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的台前幕后
2017-10-17孟兰英
孟兰英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60年过去了,八大提出并奠定的一些思想原则和目标理念,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历史,反而经岁月的沉淀而彰显价值,可谓高瞻远瞩、历久弥新。
刘少奇负责起草政治报告
八大的准备工作,是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进行的。根据分工,刘少奇负责准备八大的政治报告。
1956年初,刘少奇指定陈伯达起草八大政治报告初稿。应该说,陈伯达起草这个报告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初稿。刘少奇看后不太满意,于是转给胡乔木,让他提意见。胡乔木看后,向刘少奇汇报说,这个报告的初稿不像一个政治报告,倒像一个学术报告。刘少奇认为胡乔木的评价是正确的,便说:“你说不像政治报告,他写的不行,你来起草一个吧。”
起草政治报告,是八大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刘少奇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后,刘少奇关于八大政治报告的思路逐渐清晰,随之决定: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应以《论十大关系》为指导思想。他对报告起草小组的同志说,有了毛主席的这个讲话,我们的报告就有了主调。八大报告要以毛主席讲的这个十大关系为纲,这样八大报告和毛主席讲的十大关系就融为了一体。
胡喬木按照刘少奇的意见重新起草了八大政治报告初稿。刘少奇作为起草工作的负责人,同毛泽东密切配合,报告起草的每一稿几乎都送毛泽东审定。两人在这段期间信函往来十分频繁,很多问题都是经过共同商量才最后确定下来。据刘少奇的秘书刘振德回忆:刘少奇同志对政治报告的起草和修改特别认真仔细,一直到距开会时间很近了,还在逐段逐句逐字地斟酌,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肯放过。
就这样,一直到1956年9月14日,即八大政治报告在全体大会上宣讲的前一天,毛泽东还在审阅修改刘少奇送来的“国际关系”和“党的领导”部分的清样,并在给刘少奇的批示信中说:“你在其余地方有修改,请直付翻译并打清样,不要再送我看了。”
应当看到,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八大召开,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一些问题上虽然有过分歧,但这主要是在一些具体工作层面上的分歧,在主导思想方面刘少奇与毛泽东是高度一致的,这从八大政治报告主要内容就可以看出。第一,关于党的中心任务。在政治报告里,这样写道:“目前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依靠业已组织起来的勤劳勇敢的六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来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工作,以便迅速克服我国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状态,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第二,关于防止个人突出。在政治报告的初稿上,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还应该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在我们还没有进人大城市以前,就号召共产党员不做寿,不送礼,在中央和各级负责同志外出工作或作其他活动的时候不许组织欢迎欢送,不许献旗献花,不经中央同意不许以人名为地方、机关、企业等命名。正是本着这个精神,在八大政治报告“党的领导”一节中,加强了关于贯彻执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扩大党内民主的论述。而且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把防止对于个人的神化,作为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曾婉拒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
在中共八大筹备过程中,中央曾设想中央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这个设想已写进了新党章草案),由毛泽东担任主席,刘少奇担任副主席。在酝酿讨论时,刘少奇提出应多设几位副主席。经过慎重研究,七届七中全会接受了刘少奇的建议。将新党章草案的有关条款改成“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毛泽东在七届七中全会的讲话中对这个改动作了说明:“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少奇感到孤单,我也感到孤单。一个主席,又有四个副主席,还有一个总书记,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邓小平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一向做事谨慎,对于这个总书记,一开始提名的时候,他是不同意的。
据刘少奇的秘书刘振德回忆,八大会议期间,有一次政治局常委开碰头会。刘振德怕刘少奇找他要文件,就一直坐在会议室门口准备着。常委们在里面说话,他听得很清楚,议论的内容是动员邓小平出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那天的声音也比较大,他一再推辞:“我不行,我不行,我的威望和能力都不行,我难以胜任,还是让别人当吧!”邓小平的态度诚恳而坚决。这时,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们是‘医生,书记处是‘护士,你是‘护士长,还是我们的助手嘛!”周恩来接着说:“毛主席比喻得很形象!”毛泽东又补充说:“其实,还是你那个秘书长的差事!”其他几位常委也帮着动员邓小平。这时,刘少奇说:“主席,我看就这样定了吧!”“好,定了!”毛泽东一锤定音。其他常委也异口同声地说:“定了!”邓小平没有再推辞。
在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任总书记时,他曾向毛泽东提出,书记处还是作为政治局的办事机构,负责对军队和国务院的文件呈送。毛泽东不同意并强调:书记处是党中央的办事机构,什么事都要管,中央的事都由书记处去做,发文用中央的名义。这实际上是赋予书记处重要责任,也是对邓小平的一种信任。在以后书记处的工作中,对承办军队和国务院的文件,一般都是按照邓小平的意见转(传)出去。书记处成立后第一次开会时,周恩来参加了,邓小平提出让周恩来主持会议,周恩来一再说他不宜主持中央书记处的会议……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所讲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经验是很不够的。毛泽东强调:“……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这篇开幕词不足2500字,竟博得了34次热烈掌声。endprint
开幕词的起草,是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做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关于开幕词,毛泽东写了两次稿子,但都没有写完。也许是对自己写的稿子不满意,毛泽东又请陈伯达代为起草。但毛泽东看后认为陈伯达的稿子写得太长。扯得又太远,也不太满意。于是他又要田家英起草并嘱咐说:“不要写得太长。有个稿子装在口袋里,我就放心了。”这时距离大会开幕只有几天了,十分紧急。34岁的田家英很快赶写出了一稿。
