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方城市设计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风景园林理论体系构建
2017-10-17曾莉
曾莉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22400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
一、西方城市设计哲学理论体系综述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设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物质形态变化及其更新过程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文明在空间形态中的变化过程,它同时也是整个哲学内容的主体。因为不管是城市设计还是风景园林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为了完全理解城市为什么是城市,我们就要通过高度抽象的哲学体系来解释城市当中发生的一切,包括人类的经验、创造的过程、形态的产生等等。
为了寻找城市设计的主流理论,我们首先来了解与其相关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的联系。建筑学是一门限于单体建筑物设计,并由人为控制和管理的学科。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一个封闭和防御的空间,它可以保护人类处于安全和监控的位置。而城市设计就是相反的开放空间,单体建筑、环境元素都成为了空间当中最基本的物质形态,人通过物质形态来进行社会组织和交流。城市规划则因为国家管理开发土地而形成了区别以上两类的生产空间。
上世纪60年代是西方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主要表现是将规划视为系统和理性过程的视角,以及政治过程的视角。受到城市形态发展影响的城市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相关的标准理论有以下一些著作:1978年罗和克特尔的《拼贴城市》、1979年罗布·克里尔《城市空间》、1981年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1984年B·希利尔和J·汉森的《空间的社会逻辑》、1986年罗杰·特里希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理论》、1987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等为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纯粹的尝试,也表现出了城市设计与建筑学的紧密关联。自然而然建筑师个人观点往往会被带入城市设计的范畴中去,所以在这些著作中我们发现缺乏理论整体框架而呈现出来的是支离破碎的认识,而在后面的发展中多学科的交叉使得城市设计卷入了城市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文化研究以及人类学、哲学的新理论当中,新的视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资源优势。
城市设计的哲学理论总结始终离不开它的理论和历史,所以历史观念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理论的类别。希腊哲学中对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今天城市设计的开端,关于城市理想尺度、形式和城市社会组织等问题早在2500年前就被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提出了,不管是柏拉图建立的理念论还是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定义都说明了抽象和理想化在科学中的价值。到了近现代,城市历史理论较成熟的类别大致分为时间顺序、类型学、乌托邦、片段、唯物主义理论5种,时间顺序理论中以保罗施普兰雷根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著作前两章中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叙述了一系列的物质事件,隐喻着事实本质。另一位巨匠刘易斯·芒德福经典之作《城市发展史》也利用了时间顺序来预测城市发展最终灭亡的观点,而他提倡的区域整体论对现代的城市密集地区规划发展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类型学理论中莫霍利·纳吉《人类矩阵:城市环境图解史》将人类聚落分成了模式组织,她认为城市组织环境是对需求的表现。此外还有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组合:历史进程中城市形态元素》中对城市边界、公共场所、街道等组成元素进行了研究;彼得·霍尔的《城市文明》从解释城市发生、发展的角度来谈论城市形态的原因。这些不同视野的论著构建了类型学的理论基础但在某种程度上缺失了另外重要因素即政治、经济的研究。而乌托邦理论则是人们对理想城市的理解,作为西方意识形态的表现基本都是几何形态的布局,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芒德福《乌托邦的故事》、罗伯特·菲斯曼《中产阶级的乌托邦郊区的兴盛与衰落》以及乌托邦城市建设的探索。片段理论则是有别于以上有序观念的思考,它认为通过重构的方式来解决无法控制的城市发展,《拼贴城市》和屈米的设计作品——拉维莱特公园提供的是一种抽象性的城市构思理解。唯物主义理论也被引入到了城市理论中,彼得·狄更斯抨击了塔里夫、克里尔论著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当然马克思理论发展到今天也只是城市设计应用的方法之一,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庞大的系统,无论哪种理论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以上只是城市历史理论中的较为典型的观点和研究,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说哲学,这些都对城市设计有效,所以认识它们则对构建相对合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二、西方城市设计的哲学方法论综述
哲学方法论是适用于一切具体科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城市设计作为交叉学科和复杂构成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论体系,而梳理和理解城市设计中的哲学方法对于归纳和总结学科的方法理论有一定的帮助。哲学方法在城市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符号学、现象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及相关哲学实践等,而彼此又是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下文拟通过对它们的介绍来理解西方城市发展的动态和分析对中国风景园林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瑞士哲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借助技术性的元语言手段描写语言和语言系统,使其成为了真正的科学。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科学的历史就是一个元语言的历时过程,是一个对象语言变成元语言,再由元语言变成对象语言的循环往复的历程。完整的符号学分析,除了关涉被研究系统及经常承担着该系统的语言外,还同时调动着内涵系统及应用于该系统分析的元语言。符号学告诉我们文化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意义系统,它是由复杂符号系统如语言、音乐、食物、建筑物、空间及所有人类场所混合构成的。这样一个理论系统作为一种解释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建筑学、城市形态上,因为每一个建成环境都需要使用含义的方法,而符号学就具有机会和限制。符号学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意大利被引进到关于建筑的争论之中,在60年代的法国、德国、英国关于符号学在建筑研究中的应用问题开始得到讨论。在1969年,由查尔斯·詹克斯和乔治·贝尔德编辑的《建筑中的意义》包括四篇论文,主要讨论了建筑学和城市学对符号学概念的使用问题。在1980年,由杰弗里·布罗德本特、理查德·邦特和查尔斯·詹克斯编辑的论文集《符号、象征和建筑》讨论了建筑符号的理论问题。在城市建设中,由于物理环境是实际的,建筑依照语言的句法和语义的要素表现出物理和符号的关系赋予了建筑师建筑表达形式,但是在面对过去的象征物再如何用语义来说明的时候也是无法涵盖的。
