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17韩珊珊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交际能力听力教学教学过程

韩珊珊

摘要: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听力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听力学习并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功能法是一种以真实交际或模拟真实交际工具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法,正是适合运用于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方法。在听力教学中运用功能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功能法 交际能力 听力教学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154-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华文化也开始走向全世界,最明显的就是学习汉语的热潮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高涨。中韩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很多中外合作的企业都需要汉语人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很多汉语教学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接受者,这一点在听力教学中尤为严重。听力课堂中教师只是播放录音材料,而学生被动地听和做题,这种做法导致了课堂沉闷、枯燥无味,学生对听力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是在日常交流中,“听”占重要地位,只有听懂了,才能完成交流。而且在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中,“听”位于首位,听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大的任务。

功能法总结了直接法、听说法、试听法等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改变了听力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局面。

一、功能法的概述

(一)功能法的概念

功能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它的创始人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威尔金斯的《意念大纲》为功能法的问世奠定了基础。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功能法以意念项目为主要线索组织教学,所以又称为意念法。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交际能力,所以功能法也被称为“交际法”。

(二)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功能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20世紀60年代兴起,70年代形成高潮,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注意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功能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因而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是其语法结构的特征。也包括话语中的功能范畴和交际意义范畴,而语言的结构结构则反映其功能和交际用途”。可见功能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2.心理学理论基础

功能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功能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心理语言学的功能派如费力克斯和哈恩认为“外语学习过程,学习者并不是复述所听到的语言。而是从接触道德语言素材中选择具体的语言结构。有规律地使用与本族说话者有显著区别的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习者的交际不可能是完美的交际,而只能是有效的交际,因此对学习者不应苛求。

3.功能法的特点

功能法关注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关注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基于社会主义语言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功能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交际化。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创造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以言语交际的主要形式——话语为基本教学单位。

(4)明确提出第二语言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5)以功能和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6)教学手段多样化。

(7)对学生言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可求,鼓励学习者言语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听力的重要性

“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占相当的比重,这是跟听力在交际中的重要性分不开的。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学习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听、说是最基本的交际行为,因为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听的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听力在对话中可以影响对话双方的正常交流。与对方交流,首先必须听懂对方的意思,交流才能继续下去。如果听力能力很差,听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交际就无法进行下去。而且听的能力还可能影响到交际双方谈话的质量。如果听力能力太差的话,会对所听的内容或意思的理解打折扣,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误解。

(二)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1.听力材料

一般听力材料都有固定的教材。所选取的教材如果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就是具有针对性。并且教材中选取贴近生活的内容,这样的教材会更受师生喜欢,更能培养学生的交际性。

2.词汇量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词汇量会直接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掌握词汇量多的学习者会比掌握词汇量小的学习者对语料的理解和把握更深刻。所以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3.听力的声音条件

听力的声音条件是指话语的语调、重音、停顿、节奏、说话者的语速、吐音清晰度,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听话者的听力理解。如果语速慢,停顿多,重音清晰,节奏匀称,说话者的语速慢的语言材料就更有易于听力者的理解。

4.主观因素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状态、性格、兴趣等情感因素会影响其对听力的理解。尤为重要的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等。如果学习者对听力内容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目标和动机,那对听力理解的会更加准确。endprint

(三)功能法在對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可行性

就理论方面而言,功能法并不是现阶段才产生的。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至今。它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课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自诞生以来,功能法并没有被否定,而且一直在发展,这就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它的意义,肯定了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在日常交际中。我们通常是有目的地听别人讲话。完成交际目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会随时作出反应,包括语言与非语言的反应。而在课堂上听的活动和在真实生活中的听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的语料是纯语言性的,学习者不是为了某一交际目的去听,而是为了提高听力技能。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就是“听录音,对答案,再听,教师讲解”。一方面学生听得非常乏味,渐渐失去了对听力的热情;另一方面,听不懂的地方还是听不懂,核对了答案,但是还是听不懂,逐渐对听力课失去了兴趣。

而功能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而且功能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在听力教学中根据听力材料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与课外活动中的交际结合起来。由此看来,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功能法进行教学有很大的可行性。

四、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功能法教学的一般过程

1.展示

通过对话、图片、实物等展示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一般都是都比较真实、自然。可以作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语言要点练习

从上述语言材料中抽出关键性语法点或句型。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练习,目的为了熟悉这些语言形式。

3.语境练习

把上述语言要点放在可控制的语境里练习。

4.实际运用

教师提供交际情景,让学生重新组织所学过的语言语言材料,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步的活动是模拟性的交际活动,如谈论自己,扮演角色,即席讲话等。

(二)功能法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中的教学过程——以《发展汉语·初级听力(Ⅰ)》第十二课课文二为例

1.复习旧课

复习第十一课《你在这买什么》中的重点内容。

2.导入新课

“你会怎样向你的新朋友或新同学介绍你自己?”让学生用学过的句型介绍自己。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介绍自己或介绍他人以及选择疑问句的用法”。

3.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

方法:学习生词时给出学生例句,然后让学生用生词造句,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介绍: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同学/我的朋友……

自己: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你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吗?

大学、年级:我是大学……年级的学生。

准备:你毕业以后准备干什么?

需要:我想当老师,所以我需要再学习。

爱好:我的爱好特别多,喜欢……/我的爱好是……。

旅游:我的爱好是旅游。/我喜欢去……旅游。

最:你最喜欢什么?我最喜欢……

先:我毕业以后先去旅游,然后再去工作。

(2)听第十二课课文二

(3)让学生听一遍完整的录音,完成练习。

(4)让学生复述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解一下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展示听力原文。

4.抽出关键性语法点或句型

例如:

我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叫……,我是……国人。

我是……年级的学生。

我的爱好特别多。我喜欢……我最喜欢……

我想……,可是……

A还是B的句型(用于对话。例如:你喜欢A还是B……)。

我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

明年/以后你/你们准备干什么?

×××,你呢?

你/们明天和我/我们一起去……吧。

用以上这些句子,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和介绍自己的同桌或者父母。分别找不同的同学来说。然后分组练习,两三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一组仿照课文内容进行交际对话,要用到刚学过和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句型。

5.教师给出特定的情景

例如在学校、在公司、在朋友家等,分别应该怎样进行交际对话。

(5)巩固新课

复习本课所学习的单词以及交际对话内容。

(6)布置作业

①复习本课词语和熟读课文

②向你的朋友介绍自己或向别人介绍你的朋友或同学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意义十分深远。听力能力不是一种被动或消极的能力。而是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基础。只有听懂语言,才能获得语言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语言交际才能真正展开。功能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核心,在功能法指导下的听力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本文就功能法以及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把功能法运用到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让听力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的教学,而是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的,并且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教学。希望本文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有所贡献。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际能力听力教学教学过程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