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的贡献

2017-10-16朱晨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川军台儿庄战役

朱晨

摘 要:台儿庄战役作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典型的大捷之一,大大的鼓舞了中华儿女的抗战士气。王铭章将军所率领的第一二二师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王铭章的牺牲,为台儿庄战役赢得了宝贵的部署时间,同时提高了川军的名誉,也为之后的斗争形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战争结束后,李宗仁长官曾感慨道“若无滕县之固守,岂有台儿庄之大捷?”

关键字:川军;王铭章;台儿庄战役;滕县

一、王铭章将军

1.自幼特殊的童年经历磨练了王铭章坚忍不拔的性格。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四川新都泰兴场人,家境贫寒。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培养了其坚忍不拔的坚强性格。双亲早年相继病故,遗留年幼的王铭章兄妹三人相依为命。家人看其天资聪慧,有气节,故而省吃俭用,供其在泰兴场初级小学读书。在学期间,王铭章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在其叔叔的帮助下,王铭章顺进入了四川陆军小学,从而选择了其一生可歌可泣的戎马生涯。

2.先天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造就了一代川军战神。

1911年,四川的保路运动兴起。时年18岁的王铭章毅然加入了四川的保路同志军,积极投入到与清政府的斗争中。辛亥革命结束后,王銘章转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学习,距离其走上职业军人的梦想更近了一步。1916年,为了反对袁世凯窃国称帝的行为,蔡锷率领护国军出川抗争。王铭章随着蔡锷一起参加了护国战争,时任连长。在随后的戎马生涯里,王铭章屡立战功,在川军中的地位也一步步提升。1935年,王铭章的军事生涯到达了巅峰,任一二二师,也就是之后台儿庄血战的这支川军主力的师长,次年晋任陆军中将。这期间,王铭章听命于蒋介石的命令,也参加了一系列的围剿红军的战斗,给红军各部造成了诸多麻烦。其中包括1933年在四川军阀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发起三路围攻中,王铭章担任了左路总指挥。此后,也多次对红军作战。

3.王铭章认清了国内的斗争形式,也对之前的错误行为有了一定的反思和悔改。

王铭章曾经在军阀混战中虚度了十余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的对日抗争热情高涨,抗日救国的呼声日益兴起,王铭章也意识到了以前的错误主张,在国家危难的生死时刻,作为川军的著名将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才是符合当时大形势的正确做法。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迫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全面抗日的”的主张,王铭章对于这一主张十分拥护,故而率部退防待命。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川军爱国将领争先恐后主动请缨率部奔赴前线战场,时任122师师长的王铭章亦率部出征。1937年9月6日,王铭章在德阳县广场召开了誓师大会,大会中,他义正言辞地表达了自己誓死抗争的决心以及之前参与对红军内战的错误。自此,便有了日后台儿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二、川军与台儿庄战役

1.川军发展历程,从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川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古以来就是富庶的天府之国。可是在这边大地上,地方军阀之间的混战至始至终都没有彻底停止过,这也就导致了川军内部派系繁杂,相互之间明争暗斗。早期川军的代表人物有刘存厚,熊克武,中后期由刘湘当权,刘湘死后又形成了群雄争霸的混乱态势。

2.川军作为活跃在抗战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对整个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卢沟桥事变至抗战胜利的八年时间,四川省总计有多达40万的部队出川奔赴前线战场,其中多达26万以上的战士战死他乡,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将士在战斗胜利后得以回到故土。不仅如此,四川还为抗战贡献了兵员和劳役各300万,而且所出钱粮均为全国各省份之首,在抗战最困难的阶段,四川省为全国的财政支出提供了30%的支持,八年总计支出了4400亿法币。仅仅1941至1945年,为全国提供了30%以上的粮食。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四川省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质贡献,几乎可以称之为倾其所有。川军在武器装备上并没有任何优势,却凭借强大的战斗意识与日寇奋勇斗争。与此同时,四川人民对于抗战的大力支持也体现到了人民百姓强大的战斗意志当中。川军的武器装备,食品供给以及医疗条件在与中央军和其他地方部队相比差距过于悬殊,可即便如此,也丝毫没有影响川军在抗日战场上的活跃表现。在淞沪会战中,杨森的第20军远赴上海参加战斗。该军是川军中最穷,装备最差的部队,不过还是凭借着川军将士上下强大的战斗意识和不屈的精神打出了异常惨烈而且出彩的战绩。

