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的敬送与大清的婉拒

2017-10-17石亚明

文史春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英法联军榴弹炮热气球

石亚明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闯入圆明园后,还是英国的“绅士”们比较“聪明”,他们在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首先开始搜索抢夺宝物,要运回国去。然而就在此刻,他们发现了一件令他们感到非常惊讶的事情。在圆明园的一个角落里,他们竞然发现了大批刻有英文字母的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东西:两颗榴弹炮,炮上还刻着一行Woolwich1782。除了两颗榴弹炮,还有两架英国马车、一台精密的天文仪器、一把英国手枪,正是这几样让“英国绅士”们感觉无比奇怪的东西,在无意间透露出清朝灭亡的根源。

在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67年前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当时已经成为世界海洋霸主的英国出于对中国的崇敬之心,特意派出一个由5艘战舰承载、由700人组成的庞大访问团,携带着他们经过一年多时间精心准备的礼物,前来拜访大清王国。乾隆帝闻报后,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祖训,当即就按接待来访宾客的最高礼仪,让这些英国使者进入大殿,并赐坐、赐茶接待了他们。英国使者们来到大殿后,很快就按照西方国家的风俗要当着接受礼物的人的面打开礼物,将装满5艘战舰的600箱礼物一一打开。看到他们忙碌的样子,乾隆和满朝的文武大臣们无不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想看看英国人如此声势浩大的来访,究竞会带来些什么珍奇异宝献给“天朝”。

英国使者在乾隆和满朝文武充满好奇的目光中,从箱子里拿出蒸汽机、织布机、望远镜、热气球、秒表、地球仪、连发手枪,还有两架马车、一台天文仪器、两颗榴弹炮。英国使者为了告诉清人,这些都是新科技,非常有用,于是首先就从箱子里拿出他们的火器装备想给清朝将军福康安演示一下欧洲最先进的武器怎么使用。结果福康安说了一句话:“看不看都行,没什么稀罕。”英国人还送来个热气球,并为此特意配备个操作员,准备教清朝人使用,当他们看到福康安以及乾隆和其他大臣的态度后,就知趣地不再提这个事了。

很快,乾隆就因对英国使者所提出的进行双方通商感到不满,以“与天朝体例不合”为由,礼貌地“请”走了英国使团,既拒绝了英国想让清朝人了解新科技的想法,以及想和清朝开展两国贸易交流的想法,还非常大度地将礼物都照收了。然而,这些东西毕竞太多,又涉及火器,放在皇宫里也不大妥当,于是,就运到圆明园来了。

无论是清朝的婉拒还是英国的敬送,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毕竞想方设法让自己强大,才是坐稳江山的根本。可是,正因为清朝刚愎自负的对新科技的蔑视,造成了67年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在近代科学文化方面落后于世界,引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当初,如果清朝人能虚心接受英国所展示的新科技成果,并能做到诚恳地学习,还会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类文化成果。历史教育我们,如果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不仅是要琢磨对手,而且还要不忘发展与强大自己。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法联军榴弹炮热气球
美军士兵正在试射M777榴弹炮
五彩缤纷!世界各地举办热气球节
自制“热气球”
美海军陆战队155毫米M777牵引式榴弹炮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演习期间发射M777 155毫米榴弹炮
英法联军侵华之役“通州八里桥之战”探析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热气球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乌龟壳”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