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设计”而“基础”
——以“明城墙”系列课题展开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探讨

2017-10-18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关键词:明城墙城墙课题

朱 珠(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为“设计”而“基础”
——以“明城墙”系列课题展开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探讨

朱 珠(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明城墙”课题是以南京明城墙为依托,展开的一整套关于技法、观念、文本的主题性创作。在这组作业系列中,集结了从照片到拼贴、从再现到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影像的多种艺术手法与媒介表达。无论是对传统基础教学方式的反思,还是只作为一种实验,这都是一次为“设计”而“基础”、积极而有效的尝试。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明城墙系列课题

一、基础课程的当代教学观

2017年2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开展了这样一次设计基础课程:

每位学生在上第一堂课时被要求前往南京明城墙遗址,围绕课题要求展开一系列实地调研。此后,在为期8周的课时里,所有练习都将建立在此次探访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在整个课题的进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推翻既有并重新建立关于形态和结构的认知,以达到作为课题客观要求与作为个人主观理想中的“必要样式”。于是,我们得到了个体与个体间绝不复制的多样性作品,它们生动诠释了各位作者对物体的造型能力,并为最终同样以此为主题的课程展览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策划依据。

事实证明,从15世纪将“学院”一词用作于非正式的人文主义团体开始,到16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第一批美术学院,再到17世纪美术学院思潮在法国的发展与完善,到18世纪欧洲进入美术学院的繁盛阶段,直至19世纪,美术学院所出现的危机与矛盾并最后导致20世纪美术学院的改革等一系列发展与沿革中,“基础科目”的课程教学一直是艺术教育或艺术生产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然而,我们时常将“素描”或“色彩”等同于“基础性”的,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形体再造”中忽略了即便被定性为“基础”,也应当需要通过对当下鲜活实例的不断检视,来重新认识和规划如何使其在“当代”定语下不死的所有可能。

于是,鉴于“设计学”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交叉性、实验性等特点,当前亟需以一种全新教学体系与课程框架来逐步突破、颠覆并取代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按照所谓表现手法作为划分标准的,如“素描”(造型)、“色彩”“形式”“材料”“装饰”等科目的课程教学。尝试在一个主题的名义之下打通原本分散的所有门类的壁垒,以主题切入、综合练习、彼此链接的姿态,实现主题性、综合型、多样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再造当代设计教育理念之下的基础课程教学观。

基于如建筑学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教学所带来的诸多启示,我们不妨将设计学专业之下的基础科目在课题资源、题材选择以及作业编排方式上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可以将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的课题资源。一方面,这是自包豪斯以来关于基础教育普遍而有效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现当代艺术在国外艺术设计教育乃至建筑教育中,亦一直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回避的课题。利用当代艺术的某些资源、主题,以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想法”“看法”及“手法”,在启发思维能力、训练实验态度与探索精神、培养形式感与趣味感等方面有着其它资源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在题材选择上,我们可以从寻找与选择具体对象入手,不断开发出实验性课题的新资源和知识点。课题领域可以涉及建筑学;音乐、文学、舞蹈、电影等多门类艺术学科;国外设计教育及基础教学等方面;甚至可以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赋予视觉结构的要素,一个特定的主题及题材,一种艺术样式及表现形式,一组现代哲学词汇,一例自然科学的术语,一样图式、一个符号、一类物象的原型,一些意象或思绪的碎片,某个经典课题的戏剧性变体及游戏性误读,一段影像、一首诗、一张名画的局部或片断等。

