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研究
2017-10-19曾宪蓝丁新华
曾宪蓝,丁新华
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研究
曾宪蓝1,丁新华2
(1.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西 吉安 343000;2.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感科,江西 吉安 343000)
目的 分析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为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感染科住院患者200例及密切陪护家属各1例,进行感染风险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目前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水平都比较低,但患者对感染风险的整体认知为48.00%明显高于家属的31.50%(P<0.05),患者在对疾病认识、洗手重要性及频次、家庭及个人防护、伤口处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感染常识的认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住院次数的患者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的性别对感染风险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科病房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减少陪护,降低患者及家属出现感染风险的几率。
感染风险;患者;家属
目前,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着患者住院治疗后多人陪护且混杂的现实问题,不仅增加了家属的负担,也可能导致医院感染,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造成伤害[1]。感染科收治具有感染性患者,每一位住院患者都是特定的传染源,患者的排泄物、血液、飞沫等都有传染性,是医院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之一。由于陪护家属缺乏对疾病的防范意识,缺乏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在日常陪护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极易出现交叉感染和感染传播,危害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安全[2]。鉴于此,通过对感染科住院患者及描述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识和防范知识的了解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感染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逐渐减轻患者家属陪护负担,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及家属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07例,女93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4.26±11.24)岁;肝炎124例,出血热11例,肺结核25例,菌痢9例,不明原因发热31例;患者住院10~63d,平均(31.29±7.69)d。每位患者调查1例陪护家属,共200例,男99例,女10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85±7.34)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②年龄≥18周岁;③精神正常,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患者及家属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困难,不能准确理解被调查内容。患者及家属的临床资料分布见表1。
表1 患者及家属临床资料(n)
>6次 4 2.00 0 0.00
1.2 研究方法 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2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调查患者及家属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住院次数等基本资料,第二个方面是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共包括5个条目,①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②洗手的重要性及频次;③家庭及个人防护;④护理过程中出现伤口的处理;⑤传染病感染的常识。每个条目根据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进行分级,5题均为“了解”则为“知晓”,整体知晓率=知晓例数/总例数×100%,其余情况为部分知晓和不知晓。在调查前,由医护人员要患者及家属说明本调查问卷的目的、意义、填写要求,由患者及家属当面填写并现场收回。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0份,有效问卷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知现状 患者对感染风险的整体认知为48.00%明显高于家属的31.50%(P<0.05),患者在对疾病认识、洗手重要性及频次、家庭及个人防护、伤口处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知晓率(n)
2.2 住院患者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中不同年龄、学历、住院次数患者对常见传染病的风险认知率均比较低,但是除性别外,其余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60岁,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住院次数≤3次的患者对感染风险认知水平最低。见表3。
2.3 陪护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中不同年龄、学历、住院次数的家属对常见传染病的风险认知率均比较低,除性别外,其余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60岁,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住院次数≤3次的患者对感染风险认知水平最低。见表4。
3 讨论
患者因疾病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在住院期间生活不便,内心恐惧,需要亲人的陪伴和照顾,造成我国医院陪护率极高的现实情况[3]。感染科住院患者因所患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使感染科病房成为医院死亡率、感染率较高的区域之一,加之住院患者较多、陪护人员复杂,极易出现交叉感染和传染扩散情况[4-6]。然而本调查结果表明,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缺乏对感染风险的认识和了解,仅有48.00%患者和31.50%的家属对感染风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陪护过程中能够采用相应措施,避免感染,但是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并没有认识到在住院和陪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家属长时间逗留在病房内,对飞沫传播的疾病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措施的指导和教育,适当减少住院陪护,对于控制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家属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针对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认识度较低的现实,加强对患者及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风险的首要措施。当患者及家属入院后,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感染科病房内的注意事项,包括洗手、戴口罩、卫生、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等基础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7-9]。但是基于病房医护人员紧张的现实情况,并不能给每位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因此除了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外,还要充分利用病房的电视、宣传栏等宣传工具,通过播放健康教育视频、悬挂健康知识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关于感染性、传播性疾病的相关知识、防控感染风险的相关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知晓率和风险防范意识[10-11]。
表3 住院患者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n)
表4 陪护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n)
感染科收治的是患者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每1例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都是特定的传染源,一旦陪护家属免疫力低下或不注意,极易感染,只有减少或无陪护才能真正降低家属出现感染的情况[12-13]。但是,出院对家人的关心和情感,很少有家属能主动提出不配合,因此,需要医院采取两方面措施对感染科病房进行管理。一方面,要在感染科逐步建立和推广无陪护病房。感染科病房要提高护理能力,满足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从心理、生活等方面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使患者和家属放心[14]。另一方面,要向患者和家属传递无陪护理念,基于感染科病房的特殊性,向患者讲解陪护可能出现的风险,长期无序的陪护不仅不利于患者康复,同时还会增加家属的感染风险,向患者和家属展示高质量的护理水平,让患者及家属接受无陪护管理理念,从根本上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15]。
综上所述,目前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风险的认识水平比较低,在陪护过程汇总极易出现交叉感染。一旦家属感染疾病,对患者及家属的身心都会造成巨大伤害,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及时、全面的向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递无陪护理念,并加快无陪护病房建设和管理,对于促进感染科病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华银玲,王银,刘源,等.血液病患者、家属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现状及干预策略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691-694.
[2] Cast le PE.The potential uti l ity of HPV genotyping in screening And clinical management[J].J Nat l Compr Canc Netw,2008,6(1):83-95.
[3] 梁烨,李近都,李天资,等.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特征与感染HIV 风险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2013,27(10):1026-1028.
[4] St reefkerk RH,Moorman PW,Par levl iet GA,et al.An automated Algorithm to preselect patients to be isolated individual ly in the need f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in surgery[J]. Infect Cont rol Hosp Epidemiol,2014,35(7):886-887.
[5] 王淑梅,吾拉孜古丽.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24):52-54.
[6] 王伟仙,张文斌.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9):63-64.
[7] 彭景舆,洪福昌,蔡于茂,等.MSM的HIV感染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2):132-137.
[8] Rosenthal VD,Jarvis WR,Jamulit rat S,et al.Socioeconomic Impact on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pediat ric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16l imited-resource count ries: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 rol consortium findings[J].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2,13(4):399-406.
[9] Cast le PE.The potential util ity of HPV genotyping in screening And cl inical management[J].J Nat l Compr Canc Netw,2008,6(1):83-95.
[10]孟丽珍,崔璐,邱卫海,等.内分泌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知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4):953-955.
[11]石月欣,张越巍,姜悦,等.综合医院疑似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管理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2594-2596.
[12]Abbas I,Akarro RR.Some determinant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V/AIDS risk behaviours among University of Dodoma students in Tanzania[J].East Af r J Public Heal th,2012,9(3):112-117.
[13]Al legranzi B,Pit tet D.Role of hand hygiene in heal 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prevention[J]. J Hosp Infect,2009,73(4):305-315.
[14]Gui l let M,Zahar JR,Timsit MO,et al.Horizontal t ransmission Of St 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the surgical ward:a rare Source of nosocaneous wound infe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2,40(1):71-72.
[15]李梦妮,邱萌,甄玲,等.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大查房中的实施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