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谷新簧》中层时调韵部分析
2017-10-19曹雪都兴宙
曹雪 都兴宙
摘 要:以刊刻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玉谷新簧》一书中的全部中层时调为研究材料,总结归纳出其韵部系统,通过与《中原音韵》对比分析,概括该时期江浙一带的韵部特点,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一份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玉谷新簧》 时调 韵部分析
《玉谷新簧》为《善本戏曲丛刊》中的一卷,该书1984年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玉谷新簧》刊刻于明朝万历年间,编撰者为吉州(今江西吉安)景居士。该书共有五卷,每卷都有上、中、下三层。刊于《玉谷新簧》中层时调的内容,有别于上下两层的戏曲传奇,即是当时皖浙赣闽一带的时调小曲,包括新增灯谜时兴妙曲、新增海内妙曲、时兴各色酒令、新增滚词新词等等(其中灯谜和各色酒令因并不押韵,故不作为研究材料)。这些时调,纯粹出自民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语音,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目前学界还未有人对此做过研究。因此,本文摘录出《玉谷新簧》中层所有时调,归纳建立其韵部系统,通过与《中原音韵》等其他材料对比,探讨该韵部特点的时代特点及方音特色,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一份可参考的材料。
通过全面整理,共统计出时调43首,103个韵段。笔者首先对这些韵段进行句读,确定出押韵字463个,然后再运用系连法将整理出来的押韵字归纳为11部,其中阴声韵 7部:齐微、鱼模、皆来、萧豪、歌戈、家麻、尤侯;阳声韵 4部:东钟、江阳、寒山、真文。
(一)阴声韵
1.齐微部:齐微部将中原音韵的齐微与支思两部合并为一部(括号内为在《中原音韵》中的韵部,下同)。如:
堤(齐微)、泥(齐微)、气(齐微)、枝(支思)、知(齐微)、里(齐微)(《玉》,144页)(按:《玉》指语料出自《玉谷新簧》,下同。)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明代吴方言地区齐微和支思已合为一部,且原属《中原音韵》“齐微”部的押韵字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更高一些。此外,其中的押韵字“取”“去”在《中原音韵》中属鱼模部,在材料中则分别与齐微部相押。如:
取(鱼模)、里(齐微)、至(支思)、痴(齐微)、食(支思)(《玉》,194页)
喜(齐微)、去(鱼模)、辉(齐微)、的(齐微)、气(齐微)、时(支思)、归(齐微)(《玉》,196页)
这些例字押韵,反映了当时吴方言支思韵与鱼模韵部分字不分的特点,即“支微入鱼”。这一特点在其他文献中也有记载,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到:“吴中方言鬼如举,归如居,跪如巨,纬如喻,亏如去平声……”因此可知[uei]类字[y]类字在当时是可以押韵的。根据明末沈宠绥《度曲须知<鼻音抉隐续编>》“吴兴土俗以勤读群,以喜读许”的说法,[y]类字和[i]类字也是可以押韵的。
2.鱼模部:鱼模部和《中原音韵》基本一致,总体出现的押韵字较少,共有两段。如:
①姑(鱼模)、初(鱼模)、夫(鱼模)、粗(鱼模)、枯(鱼模)(《玉》,15页)
②路(鱼模)、蹙(鱼模)、续(鱼模)(《玉》,159 页)
其中蹙、续原为入声字,在材料中与阴声韵相押。可见此时的江浙一带也已出现“入派三声”的新变化。
3.皆来部:皆来部大致与《中原音韵》相当。皆来部的押韵字,今读“皆韵([jie])”的字很少,材料中共有6段押“皆来”韵的时调,其中只有两段出现了“皆韵”的字且都只出现了一次,分别是“鞋”“谐”。这可能是当时“皆”和“来”有所分化的表现。如:
