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

2017-10-18郭晖黄敏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屏蔽门小径车门

郭晖+黄敏

【摘 要】本文通过使用事故树分析法,研究引发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为地铁站台安全分析评价与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

一、引言

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受其他交通方式干扰小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地铁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导致部分区段列车满载率高、車站站台人多拥堵,乘客在上下车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风险事件。2014年11月6日19时09分,在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发生了一起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卡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站台,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事件。在大客流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以提升乘客搭乘地铁安全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事故树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北京地铁“11.6”屏蔽门车门夹人事故进行分析并给出预防对策,避免悲剧重演。

二、地铁屏蔽门概述

在屏蔽门技术出现之前,地铁月台一度是“自杀圣地”,随后象征安全和节能的屏蔽门开始为多国所采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地铁安全防护措施,2002年通车的广州地铁2号线是国内最先启用屏蔽门的线路。屏蔽门的出现,改善了地铁的安全状况,也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然而,近年来屏蔽门夹住人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依然在提醒着我们,即便是安全措施,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和盲区。

三、事故树分析方法介绍

事故树分析(FT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评价方法,它可以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全面过程。从本质来看,事故树分析是应用数理逻辑方法,从一个事故开始,一层一层逐步寻找引起事故发生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分析种种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

四、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事故树的建立

从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来看,乘客滞留屏蔽门车门间与列车启动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两大主要因素,而乘客滞留与列车启动又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据此,本文基于历年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绘制出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引起人员伤亡的事故树图,如图1。

五、事故树定性分析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主要是依据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确定顶事件的事故模式、原因及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

(一)从最小径集的角度分析

由最小径集定义可知,若一个最小径集中的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就不会发生,因此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有几个最小径集,就有几种控制系统事故的方案。同样的,笔者计算出此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共7个。从最小径集可以看出,预防事故发生主要有7种途径,分别是:乘客抢上抢下、站台拥挤、开关门时间;未紧急解锁;未紧急报警;司机未发现;站台岗未处理;车门检测;空隙检测。

(二)从结构重要度的角度分析

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分析,就是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一定的比较方法,可以得到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顺序如下:

司机/站台岗执行作业标准 =乘客使用紧急解锁 > 车门检测 =空隙检测 > 人员配备不足 > 乘客抢上抢下 = 站台拥挤 > 作业环境不佳 >开关门时间

从结构重要度可以看出,司机/站台岗执行作业标准、乘客使用紧急解锁、车门检测、空隙检测、人员配备不足、乘客抢上抢下、站台拥挤,对于顶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六、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一)作业安全保障

一是,加强站台岗安全作业管理,在站台发生紧急情况时,站务人员要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严格执行“一按(第一时间按压紧急停车按钮)、二呼(呼叫司机,如离紧停按钮有一定距离,可在跑去紧停按钮的同时呼叫司机)、三汇报(司机回应后报车控室)”的程序,确保人身安全;二是,司机确认车门、屏蔽门关好(相应指示灯亮)后,进入驾驶室前,须认真确认车门与屏蔽门(安全门)之间无夹人夹物,认真执行手指口呼的确认制度,并认真监听对讲机,发现异常或听到站台岗呼叫时应立即停车[1]。

(二)设备安全保障

一是,在屏蔽门和车门空隙区域底部安装防夹挡板,防止乘客在车门和屏蔽门之间逗留,并在两门中间的区域安装金属挡板,可以探测障碍物的存在,进一步增加关门的阻力;二是,安装屏蔽门站台软灯管,即在屏蔽门尾端立柱外侧加装软灯管,司机可清楚地瞭望到屏蔽门与车门之间是否因有人而阻挡灯光,司机必须确认灯光完整连续才能动车。

(三)乘客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乘客应急知识培训,对屏蔽门、车门紧急解锁等各类应急设备操作进行宣传,在出现应急情况下正确实施自救或救助他人;二是,强化乘客文明乘车宣传,通过广播、PIDS、广告灯箱、手册等途径宣传文明乘车知识,自觉排队、先下后上,提醒市民在列车、屏蔽门灯闪铃响时,切勿上、下列车,以免夹伤。

七、结束语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总计160.9亿人次,客运量较2015年增长了16.6%,客流增长的井喷态势,进一步增大了乘客安全风险,要求进一步实施对应策略,减少屏蔽门车门夹人等事故风险,保障地铁运行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吴广生. 地铁屏蔽门车门夹人事件的防范及应对措施[U].科技展望,2014(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屏蔽门小径车门
小径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莞惠铁路屏蔽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的研究
城轨屏蔽门控制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东莞地铁2号线屏蔽门系统控制功能分析
桂小径油画作品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荣威350车右前车门异响
12Cr1MoV 小径管焊接操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