现象学是20世纪现代科学的核心之一,它的本质是对现象的研究。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和他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梅洛—庞蒂的《感知现象学》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胡塞尔认为意识是支配行动的关键,个人意识作为一种状态被认知,海德格尔也认为理解是存在的基础,而不是认知的方式。建筑和城市设计理论中最著名的现象学学者是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现象”,舒尔茨吸取了“空间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思想,他认为人对世界的认知图式是由中心出发,形成路径,并由路径划分区域,从而获得他所能及世界的图式,这种图式概念里,不涉及科学定量的意思,而只是拓扑关系,如邻近、分离、连续等拓扑特征。他从任何空间知觉均有其意义作用,因此必须与更稳定的图式体系相对应这一认识出发,论述了人在世界上为自身定位所必需的基本空间概念。但他的存在空间三要素过于模糊、笼统,而且具有较为抽象的理论特征,难以在城市空间创造的实践中把握和操作。对此,他本人也没有将其理论付诸实践而给出较为肯定的证明。现象学在建筑学和城市设计中应用广泛,研究了空间的理解、场所塑造和权威、社区概念的重述以及城市空间的实体设计等方面。受到现象学影响的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对人类环境关系的调节也受到了攻击,因为过分简化的分析模型割裂了对人的精神和身体之间的联系。
城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政治经济批判》《论住宅问题》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城市现象进行了论述和总结,成为了理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哲学。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意识到国家是核心,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了环境,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结构不尽相同,意识形态观点方面就出现了保守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等许多分类。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基于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研究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将城市空间过程放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加以考察,将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循环、资本积累、资本危机等社会过程结合起来。代表人物有列斐伏尔、卡斯泰尔斯、哈维等,他们透过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来审视城市现象,城市空间的生产特性使其具备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空间转化为商品的同时对空间演化和演化模式又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新马克思主义同一个时期的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社会本质范畴的洞察力,韦伯观点研究的是作为空间系统的城市社会当中不同机构的行为和动机在城市进程中的表现。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对于城市研究者来说拓宽了研究视野,虽然两者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但在目前西方城市研究中渐渐被联合起来建立城市空间的理论框架。
以上谈到的哲学研究方法对西方城市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领了其发展方向,由于城市设计实践是多元化的,它涉及到城市生产、消费、流通和交换四个层次上的内容,而每一个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城市设计是将其局限于一种消费过程的空间影响被物质地组织的方式,并以空间元素形式展现。
三、中国风景园林理论发展情况
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城市设计与中国传统的风景园林思想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借鉴西方现代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来构建风景园林理论和方法论。虽然中国古典园林的著作《园冶》到明末才出版,但仍是世界上最早的造园专著。追溯形成古典园林的文化脉络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古代的士阶层不仅具有近代西方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而且比西方早形成一千多年。从下图表不难看出儒道文化影响到了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而且经过兼容并蓄形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极为发达,4000年前伏羲氏太皞创制用来解释宇宙的八卦,到了后来西周文王演化为《周易》的六十四卦构建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哲学思想体系。西周之后朝代更替频繁,诸子百家争鸣出现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管子、孙子等一批著名思想家著书立说形成了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而儒家和道家则成为了影响深刻的政治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标准,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天人合一代表的是哲学家的政治标准也是哲学思想的核心;知行合一代表的是哲学家认为执行的实践标准;情境合一代表的是哲学家对于实践评判的美学标准。这三种标准概括了以天为首、以地次之、以人为本的三者关系,对古代城市规划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其为基础吸收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去构建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政治原因和西方交流极少,主要接受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园林理论。辩证地看待这种影响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传统园林的继续发展和现代园林的创新;另一方面就是保护了中国园林的民族形式和引领现代园林进入了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绿地规划建设当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潮涌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们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将西方理论通过翻译书籍、影视传媒引入国内,国外学者也进入中国宣传文化知识和交流,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了脚步。随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矛盾,西方思想、理论、技术一股脑地涌入国人脑海中,没有经过筛选和验证的知识打乱了国人的认识,百家争鸣看似热闹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却是致命的打击,以至于有学者们喊出革新口号要用景观规划代替风景园林。中国风景园林传统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的物质文化象征,中西思维及意识形态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需要西方规划理论作为指导但也应该是遵循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来借鉴。