3.川军在台儿庄战役中与其他作战部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川军在参加台儿庄战役前夕,已经失去了其核心人物刘湘,整个川军处于群龙无首的局势。加之川军自身的武器装备与其他地方部队和中央军存在明显差距,所以其他地方部队和中央军对川军始终有一种轻视。再者川军内部军纪涣散,大烟盛行,这一点更加恶化了川军在当时国内军界的形象,也加剧了其他部队对于川军的厌恶。这些轻视和厌恶的慢慢积累,也就造成了川军和其他部队之间的矛盾慢慢滋生和加剧。

4.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以及川军的任务艰巨,战略意义非比寻常。

台儿庄坐落于山东境内,同时也是山东和江苏两省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山东的南大门以及江苏的北屏障。

在当时,国内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没有完全结束,不少地方军团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战场上总是呈现出消极抵抗的现象,从而导致第五战区的保卫战斗处于十分不利的环境当中。

对于双方而言,能够占据台儿庄,都是左右战争成败的关键。

整个徐州会战的的开始地点选在了台儿庄这个要塞之地。对于日方而言,他们的战略思路是兵分两路,第一部分由日军华北方面军矶谷廉介率领的第10师团从徐州的西北部发起进攻,第二部分由华北方面军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5军团从徐州的东北方向进攻。而恰好,台儿庄作为连接徐州东北西北的咽喉要地,日方势必攻下台儿庄,实现两个师团的汇合。同理,中方也明白台儿庄在此次大会战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如果两个师团会师合攻,会对整个徐州大会战产生十分不利的催化作用。endprint

台儿庄与西北方向的滕县,东北方向的临沂呈犄角之势。

日军两个师团在徐州的两个方向迅速集结,试图两个师团合力攻下台儿庄,从而大汇合直取徐州。中方在李宗仁长官的指挥部署下,做出了相应的防御部署。在台儿庄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分别有滕县和临沂两个军事要塞。李宗仁命令王铭章部驻守滕县,对抗西北方向进犯的矶谷师团。又命令庞炳勋部坐守临沂,抵抗板垣师团的进攻。

三、王铭章贡献

1.王铭章通过自身的奋勇抗争和壮烈牺牲为川军正名。

首先,在抗战爆发之前,四川内部军阀割据混战,各派系明争暗斗,互不相容。随后刘湘统一了四川的混战势力,结束了四川内部常年的混战局面。抗战爆发后,四川各派系軍阀力量纷纷出川,为国效力,故而产生了川军这个抗战战场上的坚实力量。

四川省在抗战过程中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所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抗战初期,川军的名声并不像后来的那么远近闻名。和中央军以及其他地方军相比,川军武器装备最差,战斗素质也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在当时的国内军界,川军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杂牌军。再者,川军内部军机涣散,各种恶性充斥着全军内部,比较著名的就是川军内部抽大烟的风气盛行,外界给川军起了一个更贴切的称号“双枪兵”。众所周知,吸食鸦片对人体的伤害巨大,在近代的几次抗击外来侵略的保卫战中,中国军队,但凡有此恶性者,屡战屡败。综上所述,川军空有满腔誓死报国的战斗热情,却始终无法在军界成为正统。

这种现象在刘湘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第一次有一定效果的扭转。淞沪会战中,杨森的第20军第一次打出了川军的气势,使得军界上下第一次对川军的看法有所改观。

