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2017-10-19张会会章玉兰滕丽君金剑敏韩海霞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年资成功率护士

张会会,章玉兰,滕丽君,金剑敏,韩海霞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临床护理·

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张会会,章玉兰,滕丽君,金剑敏,韩海霞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目的:探讨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14年1-12月和2015年1-12月传统急救模式与急救团队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所需的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等。结果采用急救小组模式后抢救的有效时间以及确诊疾病到送达相应专科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患者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救小组模式能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减少急诊抢救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急救小组模式;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满意度;医疗纠纷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emergency group mode in the salvag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 1)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alvage mode with a new one that centers on an emergency care group consisting of senior nurses and doctors. 2) Compare the traditional salvage mode and emergency group mode in the salvag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an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regarding the time cost, the success rate and death rat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heir families and doctors with nurses’ cooper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medical disputes. [Result]The tim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salvage (from respiratory or cardiac arrest to stable vital signs) and the time from confirmed diagnose to delivery to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s were shortened obviously with emergency group mod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With emergency group mod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uccess rate and anoutstanding drop of death rate; both patients and doctors had an obviously increased satisfaction with nurses’ cooperation; and there was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group mode can help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salvage, increase success rate of salvage and decrease death rate, improve patients and doctors’ satisfaction with nurses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Keywords:emergency group mode;salvage time; success rate of salvage; satisfaction; medical disputes

急危重症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危重,临床各项操作能否紧密衔接,直接影响抢救时间,及各亚专科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因此,出现急危重症症状(心跳、呼吸骤停)后,如何快速形成配合紧密、熟练有序的急救团队小组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病患生命,意义重大。我院急诊科通过建立急救小组抢救模式,展开全面有效的紧急枪救,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接收的急危重症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共589例为研究对象。2014年1-12月283例患者为对照组,男性193例,女性90例,年龄38~92岁,平均(63.63±12.13)岁。其中,消化道大出血34例,脑梗死73例,心肌梗死122例,农药中毒23例,车祸多发伤26例,其他疾病5例;发病至到达抢救室平均时间为(27.5±2.5)分,院前急救主要措施:(1)伤情评估。根据现场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对意识、瞳孔、气道、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进行评估;(2)现场处理。保持气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有效循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症救护(止血、止痉、止吐、止喘)、颅脑及脊柱等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3)途中监护及安全转运。

2015年1-12月306例为实验组,男性200例,女性106例,年龄40~96岁,平均年龄(66.23±15.16)岁,消化道大出血54例,脑梗死86例,心肌梗死103例,农药中毒16例,车祸多发伤36例,其他11例。发病至到达抢救室平均时间为(29.4±2.0)分,院前急救主要措施同对照组。2组患者的年龄、发病至到达抢救室平均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抢救模式:对进入急诊室的急危重症患者采用无明确分工的护理模式,按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即接诊—挂号—病情评估—通知医生—急救措施—缴费—护送检查—等候检查结果—联系收住科室—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此模式存在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人员利用不合理,同一护理操作多次重复等弊端。

实验组采用急救团队小组模式:合理排班,安排高中低各年资护士与各级医生搭配,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医护人员迅速形成一个由各级力量组成的急救团队小组,高年资医生(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担任急救小组组长,统筹全局,协调各环节;中年资医生(主治医生)在高年资医生的指导下具体执行抢救措施;急危重症患者(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症状)一旦进入抢救室,高年资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主动配合中年资医生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除颤;中年资护士(护师职称,工作3年以上)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实施口头医嘱紧急使用抢救药物,记录抢救时间,抢救经过及病情变化;低年资医生(住院医师)配合中年资医生,协助开各项紧急检查单、输血单、护送急危重症患者做各项检查;低年资护士(护士职称,工作3年以下)则负责登记患者信息,接心电监护仪,询问发病情况、过敏史及既往史,联系B超室、麻醉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协助,送检血标本,配制非紧急抢救药物,取血、输血等,配合低年资医生联系对应疾病接收科室或做好手术术前准备。所有成员在各自固定位置完成相关操作,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配合,同时进行;各层级医生及护士相互协作,紧张有序地完成抢救。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抢救模式的抢救有效时间(患者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到恢复平稳生命体征的时间)及确诊到专科治疗的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患者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时间及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急救小组模式可以明显缩短有效抢救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急救小组模式可以更高效、更快速地把患者安全送到各亚专科。见表1。

表1 抢救时间及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比较(分

2.2 患者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7.372,P=0.007)。见表2。

表2 2组抢救模式患者的死亡率和成功率比较

2.3 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

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具有以下优势。

3.1 明显提高急症抢救效率

传统抢救模式按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存在分工不合理、职责不明确、配合不协调和同一护理多次重复发生等问题,严重影响急症抢救效率。本研究通过建立急救小组模式,根据不同急救需求成立三级急救护理小组,将不同级的护士组合到每级急救护理小组[1],从三级急救护理小组(高、中、低年资组)中各取一名急救护士同各级医生(高年资、低年资)组成急救团队小组。急危重症患者一旦进入急诊室,急救小组立即投入抢救,各成员分工清晰,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各项急救操作同时进行,既使不同级别护士发挥最大抢救效率,又避免了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一哄而上的忙乱状态,减少同一护理多次重复的发生,缩短了护理操作完成时间。医护之间及各成员之间的配合更协调有序,大大节省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研究显示,建立急救小组模式,使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有效时间及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

3.2 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较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进行现场复苏的成功率较低,患者往往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最终死亡[2]。而能否为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是决定患者能否顺利脱离危险境地的关键所在[3]。急症抢救工作中的高效、协调以及护理人员的娴熟技能直接关系到抢救质量[4]。本研究通过建立急救小组,团队分工清晰,可以同时进行各项急救措施,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从表2可看出,建立急救小组后,我院急诊科的急症抢救质量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由原来的53.6%增长至63.4%,使急危重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救治,降低死亡率。

3.3 提高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精准掌握心脏骤停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是降低猝死率的关键手段[5]。实施急救小组模式,使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程序清晰、职责明确,使护士和医生的协调性得到强化。全面熟练、完善有序的配合,使医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找到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针对原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降低猝死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研究显示,建立急救小组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完善有序的配合,及时有效的抢救,使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P<0.05),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同时也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及职业认同感。

本研究通过建立急救团队小组模式,将有限的人力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功能,不仅强化了护士专项护理技能、使每一项护理措施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完成,而且增强了医护的配合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了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但此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在急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医护人员对于急救路径的设计,对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在未来时期,医护人员还要重点做好急救路径的优化[6]。

[1]杨庆华, 赵忆文, 赵力群, 等. 接诊流程改进对急救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4, 14(3):73-75.

[2]王洪涛,李霞.抢救院前猝死患者497例临床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9,(9):838-839.

[3]张平.抢救院前猝死患者297例临床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2):50-51.

[4]陈兰, 黄亚娟.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C].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

[5]邓珍华,何涛.急诊猝死患者危险因素的识别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6):651-653.

[6]唐明莉,巩文艳.现场葬死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100-101.

Theeffectofemergencygroupmodeinthesalvageofcritically

ZHANGHuihui,ZHANGYulan,TENGLijun,JINJianmin,HANHaixi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nhua ,Zhejiang 321000,China)

R471

B

1672-0024(2017)05-0025-03

张会会(1989-),女,湖北襄阳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急救护理

猜你喜欢

年资成功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公立医院PF医师费的年资积分模型设计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