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实习前护理风险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2017-10-19,,

护理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职业

,,

本科护生实习前护理风险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陈海燕,张庆荣,潘艳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5名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认知、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调查。[结果]11.8%的护生从未想过护理行业存在护理风险,护理风险认知以护理风险管理得分最低,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高达97.6%。[结论]实习前本科护生护理风险意识差,认知水平低,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医学院校应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生识别、预防及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护生;护理风险;认知;需求;护理管理;调查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护理属于高风险职业,培养护生的风险意识非常重要,是医护人员避免护理风险的有效方法[2]。目前,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尚未开设护理风险教育的专业课程。护理本科实习生由于年龄小、缺乏工作经验,技术操作不熟练、环境不熟悉等原因,进入临床后成为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3]。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护理风险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年制本科生85人于实习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人,女生83人;年龄20岁~24岁(22.33岁±0.85岁)。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对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包括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认知、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3个部分,护理风险认知由医护法律知识、护理规章制度、职业防护知识、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组成,采用Liker 3级计分法,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分别计2分、1分、0分。

1.3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定在护生实习前,向护生解释调查目的、内容和及注意事项,以无记名方式进行,20 min内独立完成问卷,合格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后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回收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护理风险意识情况 调查发现,护生认为护理行业明确存在护理风险的45人,占52.9%;不明确存在风险的30人,占35.3%,从未想过护理行业存在风险的10人,占11.8%。

2.2 护生对护理风险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情况

2.3 护生对医护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2)

表2 护生对医护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n=85)

2.4 护生对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情况(见表3)

表3 护生对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情况(n=85)

2.5 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4)

表4 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n=85)

2.6 护生护理风险管理的认知情况(见表5)

表5 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认知情况(n=85)

2.7 护生对学校开展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 调查显示,护生对学校开展护理风险课程高度赞同,赞成者83人,占97.6%;无所谓1人,占1.2%;反对1人,占1.2%。

3 讨论

3.1 护生护理风险意识薄弱 本次调查发现,护生对护理风险出现的普遍性认识不足,不明确存在风险的30人,占35.3%,从未想过护理行业存在风险的10人,占11.8%。此与运怀英等[4-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护生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责任认知严重不足。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职业,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中,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6]。护生只有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的普遍性,才能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减少甚至避免护理风险的出现。

3.2 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 表2、表3显示,医护法律知识调查中,护生对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不知道的高达48.2%,此和邓璐璐等[7]研究基本一致;规章制度调查中,护生对特殊护理告知制度、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后处理方法了解较差。近年来,医疗差错事故中,有10%源于实习护生[8]。目前,我国高校的护理教育更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相关法律法规的培养[7],护生法律知识主要来自于法律基础之类的公共课程,课程缺乏护理专业特色,多与临床实际脱节,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9];护生对护理规章制度了解也非常有限,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是防范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随着社会法制化的进程,病人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护生知晓法律法规知识不仅是对病人权益的保护,对维护自身权利和降低护理风险也非常重要。表4显示,职业防护认知调查中护生对正确洗手、戴手套知识了解程度较高,分别为94.1%和64.7%,正确洗手、戴手套为基础护理学操作考核重点内容,护生掌握得较好,这为护理操作中保护自己和病人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职业防护认知调查中,仅12.9%的护生知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我国高校护理教育中,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穿插在护理学专业课程中,没有系统学习职业防护知识, 导致护生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但是护士每天暴露在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中,而实习护生由于理论知识薄弱、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更易成为职业危害的易感者[10]。表5显示,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认知最差,不知道护理风险事件呈报流程的达69.4%,不知道护理风险事件处理方法的达67.1%,护生在校期间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主要来自护理管理学,这对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而言,护理风险管理学习严重不足,使护生成为病人安全的巨大隐患[11]。因此,学校要加强护生的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事件对病人、护理人员、医院造成的危害和损失[12]。

3.3 护生对学校开展护理风险课程需求强烈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对学校开展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高度赞同,赞成者83人,占97.6%。作为医学院校,应整合医疗风险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开设护理风险教育综合课程。护理发展,教育先行,在当前紧张的医疗关系前提下,开展护生的护理风险教育,使他们具有风险意识,初步具备识别、预防、处理风险的能力,学会起码的职业保护常识,护理教学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8]。

[1]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2] 卢锡芝.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17):1661-1662.

[3] 周丽梅,陈蒙,王军青,等.实习护生面临的护理风险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1373-1376.

[4] 运怀英,孙亚琴.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是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责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81-82.

[5] 辛大君,石镁虹,戴凤玲,等.在校本科护生护理风险认知调查[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5):509-512.

[6] 周劭娥.健康教育风险认知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46-47.

[7] 邓璐璐,周卫.护生护理风险意识现状及培养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311-312.

[8] 石镁虹,章桦,肖建磊,等.实习前后护生护理风险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4,28(10B):3704-3706.

[9] 朱瑞芳,韩世范,赵红梅.我国护理本科生相关法律课程设置与法律知识需求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8-32.

[10] 王薇,王茜,靳英辉,等.护生实习中职业相关安全问题及其防范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724-728.

[11] 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等.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12]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nursingriskcognitionofundergraduatenursingstudentsbeforepractice

ChenHaiyan,ZhangQingrong,PanYan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Renji College,Zhejiang 325000 China)

G642.4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0.025

1009-6493(2017)30-3847-03

2016-11-21;

2017-09-26)

(本文编辑 张建华)

温州医科大学2013年度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编号:Y201327660。

陈海燕,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张庆荣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潘艳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信息陈海燕,张庆荣,潘艳.本科护生实习前护理风险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30):3747-3849.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职业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