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
2017-10-16谭娟
谭娟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颁布,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也是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课堂教学现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欣赏过后,不少教师会有这样的疑问:“这还是语文课吗?”“这节课的语文味儿不浓!”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呢?语文课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语文课的语文味,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章里所说的世界,让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中感受和品尝文本的文体美、语言美和精神美。那么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
一、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方向
从叶圣陶先生在世时开始,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但常常会找不到方向。关于语文学科的争议一直很多,语文教学在教改中较其他学科来说似乎显得更难。教师们都在努力寻求改革的方法和渠道,然而,到底应该怎么做,怎样改,心中无数。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为我们指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它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准绳,它使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明朗了起来。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什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问题”等等。
就拿“语文课程的性质”来说吧,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争论不休,有说工具性的。也有说人文性的,弄得广大教师不知所从。现在好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承认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
二、让语文课堂沐浴“原生态”美
陶行之先生说得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是重要的育人地带,没有真实的课堂,如何培养“求真”之人呢?因此,我们认为,本色语文课堂首先必须要“真”,我们的课堂首要追求的是:反朴归“真”。
1.少一些串讲串问,多一些积累品味。
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用提问和分析来驾驭课堂和学生,似乎不提问学生就不会读书。尽管新课标颁布以来,这种现状有所改变,但是串讲串问仍然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治的一个顽疾。
2.少一些空泛表演,多一些扎实训练。
新课标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了把语文课上成“体验的课”,很多教师挖空心思让学生去说感受,谈体验,因此多媒体演示、角色表演成为时下课堂教学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巧妙借助多媒体和课堂表演加深学生的体验,这当然没错,但是使用过多过滥只会冲淡课堂的语文味,同时也不能因为一味追求体验而忽略了必要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体验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使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借助多媒体演示和课堂表演,不仅能创设阅读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还可以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但是有些情感和知识很难通过体验来获得,因此适合表演的再去表演,能体验的再去体验,不能的切莫刻意为之,以免让语文学习之外的东西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必要的训练还要坚持,课堂上与其让学生脱离文本富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不如多为学生创设一些听、说、度、写、思的机会,为学生积淀和运用语言创造充分和必要的条件。
3.少一些小组讨论,多一些潜心会文。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新课程主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合作学习一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时尚,致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时髦的“课堂教具”虽然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一定的实效。
三、要教出语文味,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体意识
不同的问题和语体有不同的交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最合适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形式或手段,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并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会其意境美。例如,《孔乙己》这篇小说时,重点抓住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体会“以乐写悲”的艺术手法及效果。重视叙事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节分析,主要抓住了孔乙己前后两次付酒帐的两个动词“排”和“摸”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小说运用文学语言叙事的佳妙;课后让学生续写“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让学生基本把握小说的人物主题基础上,对孔乙己的命运发挥想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一层理解和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尝到再创造的快感。
1.加强语言赏析,品味语言文字美,感受作品情感美。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感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加强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积累语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白现。”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尤其是诗歌、古文、精彩的散文,更是要離不开熟读成诵。诵读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者情景、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点评、再朗读,老百姓妻离子散、生活颠沛流离,隔世不隔情,一曲忧国忧民的心音就会了然于心。
2.引导学生通过辩词析句,学会揣摩和品鉴语言,感受作者情感。
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和领会的教学不能采取教师讲述的方法,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在教学《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的意志”这段文字时,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技巧朗读,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运用了那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作者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这段文字好在什么地方,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借助语言材料,针对教师的提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情绪活跃,合作交流气氛浓郁,在饶有情趣的情境中理解了象征手法及其运用,品味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了文章酣畅淋漓的气势和博大而深远的境界,把握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总结、提升、运用。总之,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才能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才能提升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