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搜索
2017-10-18
观点搜索
改革的“枝蔓”需要时时修剪
韩韫超在7月14日的《工人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据新华社报道,针对目前部分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存在不注重特色、千镇一面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月10日发布《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建设过程中尊重小镇现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区;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等。任何一项改革的进行、规划的实施、项目的开展,都免不了会面对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问题。就好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旁逸斜出、遭遇病虫害侵扰,需要园丁不时修枝剪叶、去除顶端优势,以此激发其更旺盛的生命力一样,改革、规划和项目的行稳致远,也离不开顶层设计的不断引导、调整与规范。事实上,这样的引导、调整和规范每天都在进行,所带来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比如,针对网约车、共享单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直播乱象下网信办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等。某种意义上说,良举善策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改革与发展的航程中,随时会遇到险滩和暗礁,起初的“一招鲜”可能效果显著,但用久了、用多了就可能出问题。因此,还需要时时观察与瞭望,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航向。
中西部县域经济困局反思
据6月19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近日在皖鄂陕甘黔滇宁赣等省区的十余个县采访发现,城镇化在“造城运动”中出现变异,房地产控制了城镇化的模式和进程,也带来大面积的商品房积压。看到县城耸立的数十栋高层住宅,难以想象会宁县是甘肃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记者采访发现,会宁县城一半的高层住宅空置,一些楼盘仅仅只有框架。在江西省新余市,房地产库存300多万平方米,这还不包括在建的几十个楼盘600余万平方米。“造城运动”挤占了县域经济发展最珍贵的土地和资金资源,一些大型产业化项目无法落地。在采访中,一些金融机构反映,商品房的大量积压,加上政府主导的一些项目如保障房、办公楼等大部分由承建方垫资,实际上困住了大量的民间投资和银行资本。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银行对县域房地产企业“断贷”,一些已经购房的业主也开始“断供”。建行陕西榆林分行介绍,榆林横山县凤凰新城在建行办理了453笔、总额1.1亿多元的按揭贷款,后来竟有250户“断供”,约4000万元不再还贷。光明网6月19日刊登评论员文章说,从2012年至今,短短5年时间,一些地方在城镇化的“掩护”下,生生把“人的城镇化”变成了“楼的城镇化”。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实正折射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在层层传递过程中被衰减、扭曲和变形的经过。
百年创新的九大变化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通讯在6月8日在《文汇报》上撰文说,从熊彼特谈创新至今已经100年了。100年来创新有什么样的变化?我归结为九大变化。一、开放式创新。过去我们所说的创新是保密的,不能和别人说的,现在的创新要讲开放,IBM把500项专利对外开放,全世界都可以了解。宝洁公司的一半创新成果不是自己的,而是“拿来”的。开放式创新是不保密的,可以招标,可以全世界找合作伙伴。二、民主式创新。就是让顾客、让用户参与创新。比如说山地自行车、单人划艇、汽车,用户最爱这个东西,最懂这个东西,用户给“创新者”讲需求。三、迭代式创新。即连续不断地创新。腾讯的聊天软件,原来就是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后来发展出视频通话、地理定位、摇一摇、二维码、朋友圈、微信支付。有人统计腾讯一年当中创新40次。四、合作式创新。过去竞争者把对手当作敌人,现代社会强调团结、互助、共享、共赢。五、协同式创新。就是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如大学和大学之间,大学和企业之间的隔阂等等。六、颠覆式创新。比如说BP机市场—夜之间消失了,让人们觉得世界总给我们很多惊奇。七、升降维创新。“互联网+”就是升维创新,给你加一个维度。比如,在鞋里加个特殊芯片,小孩穿上这种鞋,一旦离开父母20米,鞋就会“叫”起来,这样孩子就不会走失了。这种鞋也就通过维度提升把市场打开了。八、生态化创新。《硅谷生态圈》的作者认为硅谷就是一个生态圈,是一个“创新的热带雨林”。九、大数据创新。实际就是我们过去说的创新总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数据的研究来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进行创新。
哪些官场潜规则亟待根除
郭文亮在6月20日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潜规则是官场腐败的催化剂,是官员腐败的护身符。官场潜规则花样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灵活变通”。现实生活中,某些官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非但不去严格遵守规则,反而绞尽脑汁、用心琢磨怎么任意解释规则、“灵活变通”规则,使其为己所用,又不会被发现违规。二是“打擦边球”。一些工于钻营的官员把“擦边球”应用于官场谋私利,却无往而不胜。官场上的“擦边球”就是刻意利用一些规则的弹性空间,做一些违背规则的事,但又不会被抓住把柄而成功谋得私利。三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就是某些官员为了规避上面政策的约束,刻意搞一些小动作,把上面为民谋利的政策扭曲成为己谋私的对策。四是暗箱操作。正常的明规则一般都是光明正大、公开透明的。这不仅体现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更体现在规则的执行过程中。但某些官员为了达到谋私的目的,利用手中的权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各种程序照走不误,但私下里却瞒天过海,另搞一套。五是真戏假做。某些官员一边大讲遵守规则,一边行动上又破坏规则。或者说,规则是讲给别人听的,拿给别人看的,自己遵守不遵守,那是另一回事。总之,规则是有的、也是真的,但实际上却是真戏假做、以假乱真,最后还是明规则被潜规则所取代。官场上盛行的潜规则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在几个大案要案之下。从严治党必须用明规则替换潜规则,在防堵潜规则时,只有将肇事者与纵容者同时加以严惩,才能真正达到用明规则替换潜规则的目标。