实际上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由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汉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形成和影响巨大,但由于不同地区吸收消化转变成了自己的特色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滇云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台湾文化等等。由此可见,对于西方知识的学习不能仅是拿来主义形式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国家发展有选择性地分析和应用。在这样的复杂的环境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经过了30年的发展慢慢认清了自己的道路并在努力构建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体系,虽然还未有形成公认的研究体系,但发展大趋势已经为大多数学者所接收并致力于理论研究。下面我们把风景园林理论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希望对学科教育和实践有一些帮助。
表1
政府层面进行的工作就是编辑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对学科作出了权威性地阐述,同时,学者对中国古代风景园林文献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辑类书的传统,类书以分门别类的方式收集、整理和保存了历史上重要的科学文化资料,而现代意义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统一的学科分类出版,藉此契机首次在我国正式将人居环境学科群分立为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三个并立的学科。风景园林的发展在这30年中是在传统古典园林学派和现代景观规划学派之间的矛盾、斗争中壮大,这场围绕着学科名称的大争辩以国家教委2005年设立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和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和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并列的一级学科而结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中国风景园林文化中西和谐发展的正确方向。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史研究的成果有陈植先生的《园冶注释》和《长物志校注》可以说是中国造园史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文献,特别是《园冶注释》更成为了《园冶》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刘敦桢先生的巨著《苏州园林》,以及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园林谈丛》《梓室余墨》等,成为研究江南文人园林的经典。而园林与文化方面的著作有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王毅的《园林与中国文化》、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山水与美学》等,园林史方面的梳理有周维权先生独著的《中国古典园林史》、汪菊渊先生主持的《中国古代园林史》和陈植先生主持的《中国造园史》等著作,对于近现代园林史的研究有王绍增的《上海租界园林》和李敏的《中国现代公园》等,上述这些园林史著作构成了中国风景园林研究的理论基础。随着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巩固,园林史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例如近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20世纪60—80年代现代主义园林理论与实践”“中国近代开埠城市公园历史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今,风景园林的发展随着社会需求出现了一些热点,例如风景名胜区的研究、世界遗产、生态与可持续景观、避灾绿地规划设计等。热点研究成果有冯纪中先生领导的《组景刍议》《风景开拓议》《风景名胜研究》《风景科学导论》等和丁文魁主编的《风景名胜区规划》;陈自新等的《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和黄晓鸾等的《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课题;俞孔坚、刘滨谊等人关于景观评价科学方法的引入和研究开创了现代风景园林的研究。社会科学中计算机的发展也将许多科学方法引入了风景园林学科中,如心理物理法、千层饼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评定量表、模糊数学、主成分分析(PCA)、层次分析(AHP)、美景度评价(SBE)、各种数学模型等。另一个现象就是西方艺术设计各种流派理论被用来分析和评价现代风景园林,如现代后现代主义、实证主义、系统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自组织理论、参数设计、类型学、大数据及分形、混沌、孤立子理论等等,这些方法和理论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现代城市环境和规划设计的创新。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一味地照搬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比如众所周知的“草坪风”“大树移植风”“硬地铺装风”“人造景观风”“城市美化风”“崇洋媚外风”,所以无论哪种理论体系都是不完备的,中西兼容和谐发展,辩证地思考才是风景园林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界通过思考和比较中国和世界的相关理论,正在大踏步地推进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的建设:以清华杨锐教授的论文《论“境”与“境其地”》为代表,以元语言的技术手构建了一个有别于西方传统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刘滨谊的《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构建了由“ 环境生态”“行为活动”和“空间形态”三元一体的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方法沦、实践论,阐述了风景园林的本质是三元耦合互动的理念;朱育帆的《设计介质论——风景园林学研究方法论的新进路》从设计之研究“设计师式思维方式(Designerly Ways of Thinking)”出发,针对与总体人类生态相关的知识所进行的体系化探索;金学智从美学角度构建“双重生态”即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风景园林品题系列著作等等。从这些理论方法的提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多多少少都结合了西方城市设计的哲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使得现有的尝试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风景园林的发展,所以这条路是可行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其实施和管理,古代城市规划和设计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在于它高度忠实的执行力,言行一致恐怕也是现代风景园林理论当中实践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了。
中西文化从本质形态上看就是辩证的思维态度,合与分、感性与理性、复杂与简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哲学意识告诉我们风景园林学科也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味寻求某种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