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六项工程
2017-10-18孙爱军何晓蕾
孙爱军+何晓蕾
【摘 要】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它指明了我国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路向。高校应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特征。努力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六项工程,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努力办好一流高校。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推进;工程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指明了我国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路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立德树人”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最早提出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1] 的“三不朽”思想。“树人”最早出现在《管子·权修》,管仲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他把人才培养当作兴国安邦之大计。发展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明明德”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将“止于至善”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确立了我国古代“德育为先”的教育传统,对后人为学、为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正式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就是培养、践行,“立德”指树立美德贤德,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它回答了高等教育“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树”就是培造就、锻炼之意。“树人”指培养人才,我国教育事业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它回答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教育方针的一贯指向,是大学教育的正道,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大学生人格修炼的目标。在当代高等教育中,作为大学思想教育的鲜明主题,“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更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揭示了高等教育以德为先的首要目标。如司马光所说“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尚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和成事之道。第二,明确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新形势下,立德树人要求高校不仅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用高尚的德行感染学生,用人文关怀关爱学生,用浑厚的文化滋养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三,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高等教育者不仅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担负着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使命。
三、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六项工程
(一)强化思想武装工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计划,列入党员干部的培训内容。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经常举办理论名家讲堂、读书会、报告会等。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课堂、出版物、講座论坛等阵地的管理,绝不给任何错误思想以传播空间和渠道。
(二)搭建政治壁垒工程。十八大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除了思政课,其他课程都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正确三观相结合,共同承担实现高教“立德树人”的责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丰富教学内容,以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感染学生,将德育内化于心。
(三)营造人力保证工程。首先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学、管理和服务全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自觉践行,当好先锋模范。其次要狠抓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应搭建师德建设平台,做好宣传表彰,激发教师内省道德信念;教师要提高个人修养,加强职业自觉和责任感,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研习伦理学、道德心理学等知识;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确保各高校将师德纳入教师评价指标。
(四)促进环境营造工程。一是要着力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宣传格局。在校报、校网站、电台等校园媒体设专栏,大空间、长时间报道先进典型和有益经验等。同时,立足大数据,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因地制宜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坚持开展党国史教育,引导干部师生继承优秀传统。让道德楷模、时代先锋进校园,让高雅、非遗、民俗文化进校园。引导师生创作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化精品。
(五)完善制度保障工程。首先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立德树人”领导机制。理顺管理机构职责界限,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制度。了解追踪大学生思想动态和预期行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人财物到位。并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纳入各单位办学、党建和思政工作评估和考核体系,将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任免等的首要内容,作为教职工岗位聘任、教学管理、职称评定等的首要标准,作为学生入党、评优评奖、综合测评等的首要指标。
(六)开展活动载体工程。要立足实际和基层,发动师生参与其中。大力开展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干部师生从小事细处着手,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课程、讲座、诵读等,使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重点开展校风和校容建设活动,承袭学校优良传统,总结提炼大学精神,强化改革发展共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黎凤翔.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