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朝满蒙联姻的原因
2017-10-17王娟
在封建王朝,与皇帝的联姻是姻亲关系的最高级别,可以享受到至高无上的精神和物质的荣誉。满蒙的联姻不仅是皇帝意志的表现,更得到了制度的保障,这集中表现为指婚制。清朝从入关前至清末,与蒙古各部保持了三个世纪的通婚。为什么满族单单对蒙古族这么好,而不是其他民族,譬如汉族或是藏族?对于这满族与蒙古族有这种亲密关系,我认为其原因在于:
1 政治原因
满蒙联姻的政治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地理上的需要,增加军事力量,防止后院起火,有利于统一。努尔哈赤在统一整个女真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来自女真外部的阻力。“科尔沁蒙古和叶赫相邻,同叶赫、乌拉两部盟好”①,而叶赫、乌拉是属于海西女真,也就是努尔哈赤征讨的对象。与其相邻的科尔沁蒙古决不会袖手旁观,努尔哈赤也是深受其苦。万历二十一年叶赫组织的进攻努尔哈赤的九部联军中就有科尔沁部人马。后来科尔沁部与努尔哈赤联姻结盟后,不仅减少了统一海西女真的阻力,而且也增加了建州女真的军事力量,成为女真统一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的左膀右臂。另一方面,建州女真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还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古各部的相继归顺,成为皇太极统一战争中的重要骨干。在攻克朝鲜胜利后,“命留满洲兵一千、蒙古兵二千防义州,满洲兵三百、蒙古兵一千防镇江城”②。商议伐明时,“令科尔沁、喀尔喀、札鲁特、敖汉、奈曼诸部会兵,并令预采木造船以备转饷” ②。可见,征明的战争中,蒙古军队出力不少,这也是满清重视蒙古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减少外戚干政的可能。观中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很多朝代都有外戚干政,程度轻的扰乱政治,严重的可能导致亡国。拿汉朝来说,它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繁荣时期,其外戚干政却也是发展鼎盛。从汉初吕后专政及诸吕擅权,到景帝时之窦婴,武帝时之田鼢、卫青、霍去病;昭帝时的霍光等,都是以外戚身分而位高权重。及后元帝皇后王家,哀帝祖母傅家、母丁家,都是西汉末有势力的外戚,尤其是元帝后王政君一家,更长期专擅政权,最后西汉王朝终为王莽所篡。唐朝时期也不例外,由于杨贵妃专宠,杨家势力也是遮天蔽日,差点导致亡国。而在清朝,却从没有过外戚干政的事例,这和后妃出自蒙古有很大关系。由于后妃出自蒙古,外戚基本上被赐予一定的封号,而不在朝廷做官,因此其势力一般也就在蒙古地区。此外,清初还有规定“蒙古人出境,必向本旗都统禀明”③。这样即使蒙古外戚势力很大,也不会对朝政有很大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实行了严厉的民族隔离政策:蒙古各旗分界而治,不得越境;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王公之间通婚,违者革爵治罪;“蒙古固伦公主、亲王以下县君、乡公以上,因朝贡、嫁娶、探亲等事,欲来京城,都要报理藩院请旨,不准私来” ③。因此杜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2 经济原因
满蒙联姻在经济上为满族统一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皇太极要统一女真乃至全国,就必须有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一方面是来自女真内部的经济生产,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于外部,这是由女真的部落面积和人口物资资源所决定的。女真是军政合一的经济军事结构,一旦发起战争,部落内从事生产的人口就会大大减低,对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又如,当皇太极大军回到沈阳,“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 ②。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也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可见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得有最起码的生存保障。而满族遇到的这些不利环境都有很大可能阻碍他的统一战争。但是有了蒙古各部的支持,他就能后顾无忧的继续向前。通过联姻就可以拉拢蒙古部落,以赢得他们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同蒙古科尔沁部、扎鲁特部等的联姻帮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尽快的统一了女真,也逐步赢得蒙古各部的归附。“秋七月己巳,蒙古敖汉部琐诺木杜凌、塞臣卓礼克图、奈曼衮出斯巴图鲁举国来附” ②。这些朝贡既带来了丰富的物资支持,也有了可以联合的军事联盟,为战争提供了最有力最直接的帮助。
3 心理文化因素
满蒙两族在很多地方有相似或相同,容易引起文化心理上的相通与亲近。
首先是宗教上的信仰,蒙古族最早是信奉萨满教的。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萨满教曾被定为国教,自从元朝后才逐渐信奉喇嘛教。而萨满教最早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共同原始宗教信仰,曾在蒙古高原居住的女真族、蒙古族等都是信奉此教。因此,尽管蒙古族后来改信喇嘛教,但也要受到萨满教的影响。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待喇嘛教的态度很好,不断册封西藏的班禅和达赖,也让蒙古人在心理上得到尊重与满足。
其次是语言上的,满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蒙古语也是属于阿尔泰语系。在文字上,女真族原有自己的大小女真文字,明中期衰落不用。在努尔哈赤时,与蒙古文移往来,必习蒙古文,译蒙古语。后来,努尔哈赤觉得应该有自己的文字,才命人创满字。“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字母创制的”,“后来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基础上加‘圈加‘点”⑥形成的。由此可见,满文的出现是以蒙古文为基础的,这就说明满蒙文字上会有很多相通相似的地方,那么它们在交流方面就比较容易,就有利于拉近满蒙交流的亲切感。
再次,满蒙两族长期生活在高原上,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多相同,都是尚武的民族。清朝是以武功定天下的。建朝后,统治者把尚武作为一种国策来执行的,明确规定:“凡八旗官兵,皆训以骑射”。事实上,从嘉庆、道光到光绪一直都在维护崇尚武功的国策。嘉庆皇帝在临终前,一再告诫八旗兵要‘勤加训练步射、马射,务使咸成劲旅。 光绪皇帝刚一即位,掌权的西太后即下懿旨,要内阁学士教皇帝学习满蒙语言文字及骑射。光绪帝对此不仅身体力行,还下谕旨要东三省官兵‘枪箭技艺,悉臻娴熟”⑦。蒙古民众对此都十分喜爱,积极参加,蒙古族内几乎人人会骑射。基于这一点,清朝在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部所屬部分土地上建立了木兰围场,让满族贵族和蒙古贵族共同行围打猎。两族尚武的习俗也是让他们军事力量强大的重要因素,两个民族都以武力统一了全国,以武力征服了占绝大多数的汉族。
最后是发展历程的相似。蒙古族曾经建立了元朝,有九十七年统治汉族的经验和教训。满族建立清朝,同样面临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难题,与蒙古的亲密关系可以让他们更清楚元朝统治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事实上也证明了,元朝蒙古族统治汉族的借鉴是十分有用的。元朝时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是导致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者就很注意这一点。他们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对汉族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只有少数的像强制剃头、早期圈地带有民族压迫外,清统治者对汉族也是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还重用汉族文人贤士。康乾盛世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正是由于满蒙发展历程是如此的相似,有很多关乎切身的利益关系,因此清朝对于蒙古族的重视会多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两个曾建立统一王朝的少数民族,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李洵.清代全史第一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王戎笙.清代全史第二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4]钱占元.清代“满蒙联姻”[EB/OL]. http://www.nmqq.gov.cn/new/news/view.asp?id=4649, 2007-4-2
[5] 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J]《历史教学》2001年6期
[6]王宏刚.满族与萨满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7]李尚英.满族贵族崇尚武功国策的兴衰[A].《满学研究》第五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王娟(1985-),女,四川绵竹人,本科,毕业于西华大学历史学专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