①台(皆来)、来(皆来)、猜(皆来)、在(皆来)、鞋(皆来)(《玉》,205页)
②态(皆来)、采(皆来)、海(皆来)、谐(皆来)、在(皆来)、待、(皆来)、腮(皆来)(《玉》,208页)
此外,其中有两例较为特殊,“堆”“媒”在《中原音韵》中原属齐微部,在材料中与皆来部相押。如:
埃(皆来)、开(皆来)、阶(皆来)、外(皆来)、堆(齐微)(《玉》,207页)
苔(皆来)、懷(皆来)、钗(皆来)、带(皆来)、媒(齐微)(《玉》,208页)
齐微部与皆来部混押,这也反映了当时吴方言的特点。即早期吴语中“皆来”与“齐微”合口字同音的现象。
4.萧豪部:萧豪部与《中原音韵》基本一致。其中,“落”(萧豪、歌戈)、“角”原为入声字。如:
①晓(萧豪)、抛(萧豪)、牢(萧豪)、落(萧豪)、了(萧豪)(《玉》,75页)
②角(萧豪)、燥(萧豪)、道(萧豪)、飘(萧豪)、寥(萧豪)(《玉》,88页)
5.歌戈部:歌戈部基本和《中原音韵》一致,只有一例,“了”在《中原音韵》中归入萧豪部,在此归入了歌戈部。这应该与“了”字有两读有关。如:
歌(歌戈)、科(歌戈)、了(萧豪)、婆(歌戈)、呵(歌戈)、哥(歌戈)、个(歌戈)(《玉》,29页)
6.家麻部:家麻部基本与《中原音韵》一致,如:
霞(家麻)、爬(家麻)、牙(家麻)、娃(家麻)、加(家麻)、麻(家麻)(《玉》,31页)
其中“娃”在《中原音韵》中并未收录,但与其同声部的“蛙”“洼”“哇”等字归入了家麻部。
7.尤侯部:尤侯部基本与《中原音韵》一致。
(二)阳声韵
1.东钟部:与《中原音韵》的东钟部基本一致。材料中出现的东钟部押韵字较少,只有一段,如:
铜(东钟)、红(东钟)、重(东钟)、融(东钟)、同(东钟)(《玉》,30页)
2.江阳部:江阳部基本与《中原音韵》一致。如:
伤(江阳)、场(江阳)、皇(江阳)、王(江阳)、汤(江阳)、强(江阳)、庄(江阳)、章(江阳)、堂(江阳)、娘(江阳)(《玉》,211页)
3.寒山部:寒山部将《中原音韵》的寒山、桓欢、先天、监咸、廉纤五部合为一部。如:endprint
①鲜(先天)、院(先天)、懒(寒山)、关(寒山)、衫(监咸)、还(寒山)、
宽(桓欢)、年(先天)、见(先天)、转(先天)、看(寒山)(《玉》,47頁)
②涟(先天)、殿(先天)、短(桓欢)、安(寒山)、断(桓欢)、见(先天)、
恋(先天)、肩(先天)、念(廉纤)、旋(先天)(《玉》,102页)
由此可见,寒山、桓欢、先天、监咸、廉纤在当时已然合为一部。其中,原为《中原音韵》监咸和廉纤部的押韵字在该材料中出现得较少。
4.真文部:该部将中原音韵的真文、侵寻、庚青三部合为一部。如:
①问(真文)、准(真文)、心(侵寻)、温(真文)、深(侵寻)、寻(侵寻)、
寸(侵寻)、性(庚青)(《玉》,37页)
②芹(真文)、径(庚青)、影(庚青)、应(庚青)、问(真文)、赠(庚青)、音(侵寻)、名(庚青)(《玉》,176页)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明万历年间江浙一带,前后鼻音是混用的,这与吴方言本身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三、明万历年间江浙一带的韵部特点
1.前后鼻音混用。真文部和庚青部的前后鼻音,侵寻部与庚青部的前后鼻音出现相混的情况。如:《玉》41页,“恨、性、韵、春、温、人、琴、明、境、晋”混押,《玉》66页,“根、勤、病、行、滨、岭、轻”混押。由此可见,明万历年间江浙一带的韵部系统中,真文、侵寻、庚青合为一部。这一特点在其他文献中也有记载,明徐渭《南词叙录》曰:“凡唱最忌乡音,吴人不辨清、亲、侵三韵。”[3](P244)《度曲须知<收音问答>》中说:“吴俗承讹既久,庚青皆犯真文,鼻音误收舐腭。”[4](P221)这些都反映了吴语前后鼻音不分的特点。
