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孩子要学会“示弱”(外1篇)

2017-10-17何永泽

当代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吃水果贝贝输液

何永泽

我女儿名叫贝贝,今年六岁。这么多年,我这个做爸爸的,在女儿面前一直是“弱者”。我做“弱者”做得幸福,也很有成就感。

女儿三岁那年,妻子在家做火锅粉吃,女儿怕辣,妻子给她做了一小碗微辣的。女儿先尝,觉得辣,不吃。妻子见状,大声说:“你的火锅粉根本就不辣,赶紧吃哈!”女儿一听,心里不爽,索性放下筷子,把脸转到一边去了。

没办法,妻子只好先吃,边吃边向我使眼色,示意我管管她。于是我问:“贝贝,你的火锅粉真的很辣吗?”

女儿点点头。我又问:“爸爸可以尝尝吗?”“嗯!”女儿又点了点头说。“哎呀,贝贝说得对,这火锅粉还真的很辣呢,就连爸爸也觉很辣呀!”我尝后故作惊讶地说道。女儿一听,把脸转了过来。

我接着问:“贝贝,这么辣的火锅粉,爸爸都不敢吃,你敢吃吗?”“敢呀,怎么不敢!不信我吃给你看!”女儿自信道。经我这么一激,女儿反而觉得火锅粉不辣了。话音刚落,女儿便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很快就把火锅粉吃完了,还把碗翻个底儿朝天叫我看呢。

我高兴地说:“我的女儿可真行呀﹗”妻子笑而不语,朝我竖起了大拇指。

记得女儿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上街,她总是很兴奋,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儿,时不时还会脱离我的视线。在那段时间,在热闹的公共场所,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丢小孩儿的事儿。于是,我蹲下身子,郑重其事地对女儿说:“贝贝,你看街上人这么多,你千万别把爸爸给弄丢了哟!”我的表情特別严肃。

“爸爸也会弄丢吗?”女儿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那当然呀!你看,咱家可就我一个男孩子啊!你要是把爸爸给弄丢了,事儿就大了。你想想,要是你把妈妈的老公给弄丢了,你回家怎么向她交代?”

女儿想了想,便一下子拉住了我的手嘱咐道:“爸爸,那你别乱跑哟!”在上街的过程中,女儿一直不敢轻易松开我的手,还不时地提醒我:“爸爸,走这边,慢点哟!”。

那次上街,我轻轻松松地带着女儿逛完了街,心中那个美啊,真的是别提了!

还记得女儿第一次输液是五岁六个月,那次她感冒了,发烧还咳嗽,医生给她开了吃药和液体。当我告诉她要带她去输液的时候,她可能对以前打预防针还有印象,流露出了害怕的表情。

以前打预防针,女儿还算勇敢,没怎么哭。现在突然听说要输液了,可能唤起了她的那个印象了,在我抱着她走到输液室门口的时候,她突然说:“爸爸,我不想输液!”

见状,我便坐下来对女儿说:“贝贝,你感冒了,你觉得舒不舒服呀?”女儿摇了摇头说“不舒服。”“那你想不想让感冒赶快好起来呢?”女儿立即回答说“想!”

“要想让感冒尽快好起来,就必须得输液呀!”我亲亲她的脸蛋说。虽然我从道理上给她讲了输液的重要性,但她还是显得有点担心和害怕。她满眼忧虑地问我:“爸爸,那输液疼不疼呀?”

我微笑着说:“这个嘛,输液是有点疼,但是没有你打预防针那么疼呢。”听说输液还没有打预防针疼,女儿的情绪便舒缓下来,显得不那么紧张了,但我还是看得出来,她仍然有一些疑虑。

于是,我给她打气说:“贝贝,爸爸一直觉得你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的话,你哭出来也没事的!”

我的话给了女儿鼓舞,让她自己觉得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自己想哭也没事。

尽管如此,在护士给女儿扎针的时候,女儿浑身还是绷得紧紧的,但没有哭出来。于是我继续给她打气说:“贝贝,你真棒,输液这么疼都不哭,你比爸爸勇敢多了,爸爸第一次输液的时候,还哭得好厉害呢!”女儿听我这么一激励,她始终没有哭,就连护士都夸她是个勇敢的乖孩子呢!

父母做孩子面前的“弱者”,就是激发出孩子心中向上的勇气和力量,让孩子变得自信勇敢而坚强起来!因为孩子的能量其实是惊人的,父母只要不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就能让孩子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蹲下身来,让孩子接受

有人说,大人和孩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美丽而纯洁的“海洋”。有些事情在大人的眼里是错误和可笑的,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真实和正常的。

女儿四岁时,有“懒床”的习惯。妻子万般无奈,把女儿的衣服一扔,气急败坏地说:“我叫你爸爸来穿。”我便对女儿说:“贝贝,我们比赛起床好吗?”“比赛起床?”女儿感到奇怪。“对!就是比赛起床,还有奖励呢?”我肯定地说。女儿一听来劲了,好奇地问:“怎么比?”“闹钟一响,比赛就开始,谁先穿好衣服,谁就是冠军。”我答道。听说有奖励,女儿说:“好嘛,比赛就比赛,谁怕谁?”妻子见状,朝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很得意,也很有成就感,心里美滋滋的。

女儿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妻子叫女儿吃水果,女儿说:“真烦,又吃水果,不吃。”别无他法,妻子只好作罢。

我瞧见了,心疼地问女儿:“贝贝,你知道水果结在哪儿吗?”“结在树上呗。”女儿答。“那树是从哪里来的呢?”女儿不知,摇摇头。“你想知道吗?”“想呀?谁不想?”女儿俏皮地说。“种子从土壤里钻出来长成树。”“种子?种子能够从土壤里钻出来?它哪有那么大的劲呢?”女儿满脸疑惑。“对,就是种子,种子的力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它甚至能从石头缝隙中钻出来呢?”“太神奇了嘛﹗”女儿满怀期待。“你想看种子的力有多大吗?”“想,当然想呀﹗我怎么做呢?”女儿问。

我乘机说:“每天吃一种水果,把里面的种子收集起来,收满一瓶子时,把种子埋在土壤里,不久你就能亲眼看见了。”“那太好了嘛﹗爸爸,我现在就要吃水果,快,给我拿一个吧!”女儿迫不及待了。

看着女儿成长了,我的心里甜如蜜似的……

怎样做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这就需要大人从“陆地”走向“海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蹲下身来,读懂孩子,了解孩子,适应孩子,从而让孩子心悦诚服地受到教育。如同我们在手里握着的石头,如果将之想象成价值连城的宝石,用心去呵护,用心去珍藏,它就会成为神奇的木鱼石!endprint

猜你喜欢

吃水果贝贝输液
“四忌三宜”吃水果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选对吃水果时间
贝贝失踪了
冬天来了
水果的正确吃法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输液
今天,你吃水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