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组织与调控
2017-10-16王祯
王祯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深化改革研究,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这样的目标,很多教师开始讨论和策划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实现更好地组织与调控,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得以更有效的发展,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协作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通过分工、互助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这样的模式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激发潜能,有助于学生成长。但是教师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指导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学生进行组织与调控,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获取更好的效果。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策略。
一、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没有计划的活动很难说是有效的,为了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教师在学习开始之前必须要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就以《静夜思》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要明确学习的内容,要明确指出学生要理解诗的意思与情感,同时能够从这首诗出发进行引申,了解其他有关“月”的诗作;其次,学习计划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步骤,要真正理解《靜夜思》要从创作的背景、诗人的心境出发,再结合实际的内容,最后才是进行升华的讨论;还有,学习计划要点出点出小组学习活动的重点,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月”在古代诗作中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对此要求学生深入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为学生提出正确指示,更好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二、明确小组的合作分工
为了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实际的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就以《桂林山水》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用绝美的文字将桂林山水的美丽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首先,教师要让一部分学生进行资料的准备,从地理环境、人文文化方面进行收集,在学习之前先全面地了解桂林山水的背景;其次,教师要在合作讨论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发言,才能保障思考探究的有效性,再由代表进行发言;最后要确定哪些学生要整理小组的学习成果,做好汇报工作。通过这样的分工,让学生都了解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具体做些什么,从而保障每个学生的参与度。
三、提供科学的学习指导
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引路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是如此,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地进行,需要教师提供科学的学习指导。就以《荔枝》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以荔枝为线索,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母亲的机敏大方,但是面对这样的细节学生有时很难理解,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比如文章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母亲端上刚没回来的荔枝,用轻快的动作换下了那盘丑陋的沙果”这是作者同事来家做客时母亲的临场反应,于是教师可以一步步地引导“荔枝与沙果实际上形成了对比,而母亲轻快的动作又是重要的一点”学生在讨论中立马能够得出答案,能够想到文中的母亲是为了避免作者的尴尬才换上了新鲜的荔枝。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提供科学的指导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四、创设问题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问题,再从问题出发寻找策略进行解决,这个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教师要创设问题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调控。就以《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塑造了闰土鲜明的形象,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这篇文章,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挖掘。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作者和闰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引导学生初步地熟悉文章,了解大概内容,随后教师再提出“从文章的哪处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引导学生结合文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教师提出“在闰土身上你们又学到了什么?”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获取更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合作的力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对于学生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教师作为重要的指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与调控,获取更好的效果。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对学生进行科学地组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铜鼓小学王兴昭.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贵州民族报,2010-06-16A03.
[2]马新志.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3: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