2.寒山、桓欢、先天、监咸、廉纤五部合为一部。如:《玉》54页,“关、干、鞍、牵、缘、猿、顽、先、天、鞭”混押;《玉》100页,“酸、断、念、怨、限、见”混押,进而可以推断出寒山、桓欢、先天、监咸、廉纤五部在明万历年间已合为一部。从中古看,监咸、廉纤收-m韵尾,叫做闭口韵;寒山、桓欢、先天收-n韵尾,叫做开口韵。从材料可知在明万历年间以-m为韵尾闭口韵和以-n为韵尾的开口韵已经合流。而语音发展较为缓慢的江浙地区完成了该变化,也标志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闭口韵的消变与合流。
3.支思和齐微合为一部。如:《玉》147页,“巵、知、寄、衣、赐、意、气、里”,其中“巵、赐”属“支思”,其余均属“齐微”。《玉》148页,“李、啼、宜、移、利、地、巳、时”混押,其中“时”属“支思”,其余均属“齐微”。由此可知,明万历年间江浙一带支思和齐微已经合为一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吴方言大部分地区不分平翘舌音有关,因此齐微和支思趋于合流。
4.齐微、支思、鱼模互押。如:《玉》196页,“喜、去、辉、的、气、时、归”混押,这一韵部特点是因为在吴方言里部分韵开合口不分。明正德七年(1512)序刊《松江府志》卷四“风俗”说:“韵之讹则以支入鱼(龟音如居,为音如俞之类)。”明徐渭《南词叙录》也曾说:“松江人支、朱、知不辨。”这些都反映了吴方言的这一特点。
5.皆来与齐微互押。如:如:《玉》207页,“埃、开、阶、外、堆”混押。这一特点的形成则是由于早期吴语“皆来”与“齐微”合口字同音。清刘禧延在《中州切音谱赘论》中指出:“皆来,此韵母每有混入归回韵者,如‘乖作‘归‘歪作‘威‘衰作色威切、‘苔作“颓”“杯”作“回”之类。”[5](P8)刘氏认为这是吴人“不知分辨韵脚之病”,但这可以反映出早期吴语中“皆来”与“齐微”合口字同音的特点。
6.入声韵大致与阴声韵相押。材料中出现的入声字较少,只有“蹙、续、落、角、的”5个,押韵情况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一致,且都与阴声韵相押,没有独立押入声韵的曲子,这可能是受北曲的影响。
综上所述,从用韵方面来说,《玉谷新簧》中层时调的用韵虽以《中原音韵》为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明万历年间江浙一带吴方言的语音特点,这些不符合《中原音韵》的地方应是作者方音的自然流露,即在作者的方言里这些字的读音是押韵的。全面整理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整个吴方言语音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明]吉州景居士.玉谷新簧[M].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辑,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4.
[2]周德清.中原音韵[M].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徐谓.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3-256.
[4]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83-319.
[5]刘禧延.中州切音谱赘论[M].任讷辑《新曲苑》第三十种,北京:中华书局,1940.
[6]赵元任.现代吴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7]吴怡潇.明代《罗江怨》类时调韵部分析[J].现代语文,2015,(10).
[8]唐七元.从《度曲须知》看明末吴方言的语音特点[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9]彭静.张凤翼戏曲反映出四百年前苏州话的语音特点[J].语言科学,2011,(3).
(曹雪,都兴宙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