是对这种保守、僵化、反动封建贞节思想的充分揭露。

我最后总结道:学贵有“疑”,多谢林子浩同学的问题让我们有了一次有意思的探讨。刚才我们是用了阅读中的“还原”法进行了研究,“还原”就是想象出未经作者处理的原生的状态,原生的语义,然后将之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出差异来。并要求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多尝试此法,会看到了原来不曾看到的精彩。

这里的即时评价重在学习方法上的评价、指点,鼓励学生多质疑,要学会“还原”法这种阅读方法,这不仅对这篇课文,对他们在语文学习也鼓了一次劲,指点了一种学习方法,相信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斯塔费尔比姆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调节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比如:“你能用比较法来阅读课文,很不简单。”“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等等,都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的评价用语。听了这些有关方法的评价后,其他的同学就会下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贾宝玉林黛玉祥林嫂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未完的前尘烟雨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