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2017-10-17吴月生
吴月生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展开本期的历史卷轴,目光聚于卷中,一个个挺起民族脊梁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平凡民众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正是由于一批批挺起的民族脊梁,给旧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
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如磐石,顶天立地。《毛泽东诗词中的“长征”》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坚实而伟大的精神。毛泽东带领红军队伍,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越天堑,战顽敌,历尽千辛万苦。而毛泽东的“长征”诗,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奋斗精神,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红军长征一路翻越高山,毛泽东吟山:“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显露出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品格。“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比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天崩地裂的擎天脊梁。过雪地时,毛泽东写雪:“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热情洋溢地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战场上作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及胸怀,憧憬祖国的未来……
《张学思: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共和国海军少将》讲述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走出“大帅府”,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革命。张学思率东北干部队赴晋察冀抗日,打了不少的胜仗。指挥九分区攻打安国县石佛镇,俘日伪军副团长以下40多人。在率队攻打辉南镇时,全歼敌1000多人。众多像张学思一样的抗日将士用坚挺的脊梁,挑起了抗日救国的重任。
《血染东南半壁紅——方志敏与红军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被10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他们浴血奋战8天8夜,几乎全军覆没,司令员方志敏和军团的主要领导人相继被捕。方志敏在狱中拒绝投降,英勇就义。方志敏等革命烈士抗日救国的民族脊梁精神,唤起千千万万民众投身抗日的热情。
大批的仁人志士、平凡民众挺直脊梁,为祖国的存亡,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们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晚清时期,刘永福创建黑旗军,戍边卫国,保卫了边疆的安宁。抗战时期,画家丰子恺在桂林以漫画和文章,揭露日本侵略者凶残暴行,宣传团结抗日。民国时期,柳州广西航校培养的90多名桂籍飞行员,搏击长空,与日本侵略者殊死作战。解放前夕,在广西大明山,万余民众参与围剿美蒋空降特务,群众黄玉花受伤,民兵唐世德和莫世祥中弹牺牲,2名公安干警英勇献身。无论他们是屹立着或是倒下了,他们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坚挺脊梁!
脊梁精神是支撑一个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与信念。人民群众的群体民族脊梁坚挺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来之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