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2017-10-17李洁
李洁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流的必备工具。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可以自主进行党建宣传、信息推送、在线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探索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党员 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54-02
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常规性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交际交流重要渠道。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流的必备工具。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主动顺应新形势发展。利用微信新媒体构建大学生党员党建工作新平台。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由实体向“虚拟”的新突破。
一、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的背景
(一)顺应时代要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形成了网络党建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党建工作应顺应信息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将新媒体引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创建党支部微信公众号和学生党员微信群,利用移动网络。打造移动互联网下党建工作红色新阵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二)现实工作需要
学生党支部的主体是学生,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程度高,以我院学生党支部为例,全部学生党员拥有微信号,“党员网民”达到百分之百,交流沟通方式上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学生党员思想活跃,接收新事物快,信息来源大部分依靠网络,就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而言,继续采用原来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二、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的措施
(一)建立平台,强化功能
在微信平台注册了“海大外院学生党支部”的公众号(GDOUwyxsdzb),内设教育、服务、交流三个模块,对应党员学习、志愿服务、联系我们三个板块。其中党员学习中包括理论学习和时事政策栏目,主要是为学生党员提供党建知识、时事政治等知识;志愿服务包括志愿活动、新生帮扶、学业动态等,主要是配合党员志愿服务先行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我院新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建立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除了常规的教育管理服务外。还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四个功能”。第一是通知功能,通过微信信息可以将活动快速地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党员,为党员参加党内活动提供便捷化、人本化服务;第二是公开功能,利用微信群对党组织动态和党员信息实行“网上公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透明度:第三是联系功能。实现党员在线“互动式”交流。最简单最重要是“@”每个党员。可以快速建立交互,畅通交流渠道,也为学生党员沟通联系搭建平台;第四是宣传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并茂的文章,将典型事迹、典型人物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树立榜样的力量。
(二)制度保证,激励约束
健全制度,约束与激励措施并举。从内部保证网络平台的顺利运营。
1.实名登记制度
微信平台注册可以采用网名,但是在加入党支部微信群的时候,必须改为实名,方便参与活动,接受教育。
2.党员志愿服务制度
每个党员每学期必须志愿服务30个小时,服务结束后撰写服务日记。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事后及时总结,引导学生党员增强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关系。
3.民主管理制度
定期在微信群发布每位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表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时间、志愿服務日记撰写情况、关注微信群信息情况等。利用网络平台,公开透明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考核结果等,让党员同志清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提升。
(三)培养队伍,优化配置
我们专门培养网络建设队伍。设立网络平台指导教师。网络组织委员,网络宣传委员,网络编辑等职务,指导教师由学生党支部负责的辅导员担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编辑则在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中择优任命。
三、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的成效与反响
(一)关注度高,受到学生党员的普遍欢迎
利用微信平台,扩大了学生党建覆盖面。学生党支部公众号运营不到一年半年时间,已经有600多人关注,不仅覆盖外院全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有部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一新生。共发布图文消息150多个,阅读量高达40000多次,受到基层党员的普遍欢迎。微信新媒体的介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政策。还可以了解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其中。
(二)紧贴学生需要,架起服务党员群众的新桥梁
突破传统的党组织活动组织方式。把党建工作迁移到网上。开辟了党组织活动新空间。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育单一模式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限,形成了信息共享、主动选择的新管理格局。党支部转载的文章或者是原创文章,都是紧贴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习指导、生活帮扶等满足学生党员成长需求的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的选择方式更是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架起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新桥梁。
(三)信息更新快,创新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式
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党组织管理服务的新途径,信息更新速度快,受众面广,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在新生军训帮扶期间,以每天一更的频率,将新生军训帮扶的注意事项、技巧、新生学习生活指导等内容通过图文方式推送出去,同时转载一些当前的时事内容,拓展学生眼界。
(四)学生党员参与面广,增加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微信公众号是由学生党员组织运营。包括原创文章的撰写、转载文章的筛选、网络活动的组织等,为学生党员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探讨工作的平台,保证学生党员的全面参与性。一位学生党员回忆说:军训帮扶养成写帮扶日记的习惯,现在一旦有志愿活动,都会积极参加及动笔总结反思在微信中晒一晒。
四、探讨与评论
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我院从2015年6月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来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较好地尝试了网上平台和实体党支部活动相结合。通过网络进行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公开约束与激励党员,进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尽管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时间短,还不十分成熟和完善,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对党员的培训和宣传不够,一些学生党员还没有完全投入网络党组织生活中,关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开展网上活动偏少。内容吸引度不高,活动还没有进入常规化程度:三是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成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完成,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运用新媒体搭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