但是随着刘湘的去世,川军内部少了一位核心领袖,使得川军内部一度又产生动荡混乱。此时此刻,急需要一位智勇双全的川军将领有所斩获,为川军再次竖立军威和信心。就在这个时候,伴随着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的爆发,王铭章就顺应天时地成为了这个关键人物。在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被给予重任,固守滕县,延缓日军南下的态势。最终,王铭章将军及其麾下全体将士壮烈殉国,也为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王铭章和其一二二师在滕县的浴血奋战为台儿庄战场的防御体系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日方也深知要想攻陷台儿庄,首先应该拔掉台儿庄门口的两个钉子,滕县和临沂。于是,负责从西侧进攻的矶谷师团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有“鬼赤柴”称号的日本步兵第10联队作为先头部队进攻滕县。这一支部队组建于1874年,参加了几乎所有的日本近代战争,可谓战功赫赫。王铭章十分清楚自己对面是怎样一支嗜血部队,自己的部队不可能阻挡这样一个对手,为国捐躯简直近在咫尺。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也十分清楚,用自己手里的主力部队和这样的敌人交锋,势必损失惨重,甚至有全线崩盘的可能。故而川军就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以死相抗,拖延时间。

即便川军战斗力和日方部队相差悬殊,但是滕县保卫战中川军所表现出的战斗意识可谓众志成城。据参加过此役的川军老兵回忆:王铭章师长告诉我们,这是国仗,我们要打得很光荣,要打得很漂亮,这一仗我们要打好,这是洗刷我们川军过去耻辱的一个很关键的战斗,我们要打好。同时广大川军官兵也表示,不打退日本人,我们不回四川。川军实现自己诺言的这一天就在眼前。正是这样高涨的战斗热情,才有了滕县固若金汤的防守。为台儿庄的布放争取时间的同时,也为后世奏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3.王铭章对于国内的斗争形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战略和士气两方面。

抗战前夕,国内的斗争形势很不乐观。东三省的相机沦陷,让日方的三个月征服中国的狂妄言论看似即将成为事实。之后,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平型关也遭到了八路军的重创。在台儿庄战役中,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中国军队的合力包夹下而溃败。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大捷,而台儿庄战役则是中方在防守中反击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日方主动进攻中遭遇的最大的失败。对于日方而言,不仅仅是兵力的损失,战略的失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打击。台儿庄的大胜,也打破了日方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作为台儿庄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的英勇表现,大大的激励了全民族抗战士气,王铭章和川军为之后的更多恶战树立了标杆。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社会普遍看衰中方,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多是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后,国际社会对于中日之间战争的看法有很大的变化,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战役之前胜利悬殊如此之大,最终会是这样一种战果。以小见大,王铭章以及川军在滕县保卫战中的表现,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不屈,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方对于抗战必胜的信心。

四、结论

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战略层面而言最大的贡献就是迟滞了日军汹涌的进攻态势,为后续的台儿庄的布放以及徐州整体防御体系的建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王铭章以身作则,为国捐躯,也大大提升了川军的名声和口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军界对川军之前的误解。更高层次来说,滕县保卫战作为台儿庄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的整体抗战士气有极大的鼓舞,对于日方的嚣张气焰有很大的打击。王铭章作为滕县一战的执行者,对中日双方精神层面带来的不同影响居功至伟。

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军将士不辞劳苦,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上级给予的任务,自身实力却大大降低,仅仅滕县一战,王铭章部几乎全军覆没。可正是他们果断的牺牲精神,换来了一场大捷,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战信心,王铭章将军和川军注定在抗战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为后世所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孙继炼,铁的血:台儿庄1938抗战全纪实[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高华,王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J].文史精华2009.8总第231期.

[3]田闻一,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J].人物春秋2014年第6期.

[4]王贞勤,滕县保卫战:台儿庄大战的序幕战[J].军事春秋2014年第1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川军台儿庄战役
又见菜花黄
——忆台儿庄大捷
战役中的你
川军将士抗日出征歌
为何是川军?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
抢占三所里 阻敌建奇功——忆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穿插作战中的先遣团
台儿庄大捷后盲目决战谁担其咎?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
扶郿战役简介
台儿庄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