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会计初学者如何做好会计岗位工作

2017-10-18张誉元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会计

张誉元

【摘 要】对于许多会计初学者而言,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轨,缺少会计工作思维,相关法律法规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学校和企业都应该重视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训工作,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习,积极引入培训机制等方式提高会计初入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引导他们做好会计岗位工作。

【关键词】会计;新职工;岗位工作

一、引言

会计岗位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岗位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跨级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计算账务,管理账本,越来越多的财务信息需要会计人员处理,会计的日常工作范围扩大,包括了处理企业运营财务数据,财务报告分析,财务动态管理以及财务平台共享等方向。对于初入会计行业的新人来说,如何更快的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将所学理论与工作所需紧密结合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加大了对会计新人的培养,希望能够扩张企业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处理实力。

二、会计初学者开展会计工作现状

(一)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尽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接触了众多会计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会计行业的发展动态,甚至成功考取了会计资格证书,但是面对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很少有学生能够一走进工作岗位,就将所学的知识很好的与岗位需求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会计新人处理会计工作的难点。一方面,目前的高校教育更重视课堂讲课以及考证环节,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导致许多学生一味的背诵书本案例,练习课后习题,缺少到社会上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机会,从而难以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来,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知识体系扩大,会计学生难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在招聘财务会计实习生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低,只要求分配简单的处理文件,打印文档等初等工作,导致学生难以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实习机会无法发挥其价值。

(二)缺少专业会计思维理论

在许多中小企业,新招聘的会计实习生或是应届毕业生往往对工作的理解程度较为薄弱,许多新员工缺少专业的会计思维理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保密性、及时性以及专业性理解不到位,导致日常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重要财务信息泄密,财务报告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对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某些企业中,会计管理人员对新加入员工的信任度较低,不会允许新员工参与核心工作的处理过程,导致员工失去了很好的提升机会,不利于员工培养跨级工作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会计专业课堂理论知识往往是传统的知识理论,鲜有学校引入了最新的会计行业发展现状,因此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不足以支持其处理工作,如传统的课本只教授了学生如何手动测算财务数据,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已经开启了财务自动化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以及自动化的计算方式处理财务信息,新入职员工难以适应新技术下的工作任务处理方式。

(三)缺乏必要的会计法规及财经制度认知

我国每年有众多的会计行业毕业人员涌向企业市场,但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以及必要法律制度的了解程度也随着成绩、学校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绝大多数会计毕业生而言,对会计法规的了解程度都还比较薄弱,缺乏对常规经济财务法律的有效掌握,在进入企业后难以把握财务工作的适用度,可能会出现无意中泄漏企业机密信息,违规操作财务程序,弄虚作假等违法道德与法律的行为。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以课本知识为主,对法律方面的知识普及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许多财务工作弄虚作假的行为,无形中对新入职员工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新员工的价值观以及法律意识形成都十分不利。

三、会计初学者做好会计岗位工作建议

(一)加强理论与实际结合

对于跨级初学者而言,为了提高进入企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工作效率,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灵活的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积极参与会计岗位实习实践工作,让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实际价值。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课堂之余,参与企业实习以及教师课题项目工作,评价学生的成绩标准也不应该仅仅是考试分数,而应当充分包含学生的各项综合水平,包括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改变对于实习生的看法,积极为实习生提供学习工作的机会,而非简单的端茶倒水,鼓励有能力的实习生参与到企业的核心项目中,争取留用表现优秀的学生,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会计专业人才[1]。

(二)培养会计理论思维

培养新入职员工以及会计入门工作人员的会计工作思维意识。将传统的会计知识与新时期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会计思维意识培训,通过专业知识讲解,行业经典案例分析等方式将优秀的经验在员工中共享传递,从而加强员工对工作岗位以及工作任务的认知。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会计思维意识,加强对财务数据的敏感度,能够从复杂的行业数据中洞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深入挖掘[2]。

(三)加强专业制度法规培训

由于新入门的会计从业人员对于专业的制度规则理解能力较薄弱,因此,加强新入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高校以及会计专业应当在加紧对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导的同时,有意识的灌输会计财务法律意识,督促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从而能够顺利的应对工作中的法律边缘问题,减少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可能发生的道德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与行业也应该加紧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将重要的法规制度打印并张贴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并设立监督团队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有违法行为的员工严惩不贷,对积极举报,积极改正错误的员工给予奖励。此外,国家与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创新升级,尽快出台适应我国市场特色的会计行业法律约束制度,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3]。

四、结论

我国每年都有许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涌入市场工作岗位,对于新入职的会计岗位工作人员而言,往往会由于诸多原因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会计岗位的要求,胜任现有的工作任务。为了提高新入职场的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以及效率,学校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理论培训的同时,重视课外社会实践工作,努力培养其会计专业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工作能力。而政府与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完善专业法律制度,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保障的社会背景。

【参考文献】

[1] 崔艷平.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2):166-166.

[2] 靳秀芬. 浅议如何做好会计管理工作[J]. 商场现代化, 2012(18):92-92.

[3] 冯燕云. 浅析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J]. 企业界, 2008(10):39-4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