县委书记文章与新华社时评雷同戳破多少真相
据7月4日的《华商报》报道,近日,一篇刊登在《延安日报》、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高度雷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记者从富县有关方面了解到,经初步核实,发表于《延安日报》的署名为李某的文章由该县县委办公室组织撰写,至于为何会以署名文章形式见报发表,李某本人也不知情。《中国青年报》7月5日就此刊登任然的文章认为,按理说,县委书记在党报发表署名文章,不可能不知情。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发表这样文章的意义在哪儿?回应称,这是县委办公室的“重大失误”,这一回应更让人浮想联翩——到底是说未事先告知县委书记此文是抄袭是失误,还是抄袭本身是失误?此前也有地方出现过县委书记抄袭市委书记讲话稿的现象。类似现象一再发生,反复戳破一些官场潜规则。比如说,抄袭文章、讲话稿,或再次印证了“官样文章”或讲话稿的“假大空”。按照常识,每个地方的问题不一样,每个官员的想法也不会一样,官员的讲话稿、文章若真体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自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思路和表述。相反,若原本就是为了应付应付,做表面文章,复制、粘贴确实省事;再比如,中央三令五申要“转作风,改文风”,可倘若署名官员名字的文章,连官员自己都不知情,文风又从何改起?
收费公路“巨亏”之后怎么建
刘志强在6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近日,一年一度的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发布。收支缺口的持续扩大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有人质疑,果真“巨亏”?有人反问,既然“巨亏”,为何还建?改革开放之初,面对长远的发展瓶颈亟待破除与短期内国家财力有限并存的现实,我国决定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收费公路政策加以破解。正是靠着这一政策的持续推动,我国才得以在30年间快速搭建起全国交通大动脉。但收费公路的发展不是百米赛跑,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范围也不是越大越好。过快,本就不低的债务压力还将加大;过慢,通行需求无法满足,会让地方发展“卡脖子”。从全国来看,中东部地区收费公路建得早、成本低、赚得多、债务少。反之,西部地区建得晚、成本高、车流少、困难大。一省之内,不同区域间也存在类似的“贫富不均”。手里钱就那么多,是为发达区域锦上添花?,还是为欠发达地区雪中送炭?种种难题,都需要科学的分析、复杂的计算、理性的谋划。展望未来,在收费公路建设上,我们既不能因其债台高筑就畏首畏尾、贻误战机,拖了中国速度的后腿,也不能因其贡献明显就多建快上、过度超前,影响了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收费公路建设也需在奔跑中调整呼吸,让建设速度更加理性、平稳、可持续。
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挑战
陈东晓、叶玉在6月26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新兴经济体势力的相继崛起,改变了原来的经济治理体系力量格局。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内部出现分化的总体态势。这使得未来新老力量发展格局与前景尚不明朗。在领导力量分化和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公共产品供应不足问题将更加突出。二、新自由主义治理理念的主导和正统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和动摇,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多元发展道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理解和肯定,但远没有形成主流,例如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模式的论争。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和价值多元化,导致相关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执行权等治理规则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三、区域型、次区域型、跨区域型治理,以及双边贸易投资协定和谈判正在取代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主渠道的全球多边经贸体制,不断割裂世界市场的整体性。如何加强沟通和利益协调,构建高效、完整的经济治理机制,成为国际社会克服市场机制失败的重要环节。四、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各大经济体的国内政策“溢出”和“溢回”效应进一步增强,管理和协调上述效应的任务更加紧迫。尤其在当今逆全球化势头升温,各种经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潮流渐趋盛行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治理关系,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
西方陷入困境对中国的利与弊
