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思政课大班制授课的实效性研究

2017-10-17王璇冯生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

王璇 冯生

摘要:提高高校思政课大班制授课的实效性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系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创新,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同时还应从整体上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这一改革任重道远,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根本和党对高校的领导。

关键词:思政课 大班制授课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29-02

我国学术界关于高校公共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成果很多,教学模式上如:大连理工大学实行的“大班授课、小班讨论”、针对个别公共课程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探讨以及美国的一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有“案例式”“专题式”“问题式”等。这些研究有的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没有涉及针对大班制授课的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有的是个别高校的实践尝试。需要学校在资源上的大力支持。不具有在各高校推广的普遍性:有的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探索;有的要基于班级规模小、生师比低这一前提。上述研究都没有针对大班制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从全体公共基础课这个整体和教学全过程的设计这些宏观方面去把握。

笔者所在的高校思政部共有专兼任教师18名,承担着全校的12000多名学生的思政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这些课程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课,班级人数平均在100人左右。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大的班级规模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尝试,往往只能是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辅以一学期一至二次的课堂实践活动。这不是一所高校的个别现象,在我国大班制讲授公共基础课是普遍现象,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学生层次不一、课堂难于管理、考评制度不健全等。探究式、交互式等一些教学方法不容易发挥,教学的实效性较小班要低等。

在2017年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事关大学的根本和性质,同时还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一项重要严肃的政治任务。切实提高高校大班制授课的实效性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系建设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系建设,应把立德树人作为目标。把创新教学理念作为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线索。

高校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监督、管理,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子。在目标任务上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抓好理论教育。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和战略: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课堂教学尤其要讲好中国历史和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结合起来。积极发挥育人天职。在教学监督管理上要建立一整套的考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家长的参与热情,注重校内和校外资源的整合,多措并举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可持续发展和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常态化的体系。

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创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创新,就要不断强化名师引领和集体备课,强化问题意识,强化攻关创新,体现教学艺术。要不断发挥教和学的双重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贯通和支撑。要不断提高理念转化、方式方法创新、组织管理能力、重视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

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首先规划教学单元。整体把握教学课时。把课程按照“知识块”分成几个或十几个教学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可以由多个课时完成。不必完全拘泥于课本中的章节。其次设计教学策略,系统分析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按教学要求、知识类型和学生状况设计教学策略,比如“自学”“讲授”“探究”“实践”和“解决问题”等。设计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单元教学策略的不同对其进行详细的学习活动设计,除了包括传统教案中的“重难点”“授课思路”“课程导人”等。还包括如何设计“自学”“讲授”“解决问题”等。设计学习评价包括如何评定学生成绩,如作业、各类活动及期末考试的方法和成绩。

在具体授课中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让学生从学习一本教材到学习更多的文献,可以采用讨论法、案例研究等。让学生从个别化的学习走向合作学习,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案例研究、调查法等。让学生由单纯的听讲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实习法、现场参观、讨论法等。由单纯的讲授到师生互动教学,可以采用生生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

在大班理论授课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课程改为专题讲座,搭配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组成团队轮流授课,课后安排助教老师对相关内容进行衔接和跟进。对于《形势和政策讲座》等课程也可以逐步引入慕课等“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相关高校在有相关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组建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

大班授课的教学方法改革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进行的。这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要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而大班授课无疑增加了它的难度系数。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是一名教师既承担授课的角色又扮演课堂管理的助教角色。一些老教授与90后、00后的学生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加上课堂管理不足。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教学的水平,这样的情况在我国高校多有发生,这使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和从教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教学硬件、人力资源、津贴等的投入,大班授课的人数应该严格控制在90人以内。这对提高理论授课的效果、教师的管理、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也无形中降低了多样化考核和监督的成本。

切实加强课堂管理。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执行好学分规定,不得随意变相压缩课时。要合理设置教学规模,班级人数控制在90人以内。坚持教师间的听课互评互学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健全学生评教制度,完善评教方式,合理运用评教结果。教学部门可以探索中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和慕课、微课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可以采取固定座位点名、调整座位监督、随机抽查提问、到学生中去授课等方式,做到严肃活泼、恩威并用。

课堂教学的考核要根据课程的目标、性质、类型、學生的学习程度等多方面来科学设定。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可以有出勤率、课堂抽测、小考、期中考试、作业、论文等,期末考核可以采取开卷、半开卷、闭卷、机考等方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可以调整它们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力求达到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听课和学习情况。

实践活动的考核首先要求授课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设定活动的相关主题、规则和考核标准,可以把相关的组织安排交给学生或小组,在考核过程中增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抽查,多方面、多角度检验小组完成情况和效果,极力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合作。

提高高校思政课大班制授课还应该从整体上推动教材、教师和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国家相关部门要不断强化统编教材的编写能力,编写出教师们爱用、学生们好读,能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教材。要建设一批学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师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系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创新。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