在作业编排方式上,通过要素提取、横向选择、形式游戏、逻辑构成、多元展开、交叉融汇等方式对所选取的对象进行解析与设定,将有意义的素材作为具体课题的切入点及线索,不在于仅以外在视觉要素架构形式秩序,也不预设既定的审美规范与标准,而是讲求从语法内部去生成形式意味,在理念、象征、文化中去构筑表现样式。其中包括古典主义的拟象与再现;包括现代主义中如点、线、面、体、色等高度形式化视觉语言与纯粹性表现手法;包括后现代主义中如“反形式”“游戏”“过程、行为、即兴表演”“无中心”“不确定性”等“体类混杂”与“视觉狂欢”;以及当代艺术中,如:“错位”“注入”“叠加”“延伸”“碰撞”“链接”“互旋”“并置“交替”“黏合”“嵌入”等综合系统、交叉、边缘的式样与路径。

此外,在课题展开中应表现出相当的自由度与无定论式的引导,与架上绘画相比较,更多的偏向于影像、装置、行为、概念、新媒体等媒介或载体,以考量不拘一格的思维与心智。在授课方式与作业样式上呈示出研究型课题的面貌,即在解题过程中集发散、创意、形式、游戏及种种文本生成方式为一体,并以“不确定性”构成一种积极的、探究式的课程教学的独特训练价值。

二、教学形式与课程设置

以此次“明城墙”为主题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明城墙”课题是以南京明城墙为依托,在认识与了解从古典主义到现当代艺术理论及视觉化表现方式的基础之上,展开的一整套关于技法、观念、文本的主题性创作。在这组作业系列中,集结了从照片到拼贴、从再现到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影像的多种艺术手法与媒介表达。具体内容包括:

作业1:文脉/再见博物馆/对明城墙文化的探访与认知

南京明城墙,现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市城墙。其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28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历时27年,约3.5亿块城墙砖,最终完成国都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形制一般为: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且大多数城砖刻有铭文,数量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城砖铭文的书写格式,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从铭刻技法上,又可分为模印、章印、刻划三种。明城墙建造之时,所有城砖并非在南京城内集中烧制,而是由全国32府148个州县共同承担。为确保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上至地府官员,下至造砖工役、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包括姓名等在内的相关信息,以严酷的“责任制”保证城墙建造的最高规格。

探访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并对城墙遗址进行实地调研,从而完成从文本到实体的双向认知。(图1)

图1

作业2:视点与对象/从重叠、错位与视角偏移到时间动感、空间转换与叙事情节

思考三段话:

“很难想象某个建筑群体的一组蒙太奇片段,它的镜头与镜头的微妙构成能够超越我们双腿在雅典卫城的建筑群间漫步时所创造的(蒙太奇经验)。”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蒙太奇与建筑》①转引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鲁安东教授《电影建筑与空间迷宫》的讲座实录摘要。

“建筑空间和电影一样,构造着解剖式的运动图像,生活空间和生活叙事的动态轨迹。”

——朱丽安娜•布鲁诺(Juliana Bruno)《身体的建筑》②转引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鲁安东教授《电影建筑与空间迷宫》的讲座实录摘要。

——让•努维尔(Jean Nouvel)在获得普利兹克奖后接受《洛杉矶时报》的采访③转引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鲁安东教授《电影建筑与空间迷宫》的讲座实录摘要。

图2

以大卫•霍克尼式的摄影拼贴作为范本,以南京城墙作为创作对象,在亲身游历和仔细观察某处城墙遗址后,对其进行局部的照片拍摄,并在一定的构图秩序下重新组构图像。通过重叠、错位甚至视角的偏移来呈现时间动感、空间转换以及叙事情节等,为绘画与摄影的融合增添新的理念与语汇。以此建立起个人关于“视点与对象”的空间叙事。

媒介:摄影、摄影拼贴。(图2、图3)

图3

作业3:再现/对物象的极致观察与客观记录

以高精度超写实的方式有温度地再现一块城墙砖的所有细节,以得到高度清晰图像的幻觉,但要比所谓图像更细致。

媒介:超写实,素描及色彩表现。(图4、图5)

图4

图5

作业4:分离构造/图与像的共振

方言中现有的某些短语里包含了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有些可能是杜撰的,但很多无疑是已经死亡的当地名人的名字。这些方言往往含有头韵的特征。如:as throng as Throp’s wife(忙得团团转),as lazy as Ludlam’s dog(懒得像条懒狗)。