毛泽东对田家英这一稿比较满意,又亲笔作了多处重要修改和补充,并且加了两段话。第一段是纪念已经牺牲的同志和朋友的话。毛泽东以饱含深情的笔调写道:“从我们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11年间,在全中国和全世界,为了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和辛勤工作,因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的同志和朋友,是很多的,我们应当永远纪念他们。”
另一段是关于党的路线的正确性和党所处的地位的文字:“……在两个革命的实践中,证明了从七次大会到现在,党中央委员会的路线是正确的,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我们的党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团结,更加巩固了。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
毛泽东随后又让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送给有关的人员审阅修改。这已经是9月14日凌晨了,距离大会开幕只有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这篇稿子吸收了大家的意见,越改越好,毛泽东终于满意了。
毛澤东在党的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和发言稿,一般不让别人代笔,都是亲自动手,八大开幕词可以说是个例外了。
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在七大作修改党章报告时,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但在包括八大党章和修改党章的报告在内的所有文件中,都没有再出现“毛泽东思想”的提法。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言论认为,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是中央压制毛泽东,“要他交出权力”。而事实上恰恰相反,这正是毛泽东本人多年来的一贯主张,是根据毛泽东本人多次提议而决定的。
毛泽东曾说:“如果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并提,有人会认为是两个东西,为了不使发生误会,就不提毛泽东思想。”
1952年9月25日,毛泽东对《人民日报》送审的国庆社论提纲草稿作了两处修改。一处是将“这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敌力量”中的“毛泽东思想”删去,另一处是将“毛泽东思想使中国人民充满着无限胜利的信心”一句,改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使中国人民充满着无限胜利的信心”。同时批示:“不要将‘毛泽东思想这一名词与马列主义并提,并在宣传上尽可能不用这个词。”在1953年4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删去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用语。
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专门下发了《关于毛泽东思想应如何解释的通知》:“毛泽东同志曾指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重大误解。”毛泽东在审阅这个通知的草稿时,还亲笔加写一段话:“写文章做讲演需要提到毛泽东同志的时候,可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等字样。”因此,中共八大党章总纲只写:“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没有再写“毛泽东思想”这个词。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才恢复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提法。
中共八大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共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新形势下,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大会上提出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号召“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八大以后,在有计划地引进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自由市场一度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与人民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市场生产和销售得到了初步改善。以上海为例,1956年9月份个体手工业户有1661户,10月份即增加到2885户,到年底增至4236户。其中还出现了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512512场,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厂”,也出现了“地下商店”……对此,毛泽东认为:“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过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我们保留了私营工商业职工250万人,俄国只保留了八九万人。还可以考虑,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引自《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中共八大后,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的思路是很广的,探索的步子也是很大的。他们关于搞活经济的新思路,是八大确认的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政策的新发展。直到1957年。毛泽东还说:我们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
60年前的这些思想,今天看来依然那么新鲜。我们从中看到了它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60年的风雨兼程,60年的沧桑巨变,更加证实了八大之后这些探索弥足珍贵。
在八大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大会确定的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贯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总之,60年前召开的党的八大高瞻远瞩,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题,提出并奠定的有关思想原则、目标理念,历久弥新,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