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与实施策略
2017-10-16孟强
孟强
[内容提要]“合作学习”被称为新课程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被广大教师广泛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了,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合作学习”的种种不足。要使这一学习方式真正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时机,当问题处于模糊不清,摸棱两可时;当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个人力量无法全面解决时;当问题复杂需要分工协作时,安排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威力就能充分显现出来。同时要通过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进行合作学习呢?
一、个人操作有困难时进行合作学习
案例一:在《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中有这样的一个活动:用18根小木棒,每根小木棒长1米,围成一个周长为18米的长方形。要求回答:(1)这样的围法有几种;(2)怎样围才能既不会遗漏,又会不重复。这项活动的给出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亲手体验的机会,符合学生的心理。由于活动需要摆一摆、记录、计算结果等多项工作,需要有若干个学生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如果单个人操作就比较困难,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此时教师提出小组合作也就把握住了时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的确定得出了有几种围法,并得出不遗漏、不重复围成的策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分工、有合作,人人参与活动,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及与他人的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使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体会到合作的成效。
二、解题方法、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合作学习
案例二:在《认识图形》这一节内容时,课件出示:把正方形剪掉一个三角形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教师给出这个题目后,并没有马上让学生合作交流,而是让自己思考。当得出的答案不唯一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这才鼓励他们进行讨论,此刻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挑战性,在小组讨论中产生了“认知冲突”,得出三种答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最后通过组员间的讨论和争辩寻求到了小组中认可的答案就是三种。到了整个班级后,再一次出现了“认知突破”,最终实现学生对问题高质量统一认可的三种答案,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即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开拓学生的思维。
因此当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答案不唯一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使学生养成发散性的思维品质。
三、解决问题遇到难题需要他人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
案例三:三年级教材《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的巩固练习有这样一道题:航模组有18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3倍,微机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4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道题目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因此在处理此题时我是这样做的:A、齐读题;B、独立思考看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试着解答;C、小组合作交流。我的要求是:交流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交流哪些问题自己没有提出来,交流解题思路,学生通过交流,既验证了问题的正确性,又弥补了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再者每个人通过动口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在课题学习和问题探索中组织合作学习
案例四:在一次公开课上,做课教师在教学生分数基本性质时,设计了三个任务,让小组合作解决。
1.三张大小相同的纸,分别折出1/4、2/8、4/16,并将他们涂上不同的颜色。
2.认真观察,并将结果添入○里。1/4○2/8○4/16
3.小组讨论这三个分数 变了 没变。
各小组经过操作、合作、交流后派代表回答,答案表述完全一样。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能够预料到的,这个案例从反面说明: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索”,事先设定“套路”,答案无须经过讨论,一目了然,学生似乎都在积极参加,可是否有探索性?是否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能算是一场依据剧本的演出罢了。我认为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出需要探索的问题,设置的问题应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应是开放性的,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以及提出新问题,而不是通过诱导,得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
五、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难易适当,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他人协作也能完成,就会失去合作的意义,学生的合作也会失去动力;如果太難,小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便会饱尝失败的苦果,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难易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合作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独具一格的创造性。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生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其优势是一些传统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合作学习浮于形式,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归纳总结,探究关注更深层次的问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正确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积极创建合作学习的环境,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