张家栋在6月23日的《环球时报》上发表文章说,最近几年,欧美日发达国家集体性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之中。这种困境有着很多体现:政治混乱,反全球化浪潮上升,经济长期停滞,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失衡,等等。对此,一些学者和评论人员认为,这给了中国一个超越发达国家的良好战略机会,中国人终于可以解气了。这些认识和情绪都可以理解,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就远远不够了。细致分析,欧美日国家当前面临的困境,并非简单的对外战略不当,也不仅是社会经济问题,而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异化的产物。这些问题,在中国也都不同程度存在。首先,在政治上,欧美的困境会间接危害中国。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民粹主义情绪上升的问题,并得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助力。这些民粹主义情绪的上升,也可能影响中国国内社会,从而制约我内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外交方面,民粹主义可能增加发达国家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寻找“替罪羊”的可能性上升。其次,在文化上,欧美日困境的根源,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只是因为中国现代化水平还未达到发达程度,问题暴露得相对少一些而已。再次,在经济上,欧美日的困境,会拖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更重要的是,一些国家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上升,还可能增加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关系。这些都会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欧美日国家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也具有警示意义。盲目乐观与幸灾乐祸,都可能误导我们。
懂科技应成为干部标配
肖家鑫在6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对于个人来说,不懂新技术顶多意味着错过一些人生机会,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这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在基层采访时,笔者就曾多次遇到过地方干部被“高科技”忽悠的尴尬。花大价钱买的无人机,没过几天就发现只是淘汰货;有的领导积极作为,招商引资,却被企业家们口中的“高科技”词汇绕得云里雾里;有的领导张口闭口大数据、云计算,对其内涵却一知半解,匆匆上马的新项目往往不尽如人意。懂科教,当然不是让干部们回炉重造、系统学习数理化知识,而是要求干部对科教发展的趋势有准确把握;对自己可能接触的新技术,知晓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未来有可能绽放光彩的科学领域有所预判;对新兴业态、流行科技产品能及时跟进,刷新自我认知。有干部私下抱怨:文科出身,别说高新技术,方程式都不会算了,怎么去捕捉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补课了。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建立相应制度和环境,及时给相关部门官员“加油”;是否懂科技,也应该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中,让懂科技成为干部的标配。
尊重农民工进城与返乡的选择权
闻一言在7月13日的《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说,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近日出版。报告认为,近年来,随着农村各种条件逐步改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小,一部分农民工不太愿意再进城落户了,最主要原因是农民舍不得附加在农村土地上的各种权利。今后需要探索一种机制,让这种权利有变现的可能或有自愿有偿退出的渠道和制度安排。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时存在“不安分”的现象,一头是农村的家已经回不去,他们中间许多人虽说生在农村,可一天农活也没干过,他们生长在城市,留在城市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另一头是城市的家却迟迟建不起来,让他们始终缺乏应有的归属感。虽然有越来越多农民选择进城而不再回到农村,但问题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让他们面临着失败和挫折的可能,因此返乡的退路就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当他们进城失败,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变得非常重要。农民工既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之福,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秘诀。尊重农民自由选择进城或返乡的权利,应当成为政府在制度顶层设计时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必须结合国情、社情、民情,在有步骤、快节奏中进行。
农民应是乡村教育的主体
