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百岁老人被认定红军身份

2017-10-19黄金衔

至爱 2017年8期
关键词:冲锋号吴老泰兴

文|黄金衔

讲述:百岁老人被认定红军身份

文|黄金衔

01 边防官兵看望红军老战士吴九成,聆听革命事迹

今年春天,我到泰州边防检查站与基层报道员交流,政治处马锋干事告诉我,他们准备前往蒋垛镇看望一位老红军,聆听老人讲述革命事迹,接受教育。一听说老红军,我来了精神,决定加入他们。

从市区出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姜堰区蒋垛镇,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老红军吴九成家里。在自家的二楼平台,头戴红军帽、肩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旗的吴九成老人隆重迎接我们的到来,泰州边检站的官兵赶紧立正给老人敬礼,吴老缓缓举起右手回个相当标准的军礼。

吴九成今年103岁。老人出生于海安县李庄吴家舍,年幼时,因家境贫寒,逃难到如皋西乡。1930年4月,红十四军建军大会在如皋西乡贲家巷召开,16岁的吴九成听说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便主动要求参加队伍,他被编入红十四军红一师二团机动队,成为师长兼团长张世杰麾下的一名战士。

1930年3月,在江苏通(通州)海(海安)如(如皋)泰(泰兴)地区,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这是江苏境内唯一一支正规红军武装力量。这支工农队伍在苏中北地区坚持武装斗争,播撒革命火种,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当年9、10月间,由于敌强我弱,红十四军被迫停止活动,众多指战员失散。

吴九成虽然个头矮小,但十分机灵,先是接受一个星期的军训,每日列队出操,学习用刀用枪和唱歌等。由于他心灵手巧,没过几天就对各种武器的性能了如指掌,装卸、擦油,闭着眼睛都能一气呵成,大家纷纷称他为“神手”,他还得到邻乡六甲桥徐荣排长的赏识。

成为红军战士后,吴九成参与的第一场战斗就是打老户庄,庄内住着一位坐拥保卫团的大土豪劣绅,被百姓称作“老虎庄”。为了拔掉这颗毒瘤,红军决定4月16日晚上9点开战。在这次战斗中,由于作战英勇,吴九成还当上了队长,带了五六个人,负责管理武器子弹,上级还发给他一支盒子枪和一支驳壳枪。

“我们的枪都是买的敌人的,长枪子弹5分,盒子枪子弹1角,手枪子弹1角5分。”因为负责管理武器子弹,吴老对武器装备是怎么得来的,印象非常深刻。

由于年岁已高,吴老给我们讲述自己的当兵历史和参与的战斗是片断式的,说到激动时,他还比划着打仗时的具体动作,说到冲锋号吹响时,他是如何冲在最前面。让感动的是,103岁老人居然还能呼出冲锋号的旋律。冲锋号声听了真的让人有一种浑身热血沸腾,马上想冲上去的感觉。

吴老回忆,1930年,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官李长江在黄桥成立“剿共总指挥部”,纠合数千人,号称“八路围剿”,向如皋一带发动进攻。反“八路围剿”战斗中,他所在的红十四军一师二团在六甲桥附近的宝庆寺包围并全歼了敌队一个连。

02 红军老战士吴九成向边防官兵介绍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敌人当时被我们包围,为了逃命,跳进河里,不会游水的都淹死了,我们在打扫战场时,在河里摸到一个死人就能缴到一支枪。” 吴老还说出许多战争细节。

“哒哒哒……”在沉默一会后,吴老的口中又响起冲锋号声,紧接着他讲述在攻打如皋卢庄的战斗中,他冲在最前面,被敌人刺了一刀,还好不在要害部位,也是死里逃生。吴老边说边掀自己的衣服,在儿子的帮助下,老人的衣服被撩起,我们看到在他右胸侧部,有一个伤疤,留下一个坑,深有1厘米。

03 边防官兵聆听红军老战士吴九成讲述革命事迹

1930年秋,“八三黄桥暴动”失败。吴九成红军身份暴露,为躲避追捕,开始辗转逃亡,先后在上海和靖江新港做裁缝,一待就好多年。

1940年,新四军渡江北上,东进如泰地区。吴九成在1941年回到泰兴尹家垛,在这里,吴九成结婚生子。此后,来往于泰兴尹家垛和岳父家泰县(现为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之间,最后定居蒋垛,以裁缝为生。

新中国成立后,吴九成心中埋藏多年的心愿终于能向社会倾诉,他向姜堰各级政府提出认定红军身份申请,但是战乱时,红十四军的档案已经被销毁,吴九成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认定。

吴九成的孙子吴兵说自己是听着爷爷讲参军、战斗故事长大的,他名字就是爷爷起的。吴九成也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左邻右舍听,相信他的人不多,甚至有些人还说他“吹牛皮”。吴老听到后只是笑一笑,也不去争辩。

刚开始,吴兵对爷爷的描述也将信将疑。他到网上查阅有关红十四军的历史,发觉与爷爷所说的基本吻合。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兵在网上看到一部关于红十四军的纪录片,他赶紧叫爷爷一起看,历历在目的峥嵘岁月,让吴九成热泪盈眶。

获悉如皋市有红十四军纪念馆的消息后,一百多岁的吴九成老人非要过去看看不可,家人只得陪他去了一趟。2015年9月,吴九成老人在儿孙的搀扶下来到红十四军纪念馆参观。仔细阅读着橱窗里的相关史料,抚摸着泛黄的老照片,老人潸然泪下。在那里,吴老曾经给孙子描述的战争细节都得到了验证,他的讲述被工作人员详细记载下来。在红十四军一师师长张世杰的照片前,老人扔掉拐杖,用力挺直腰杆,毕恭毕敬地敬了个军礼。

蒋垛镇政协钱鸿江主席是一位学者,曾致力于红十四军军史研究。他得知吴老的事迹后,整理了相关申报材料。红军第十四军研究会秘书长殷春泉带着几位工作人员四处奔波,深入如皋江安、靖江新港、泰兴尹垛、姜堰蒋垛等地调查,最终认定了吴九成的红军身份。据了解,吴九成是江苏省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战士。201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吴九成荣获了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章。

在采访过程中,基本上是吴老的儿子和钱鸿江主席回答我们的问题,老人偶尔插上一句话,还自顾自唱起革命歌曲,声音洪亮,一旁93岁的老伴还不时帮吴老整理一下衣服。

吴老的儿媳妇在我们一进门时,就招呼我们就座,并给我们泡上茶水。就在我们刚到时,她还与婆婆一起晾衣服。吴老家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从家庭陈设和老人的穿着上就可以看出,女主人贤惠能干、持家有道。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家庭和睦,儿孙孝顺。这是我在吴老家采访最直接的感受。采访结束,我蹲在吴老身旁,与他合影留念。

仁者寿—在回程的路上,我不时与泰州边检站的官兵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心中默默祝愿吴九成老人与老伴健康长 寿。

猜你喜欢

冲锋号吴老泰兴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非遗中的“泰兴印忆”
小青蛙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开泰图兴——泰兴经济开发区的绿色崛起之道
国医大师吴咸中的养生之道
虚惊一场
浙江吹响媒体深度融合“冲锋号”
唱歌排解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