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2017-10-18朱智强
张 平,朱智强
(山东工商学院 经济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半岛经济研究
山东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张 平,朱智强
(山东工商学院 经济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运用多维度的指标变量,科学地选择比较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并以山东为例,分析了山东等全国主要蔬菜蔬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状况。发现山东蔬菜产业在“外显层次”“要素层次”以及“环境层次”等当前及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综合水平上远远高于其他蔬菜生产省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其他蔬菜大省的竞争压力,以及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山东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
一、引言
山东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山东农业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一直处于“龙头”地位。山东蔬菜产业的大力发展最深远的影响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收益、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带动地方以及区域经济增长。山东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山东乃至全国农业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目标。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维持较高水平的竞争力是相互正向关联的,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不可持续意味着产业的衰败,则竞争力问题就无从谈起;而产业维持一个较高程度的竞争力水平又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标志和基本手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探讨产业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兼顾目标和手段、条件和策略、长期和短期的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当前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农产品产出过程已经纳入高效率生产和高度市场化的产业链条之中,蔬菜产业已经不再囿于传统的蔬菜种植和简单加工,而是向产业链条的纵深层面不断延伸,形成了动态的价值创造过程。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其实质是进一步进行传统种植业的再造和蔬菜产业的升级,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的特征显然是检验蔬菜产业发展程度也即竞争力水平的最高标准和要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即不断完成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标准和要求。尽管如此,不同区域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存在差异,现代农业的具体特征也表现出相互的异质性,很难用一个统一且唯一的标准加以区分。因此,运用多维度的指标变量,通过参照产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指标值强弱,来衡量不同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相对程度是非常必要的[1]。
从理论方面来看,以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本文拟按照竞争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出新的蔬菜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对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旨在进一步丰富蔬菜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为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实践方面来看,以山东省、全国主要蔬菜生产省份为研究对象,将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应用于实践研究,以期通过对区域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动态预测,比较分析区域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提升山东蔬菜产业竞争力乃至促进全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二、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包括了“外显层次”的竞争力、“要素层次”的竞争力以及“环境层次”的竞争力。“外显层次”竞争力主要由产业生产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组成,是产业整体或者局部能力优于其他产业的最终表现形式,也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赖。“要素层次”的竞争力能够对产业最终竞争力的形成直接发挥作用,包括生产资本要素的投入、生产组织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数量与质量、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多维度影响因素。“环境层次”的竞争力是指影响最终竞争力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内外市场条件、生产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偶然机遇等多维度的影响因素。“外显层次”竞争力与“要素层次”竞争力以及“环境层次”竞争力密切相关,通常是一种被决定和决定的因果关联,但也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关系。“外显层次”竞争力与“要素层次”竞争力以及“环境层次”竞争力都是多维度的系统性反馈体系,具有复杂性[2]。
因此,对山东蔬菜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选取范围非常宽泛,影响因素众多。本文试图在围绕山东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在遵从指标及其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可比较性、全面性等原则,考虑到选取的样本大小,在大量征询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建议的情况下,构建了山东蔬菜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1)数据可获得性。构建的评价指标,目的就是通过指标的计算数值,非常直观地呈现山东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现实状况。所以,能否获得权威准确的数据至关重要。如果数据获得难度太大,或者数据获得途径非权威,则构建的指标计算的值将产生极大的误差,使得研究结论脱离实际情况,这将背离研究的目标。所以,数据可获得性及权威性,是构建评价指标首要的原则。(2)代表性。由于评价指标的选取范围非常宽泛,涉及的领域较多,这为指标选取既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又增加了选取的工作量。如果选取的指标对竞争力评价影响的程度偏低,则该指标的数据搜索和计算工作将失去应有的意义,并且对评价本身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在繁复芜杂的指标集合中挑选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指标至关重要。(3)可比较性。竞争力本身含有比较的涵义,所以选取的指标必须是进行比较分析的样本所共有的指标,不能具有单一性和独有性的特点。当然,选择样本共有的指标,还需充分考虑所有样本数据获得的同步性和延续性。(4)全面性。蔬菜产业竞争力涉及“外显”“投入”以及“环境”等宽领域、多层次的范畴,要进行综合竞争力水平的评价就必须选取全面性的指标,否则只是进行的局部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所以,力求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蔬菜产业竞争力全面综合评价是本文的重要目标,而全面性指标的选取是最基本的实现途径。
(二)样本的选取和评价的指标体系
选取了近年来在蔬菜产量上排名前十的省份作为比较对象,分别是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广东、辽宁和广西。考虑到我们对全国十个省份的蔬菜产业进行对比和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所以,指标选取的个数不突破10个,最终选定了以下9个指标:蔬菜总产值X1、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X2、农村用电量X3、化肥施用量X4、蔬菜播种面积X5、蔬菜总产量X6、蔬菜生产价格指数X7、农村居民人均出售蔬菜数量X8、蔬菜出口数量X9。上述9个指标中,X1、X8和X9反映“外显层次”的竞争力;X2反映了“环境层次”的竞争力;而X3、X4、X5、X6、X7反映了“投入层次”的竞争力[3]。
由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限制,本文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1年到2015年,某些指标的年度数据存在缺失。X7指标2001年数据缺失;X8可获得的数据是2012年各省份相关数据;X9指标2001年、2003年数据缺失。指标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相关年份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甘肃农村年鉴》《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等。
三、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
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当前山东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蔬菜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进行动态仿真评价。这两个方面(步骤)的分析既是整体性分析,相互关联;也是多层次分析,相对独立。实证分析将借助stata等统计分析软件。
(一)当前竞争力水平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广东、辽宁和广西等10个蔬菜生产大省的上述9个指标值,通过省际间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比较分析,来观察山东蔬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水平情况[4]。
1.数据列表
根据历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垦统计年鉴》《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计算出10省份2015年9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2.模型构建
表1 各省份2015年指标数值
利用stata10.0软件,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KMO值为0.577 8, 根据Kaiser的度量标准可知原始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主因子分析(factor),得到主因子结果(见表2)。根据分析结果,只有前3个主成分具有大于1的特征值,这3个主成分解释了9个变量组合方差的88.65%,提取前3个因子。提取的第一个公因子的特征值为4.609,解释9个指标总方差的51.21%;第二个公因子的特征值为2.078,解释9个指标总方差的23.09%;第三个公因子的特征值为1.291,解释9个指标总方差的14.34%。
表2 旋转前公因子特征根和方差贡献度表
为了使因子结构得到进一步简化,在提取因子之后按照方差最大化进行旋转,则得到主因子结果。根据旋转后的方差解释(见表3),提取的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略微下降,提取的第二和第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略微上升,使得方差贡献的差趋于平均和合理,而提取的三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65%,并没有发生改变。
根据表3旋转后的方差解释,可以构建出公因子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F=0.479 5F1+0.254 4F2+0.152 6F3 .
