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17-10-17陈芬刘海涛陈晓军
陈芬 刘海涛 陈晓军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互联网+现代学徒制”呈现燎原之势受到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的广泛关注。教学实践基地是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项目出发,提出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并对具体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为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0.220
0 引言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现代学徒制”等概念不断被提出来,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然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教学过程务必紧紧围绕实际生产需要和实践操作技能需要。现代学徒制就是顺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校企合作的教育新模式,该模式下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开始转向企业,部分课程根据岗位需要在企业开展,对应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在企业实训室完成工作本位课程的授课,这使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企业,实施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1 “互联网+”对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影响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一全新的社会形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1-3]。显然,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要求将来整个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要融入到互联网中,如“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翻转课堂”、微讲台、慕课等都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得传统的教学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到了突破,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较差的职业学校效果更为显著。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知识的一种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的现代教育制度[4-5]。“互联网+”的出现即形成“互联网+现代学徒制”模式,对未来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能够找到企业参与的学徒制的核心利益点,更能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2 现代学徒制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教学实践基地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深化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接受职业环境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及独立工作能力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7]。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实践基地主要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企业实训基地,校内教学实验室主要由学校创建学校管理,企业实训基地主要由企业构建企业管理,校内实训室主要是有企业出资和设备在学校构建实训室,并由学校负责管理企业负责维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学校为主体构建的教学实验室主要是完成学校本位课程的教学,而企业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实训室主要完成工作本位课程的教学,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学校本位课程与工作本位的课程基本是1:1的比例,可想而知,对于企业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是相当高,这就使得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依赖企业,而企业更多的是以盈利为目的,如何实现學校教学与企业盈利的双赢至关重要。
根据现代学徒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试点项目课程方案来看,学校本位课程13门,工作本位课程15门,“企业课堂”学时数比例明显高于学校课堂学时数,企业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明显较高,这样就带来很多问题:(1)工作本位课程原则上大部分在企业完成,订单培养的学生必须频繁往返于企业和学校,大多数校企合作的企业离学校较远,带来的不仅是学校管理上的难度,更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风险系数。(2)企业教学原则上都以企业师傅教学为主,学校专业教师为辅,这样企业必须安排员工进行教学,这与企业以盈利为宗旨相违背,无法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赢。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有些课程并不完全能够在实训室或企业实训基地完成,比如高电压技术课程,往往需要去施工现场,实际操作大多流于形式,学生无法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今,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实现校企合作项目的多方共赢是我们未来的研究关键。
3 “互联网+”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互联网+”核心的作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针对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建议通过搭建实训基地参与各方的沟通平台、面向外界的开放平台,完成资源共享和最优配置,实现政府的综合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学校的育人效益、学生(学徒)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3.1 实训基地校企协同管理平台
实训基地校企协同管理平台由校企共建共享实训资源,不仅包括学校实验实训和企业实训基地部分,还应考虑整个电气行业的需求,将实训平台对外开放,共享学校实训资源和校企合作项目中可对外开放的部分,同时也鼓励其他电气企业上传相关电气实践视频、音像或者其他能够促进教学的专业资料。资源既用于学徒的辅助教学,也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社会学习、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服务,解决校企低层次机械化合作方式,以及校企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大大提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校企联合开发“互联网+”实训管理系统,提高实训管理的系统化和自动化,充分解决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与学校即时联系的时空限制问题及学徒实践过程中的助学等问题,确保对学徒学习的有效监控。
(1)通过本系统实时了解学徒学习情况。学校在企业或学校学习期间,课堂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或录像后上传系统。学校的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徒在企业中的情况,企业中的师傅也可以实时了解学徒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endprint
(2)借助本系统解决远程教学问题。学生随时可以在本系统中查询资料解决问题,也可以上传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教师和师傅及时进行解答。严格的教学管理意味着人才的高质量,最终这些学徒为合作企业所用,有效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题。
3.2 专业实训课程网络资源开发建设
进一步完善电气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丰富课程的网络资源。本专业课程共包括13门学校本位课程和15门工作本位课程,在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教师资源,由专业课的专任教师(为主)和企业的师傅(为辅)合作,以课程为单位进行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完善,如增加微课视频、出版立体化教材、网上在线考核、评价、移动设备终端应用等具体功能。下面就《电气试验》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进行分析,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教与学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商议制定《电气试验》的课程标准,学校教师设计课程的任务书,一共分为8个实验任务模块,在每次上课之前将任务书上传到实训基地管理平台对应的课程目录下,并伴以微课视频解说,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能够让学生对将要上课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提出生活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会使教学过程的开展事半功倍。
(2)课中教与学。对于该课程应包括教、学、做,这里应以企业师傅教学为主,企业师傅以企业实训基地为教室展开电气试验课程教学。为实现企业与学校、学生的三赢,企业师傅可提前拍摄实验视频上传实训管理系统,学校教师利用25课时的时间以试验任务书为指导,实验视频为支撑进行理论教学,在学校实验室每讲完两个实训任务即安排学生统一进去企业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实验操作练习,这里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操作,必须安排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同时教学。
(3)课后复习。学校专业教师设计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需上交实验报告并提交实训平台,由企业师傅进行实验报告的批改,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两部分组成,学生也可通过平台与企业师傅进行交流反馈。
依次类推,逐步实现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中实践教学部分的网络资源构建,真正实现学校教学、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学生有效学习的三方共赢。
(4)监督评价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社会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平台上会公布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资料,还包括课程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安排等等。将这些信息进行公开,一方面促进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让学生和家长更了解学校的教育过程并监督学校和企业;另一方便也是对教师和企业师傅本身的约束,能促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必然要求学校专业课程认真落实,避免课程的岗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做到老师和师傅认真教,学生用心学。另外,该平台对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5)实训管理平台的扩展功能。该平台除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还为学生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开通学生家长通道,不仅能够查询学校师资和企業信息,还能够查询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进步。除此之外,还为电气行业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提供继续学习通道,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管理平台功能进一步扩大,为其他专业的互联网平台提供参考,更为终身教育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4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优质教学实训资源可以真正地得到充实和丰富,学校、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理论和实践资源通过互联网得到了统一和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他们所需要的资源信息。除此之外,企业员工等在职人员也可共享学校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既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技术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祺午.为“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转型高校的重大使命——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5):32-35.
[2]阮智斌.互联网+时代下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教育/科技资讯,2016(27):114-115.
[3]华驰,顾晓燕.“互联网+”背景下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3):172-176.
[4]赵鹏飞,赵琼梅,魏敢,李海东,王辉.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构建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64-68.
[5]师伟,李晓东,黄丽莉,李建中.服务于现代学徒制的“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01):33-35.
[6]郑翘,王子明.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422.
[7]骆金维,陈雪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9-10.
基金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编号:16-QN-10)
作者简介:陈芬(1986-),女,江苏阜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教育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