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呼唤党的伦理价值创新
2017-10-18王思林陈红蓉
文 王思林 陈红蓉
全面从严治党呼唤党的伦理价值创新
文 王思林 陈红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作风建设的实践中,在“打虎拍蝇”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在“为什么要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问题上,围绕“主体、方法、关键、平台、基础、根本”等具体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思考,标志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不断成熟,其中,贯穿这些具体内容的一条灵魂主线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强烈的主体伦理、价值伦理、责任伦理精神。
主体伦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的主体体现
从国家治理的逻辑来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党的事情,关键在人”。当前,国家建设处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贯彻落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这个伟大责任,中国共产党内汇聚了国家和社会的精英,“世界上最觉悟、最进步、最健全、最有道德和最富正义感的人士,集中在共产党中”,无论是从党性修养、贤能政治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这个责任都是责无旁贷、无可替代的,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梦想的实现也需要“伟大伦理”的支撑。
从党的建设的逻辑来看,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上属于政党治理的范畴,作为领导党、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五大建设”、加强党员管理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没有半点输理的地方”“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成员管理、组织纪律建设,原因不能从党外其它的政党组织和社会势力身上来找,而只能从中国共产党自身上找。全面从严治党,每一名党员、每一级组织都是支持者、参与者、责任者,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首先是强化每个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每一级党组织的党的意识,把这个主体意识、主体思维突显出来,落实到共产党员的主体行动上去。
价值伦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的精神要求
政党是建立在一些人们集体认同的特别的原则之上、以共同努力促进国家利益的联合起来的实体。集体认同的原则是维持政党战斗力、生命力、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是党的各级组织面临的共性问题,从价值层面就表现为党的管理的“宽松软”。从成因层面讲,就是党内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好人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蔓延,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冲击了政党的价值观,对党内生活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一次重塑和整合,方法目的是通过强化每个组织和每名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不断巩固和强化组织认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根底。在价值伦理方面是实现三个方面的提升:一是认知层面,要完成个体与组织之间归属关系的认识,做到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的规章制度、党的发展历史、领导地位四个讲清楚。二是价值观层面,党员个体要将组织的价值观变成个人的价值观,党员个体要将组织的身份融入到自己的身份,主要解决党组织和党员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二元对立的问题。三是情感层面,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促使个人的情感发生反应,使个体的反应与组织内的规范和风格具有一致性,主要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从自为到自觉的心理转化。
责任伦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的现实需要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过“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的党建三问;另外,他在不同的场合指出党建的责任考核问题,“如果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党建工作就会泛化、俗化、口号化,从严治党就会成为写在纸上的一句空话”,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共产党员责任伦理的问题。
任何一次社会变迁都伴随着新的伦理精神的诞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党的自身建设和政党治理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全面从严治党也客观需要新的伦理精神来支撑政党的发展和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从责任伦理建设角度讲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强调“律法”主义回归“原教旨”。要把党章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根本依据,判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表现基本标准,解决党内矛盾根本规则以及规范和制约全党党员的总章程,从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严起,做到思想教育、干部管理、作风要求、组织建设、制度执行“五个从严”。二是要密切关注全面从严治党和复杂开放环境下共产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特征出现的新变化,把握从严治党的规律,推进政党伦理建设的更新,既要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也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通过责任伦理建设,为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搭建一个稳定(为行为选择提供合理化辩护确定道德支点)、面向未来(根据当下道德境遇,对伦理原则作出权衡调整)、可以修正错误、符合责任分担原则(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班子成员、党员个体分担责任)、满足需要(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道德舒适感)的“伦理帐篷”。
王思林系浙江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陈红蓉系《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