表3 旋转后提取的公因子特征根和方差贡献度表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构造提取公因子的表达式,如F1=0.828*X1+0.831*X2+…+0.309*X9,F2和F3的表达式的构造办法与F1一致。 F1在变量X1、X2、X4、X5和X6中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F2在变量X7、X8、和X9中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F3在变量X3中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将各个省份2015年的指标值(表1的数据)标准化后的数据(略)带入提取的公因子F1、F2和F3的表达式,得到各省份提取因子的评价值(见表5)。
表5 各省份主因子评价值
3.综合得分
将表5各因子得分数据代入公因子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则可以得到各省份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得分(见表6)。
表6 2015年各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得分
(二)竞争力水平发展趋势
考察山东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发展趋势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考察各省份历年2001~2012年综合竞争力水平,通过趋势图的方式呈现各省份竞争力动态演化过程,进而对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在对各个省份的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得分计算中,同样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数据选取和来源与前文相同,缺失数据用相近年度数据代替,其他说明和前文相同,主要过程简略。选取山东、河南和江苏三省,绘制蔬菜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时间序列趋势图(见图1)。
图1各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时间序列趋势图
四、结论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数据来观察山东蔬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水平情况。从单个因子来看,在因子F1中,山东蔬菜产业在蔬菜总产值、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化肥施用量、蔬菜播种面积和蔬菜总产量中的优势比较明显;在因子F2中山东蔬菜产业在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变量、农村居民人均出售蔬菜数量和蔬菜出口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因子F3中山东蔬菜产业在农村用电量情况上不如江苏、广东和河北。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山东省的得分是1.158 8,位居第一,比排在第二的河南0.516 0的得分高2倍多,说明山东蔬菜产业在“环境层次”竞争力、“投入层次”竞争力以及“显性层次”竞争力的综合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蔬菜生产省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通过考察各省份历年2001~2012年综合竞争力水平,通过趋势图的方式呈现各省份竞争力动态演化过程,进而对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山东、江苏和广东三省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变动趋势大致相同,即综合竞争力水平经过“缓慢上升—迅速上升—迅速滑落—平缓下降或上升”四个阶段。从2001年至2012年,山东蔬菜综合竞争力水平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江苏和河南在短期内难以超越;山东省未来蔬菜综合竞争力水平基本维持现有状态,但略有下降趋势,而河南省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江苏省则是平缓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未来山东省蔬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继续维持绝对优势地位,其他省份短期内无法挑战其“龙头”地位。
农业支柱性产业并兼有明显的弱质性特征是对山东蔬菜产业基本情况的概括。山东蔬菜位居全国蔬菜种植“龙头”地位,其产量、产值(包括出口产量和产值)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蔬菜种植结构也不断丰富,是名符其实的全国“大菜园”。目前,山东蔬菜产业用24%的耕地形成了32.7%的产值,土地产出和汇报率是比较高的。从产值的角度,蔬菜产业是山东省种植业以及农业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山东蔬菜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水平长期位居全国首位,支柱性产业的特征非常显著。
应该看到,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以及相比,我国蔬菜产业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弱质性特征还比较明显,山东蔬菜产业也不例外。以资源禀赋情况为例,山东发展蔬菜产业存在一定的土地空间上的瓶颈;从事农业生产以及蔬菜种植的从业人口是萎缩和相对匮乏的;山东省属于水资源匮乏省份,发展蔬菜产业遭受水资源缺乏瓶颈;山东省资本物质禀赋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从全国来看是比较靠前的,主要得益于大棚蔬菜等设施蔬菜在山东省的普及。综合来看,山东蔬菜资源禀赋情况在全国比较靠前,但在蔬菜生产大省的比较中处于中等水平,促进山东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优势不显著,山东蔬菜产业面临来自兄弟省份的竞争压力,当然,也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1]Aschauer D.Is government spending productiv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177-200.
[2]朱智强,张晓丽.山东省蔬菜产业出口竞争优势的促成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67-268.
[3]张吉国.中国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5):19-28.
[4]郑焕芹.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35.
[责任编辑:陈宇涵]
10.3969/j.issn.1672-5956.2017.05.003
F326.13
A
1672-5956(2017)05002706
20170506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蔬菜产业链竞争力动态仿真与组织模式优化研究”(16CJJJ32)
张平,1971年生,男,黑龙江兰西人,山东工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电子信箱) pingmeigu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