李琳琦、梁仁志在6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乡村和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体,农民子弟自然是乡村教育的主体,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改革中,农民却缺席了,而且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由于乡村教育改革缺乏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变得困难重重。农民的“缺席”,使得农村教育改革缺少了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代以来,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改良或取缔私塾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然而普通民众对新式学堂的信任并未很好建立,许多地方甚至频繁发生毁学事件;私塾的改良或取缔也效果不佳,私塾仍在乡村拥有重要影响力,在有些地方甚至居于主导地位。历史表明,教育必须植根于自己的土壤。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土壤就是农村和农民,如果离开了农村和农民谈中国的乡村教育改革,无论改革的主观愿望多么美好,改革的路径设计多么科学严密,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弯路。这也警醒我们,任何改革都必须充分尊重改革利益攸关方的意愿,否则改革的挫折便不可避免,甚至可能事与愿违。我们要以此为借鉴,将今天的有益经验和以往的历史教训很好地融入乡村教育改革,既充分发挥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又让改革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广大农民,使我们的乡村教育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预期成效。
左宗棠的金钱观
6月22日的《三湘都市报》刊文介绍说,左宗棠从小就以才华著称,虽然年过四旬才正式走上仕途,但短短数年间,从一介布衣跃为封疆大吏。在大富大贵面前,有多少人多少家族能够保持定力守得初心?这无疑是左宗棠身居高位后深思的一个问题。他把如何对待财富如何花钱,作为教育子女、家人的切入点。左宗棠一生俭朴,始终保持着“非宴客不用海菜,穷冬犹衣缊袍”。左宗棠曾加太子少保衔,人称“左宫保”,他爱读书写字,衣袖经常磨破,曾请人专门制作一副套袖戴在衣服外面,以防频繁修补衣袖。门人为它取名“宫保袖”。作为当时著名的官场“怒汉”,左宗棠一直遭到同僚的非议与弹劾,但却没有贪污受贿之类的指控。因为见到太多被钱财败坏的子弟、家族,左宗棠认为世上最大的悲剧就是后人“愚而多财”,因此他一直在避免自己家人陷入“富贵陷阱”。68岁那年,左宗棠曾写下一纸遗书:“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作为贫寒出身的大员,左氏最为担心的是暴发户心态毁了后人,所以次子孝宽修缮旧屋,也遭他痛骂:“贫寒家儿忽染脑满肠肥习气,令人笑骂,惹我恼恨。”左宗棠不聚财,虽然收入丰厚,但每年给家里只寄200两银子,余钱都用在扶贫救灾和修城墙、办书局书院、资助西征军粮饷……他用这种散财方式,让后人彻底打消依赖心理。在湖南湘阴左氏老家,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这是左宗棠对后人的要求:“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作家徐志频在《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一书中,写了这么一个细节:到了左宗棠孙子左念恒一代,清朝覆亡,左家再无家产可资,但在艰难困苦中,左家照样自强崛起,人才辈出。
积极应对智能时代
7月11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刊登社论说,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进入了新的发展水平。在政府的一些有关部门,新技术也在发挥威力。最近,证监会就通过大数据,查处了一起“老鼠仓”案件。许多前沿人士已经开始讨论人工智能的影响。例如科学家兼投资人李开复目前就撰文指出,人工智能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也许,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比如对就业的影响。很多岗位和职业,如银行出纳员、客户服务代表、电话销售员、股票和债券交易员等会逐步消失;甚至律师助理和放射科医生这样的工作也会被软件所取代。中科院院士何积丰则预言:机器人行业的高速发展将使我们摆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对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国家政治的影响也必将显现,只是现在还难以精确预判。同时,风险也随之而来。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潜在效益最大,但潜在的负面影响也最大。以目前风头正劲的金融科技领域为例,金融科技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的金融服务时,会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传播的速度更快,预测未来无疑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消极等待。除了技术专家之外,经济学家、法学家、管理学家、政府管理部门乃至社会公众,都有积极参与的空间。
习惯成自然
刘荒田在6月29日的《今晚报》上发表文章说,20世纪70年代初,H被借调到县革委会“革命大批判”写作组,任务是替革委会王主任捉刀。王主任对H管得特别严,差不多每天布置一个题目,害得H夜以继日地伏案,常常开通宵写稿。但凡重要稿件,必署王主任的名字,尽管他有时连看一眼也来不及。H的脑瓜子好使,稿件几乎百发百中。每年年终评奖,王主任的“作品”都为自己赢得很多好处,仕途看好。某年,王主任在获奖次日,到写作组去和手下分享喜悦。他特意踱进H的小房间炫耀道:“看到了吧?我那篇《南村经验》被省革委会副主任在大会上表扬了,至少13个县级革委会主任在小组讨论中提到我这一篇给他们的启发。哈哈!我是不是文曲星下凡?”H百思莫解:王主任列举的文章,哪一篇不是我熬出来的!他居然正儿八经地对原作者说,文章全是他炮制的!H为了验证王主任此举出于一时糊涂还是思维定式,做了许多侧面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这么多年下来,“毫无愧疚地享受人家的劳动成果”这一习惯,业已成为王主任实实在在的“自然”。从“习惯”到“自然”的本质性转换,关键在无数次的重复。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真理”。王主任是活生生的实例。当下反贪腐抓作风,百姓称快。因为和贪腐一起滋生的,就是王主任之流的“自我感觉”——没有任何监督的权力,使其私欲无限膨胀;长久遭受下属和别有用心者的廉价吹捧,让他们终于找不着北,真以为伪装就是真身,面具就是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