将城墙砖的形象以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方式加以运用。拆分、重组、拼合、嫁接、过渡、多重曝光。呈现的样貌并不要求替代参照物的实体,甚至可以消弭真实的意义。以城墙砖的虚像引诱关于图像的构造。

媒介:拼贴、手绘。(图6、图7)

图6

图7

作业5:形意/非形体的造型

运用众多手法实验关于“绘写”“喷洒”“熏炙”“浸染”“刻刮”“自流”“压印”“滴落”等状态的肌理造型,以表现从异常的角度、局部、光影、距离去获得对城墙砖的视觉体验或心理感知。目的是以“制作”抽象的“策略”取代“画”出一张满意的“照片”。

媒介:综合材料。(图8、图9)

图8

图9

图10

作业6:拷贝/拓印与再造

以橡皮泥或纸黏土拓印一块城墙砖。可以是对原物的完全复制,亦可在拷贝物上进行细节的重塑与再造,以此得到数量若干且颜色各异的关于传统符号的当代塑形。

媒介:橡皮泥、纸黏土。(图10)

作业7:形塑/一种可以被意识到的构筑方式

从二维走向三维的实验性营建。翻模、锻造、装置,选取一种可行的方式,构筑一段关于城墙的记忆。

媒介:综合材料。(图11)

图11

作业8:记录/运动中的框景

以长镜头的方式拍摄一段以城墙为主题的影像:如以相对固定的视角所进行的路径追踪、对某个局部的来回扫描、对某处细节的无限放大、以身体为单位的丈量等……以记录取代叙事,以运动的框景凝缩、移植大众对于城墙原型的形态记忆,于不可置疑的真实中,制造混沌的错觉——一场若即若离的终极幻景。

媒介:影像、长镜头。(图12)

图12

作业9:文本与现场/以艺术的高度策划一场展览

这是一个关于空间和展示的课题,内容包括理念、方案、文本、草图、沟通与实施等。如何通过展览,恰如其分地将以城墙砖为主题的作品进行一次有目的的呈示,实则是个人精神的寄托。它们是在当代语境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再释,引领着理想照进现实,并引发了对于中国式观念的探求。既不遥远,也不抽象。

媒介:文献、绘画、影像、装置等。

三、教学成果与启示

“明城墙”课题是在设计学院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中开展的一例以“物象”为资源的系列课程设计。整个课题的训练内容涉及多种技法、媒介与形态,旨在进行较为体系的主题性、综合型基础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研究并尝试多元形式的艺术化语法表达。于是,我们得到了同一课题集之下绝不重复的作业生成样式——平面、立体、材料、影像、观念、文本——它们彼此竞争,互相平行,共同链接为以明城墙作为切入点而设定的系统化作业样本。

在课程进程中,我们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作业评价体系并以此反观课题所能承载的知识容量,如是否能够体现学生个人对课题的再解读;是否懂得并尝试应用多种制作技法;是否能够展现专业实践水平与理论认识程度的结合;是否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与表达方式;是否可以在信息社会中探索、理解、接受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是否能够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做到思维的发散与果敢的判断,并最终逐步培养起多元的、实验的、思辨的设计方式与工作态度。

此次课程的设置与展开,对于整个课题的设计者和执行者而言,都将在从三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转译中、从常态与非常态的视角切换中、从技法到观念再到文本的创作中,完成一整套理解和构想形态的方式。无论是对传统基础教学方式的反思,还是只作为一种实验,毋庸置疑,这都是一次为“设计”而“基础”、积极而有效的尝试。

(责任编辑:王 璇)

J023

A

1008-9675(2017)05-0182-04

2017-07-02

朱 珠(1984-),女,江苏溧阳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教育。

猜你喜欢

明城墙城墙课题
文化走读元旦专场——走近明城墙圆满举行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栽培管理
第一次写课题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