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
2017-10-17宫晓非徐勃
宫晓非 徐勃
摘要: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老师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视的,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学生管理。目前阶段,传统的学生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学生的不配合,管理制度的不合理都是产生弊端的原因。由此看来,学生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新的管理制度的确立需要与学生的具体特点相契合。学生管理制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搞好学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学生管理制度 变迁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168-02
一、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重要性
(一)是尊重学生自尊心、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需求
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集中性进行学习的场所。一般来说,职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无论是日常行为规范还是学习成绩,都需要老师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就管理制度来说,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存在诸多的弊端,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情况不够重视。学生在校犯错误。老师以及相关的管理者需要做的首先是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犯错误。这是老师在“处罚”学生之前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老师以及管理者对于这一环节往往是忽视的。直接对学生进行盘问和调查的现象屡屡发生,这样的做法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人格造成伤害,学生会认为老师只是单纯针对自身,并没有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不配合老师的管理。使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学生管理制度必须进行创新才能够顺应“学生心”,才能够顺利开展。
(二)是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统一化的需要
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单位,管理单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教书育人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输出,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管理。就学校的管理体制来说,首先学校管理者需要做到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任何人都不可以搞特殊化。学生犯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不可因为外界的人为因素而对学生区别对待;其次,对于管理者的安排,学校一定要做到透明化、规范化,管理者自身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不去触犯学校的校规,给学生树立榜样,具有这样素质的老师、管理者才可以成为管理体制当中的一员。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相对来说透明度不高,经常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对学生区别对待。等等,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产生不满的心理。因此说,学生管理制度需要变迁、进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服众,才能够正常行使管理的权利。
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以及现存问题
(一)学生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管理体制相对僵化
就目前职高学校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老师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应该为了成绩而学习。这样的想法会让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当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大部分情况下,管理者不会询问学生、理智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对学生进行指责、训斥,这样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尤其是老师、管理者不进行换位思考,会让学生产生仇恨的心理。由于老师以及管理者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的滞后。使得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不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只知道一味责怪、埋怨和处罚。以上说的种种现象都会招致学生的不满。甚至会对老师以及管理者产生仇恨的心理。因此说学生管理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改变的时候。
(二)管理者欠缺对学生心理、学生人性的思考
学生在学校是学生。但是最根本的,学生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处于极度脆弱、敏感的时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出丑,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目前来看,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考虑。缺乏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管理以及施以人性的关怀。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管理者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管理学生,而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才是管理者真正需要做的。一味批评、处罚。不会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所在,他们也不会作出任何方面的改变,所谓的管理也就毫无意义。
三、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
(一)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传统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不能真正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心理特点思考问题,欠缺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环节,导致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更有甚者学生对于管理者产生仇视的心理。管理理念需要进行创新。管理理念是管理体制中的灵魂,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支撑管理者正确、恰当地行使管理权力。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学生的真正想法是管理理念的核心。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和主体,脱离实际的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学生管理制度的源泉,因此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让学生管理制度真正“活”起来。
(二)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任何的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自身制度的管理和约束,当然对于学校来说也不例外。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要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一旦触碰学校的管理制度就会受到管理者的相应的处罚。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自身定制的,每一个学校都是不同的,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高职学校来说。他们会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标准规定得较少,因此学生出现行为偏差的情况就会比较多。在进行管理时,一方是学生出现行为偏差,但更应关注的是学校的管理制度,当前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不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校方应该针对当代学生的具体行为特点、心理特点等制定出全新的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为学校学生管理服务,为学生管理的正常进行保驾护航。
(三)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
对于工厂来说,技术就是工厂的核心,缺失了生产技术就相当于工厂没有了核心动力。对于学校学生管理来说,管理技术也发挥着同样的作用。传统的学校管理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完全凭借的是管理者多年的“管理经验”,这样的管理在当今并不具备操作性。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内心感受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管理技术的创新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纳入考虑范畴。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需要相关的管理者,对前期的管理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将其中的精华继续发扬下去,不符合现代管理特点的都剔除出去,使管理技术能够真正适应现代化的管理特点,为学生管理工作高效进行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四、结语
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老师以及相关管理者需要对前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与思考。找出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完善与创新,为日后学生管理工作高效开展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