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像

2017-10-16

风采童装 2017年9期
关键词:张一山新文化运动胡适

偶像

胡 适

荷戟独彷徨的斗士

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名人,也是最被人误解的一个名人。

“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

向左走传统文学意味深长碰撞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人为什么要偶像?因为偶像都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事业极其成功,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

1910年7月,胡适在北京以第55名的成绩考取第二期庚款留美官费生。一个月后,他与赵元任、竺可桢等人齐集申江古渡,踏上开往美国的轮船,开始了他学习和了解西方文明的脚步。

胡适的学生唐德刚所著的《胡适杂忆》中写到:“老实说,孙中山先生和胡适之先生都是开创中西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如果把胡适看成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但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开创新文化运动的宗师,那他就高不可攀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尤其是多重文化汇流的开始,必然要有个极长的摸索时代,胡适就是东摸西摸,摸了一辈子!”

胡适发挥最大影响的是从提倡白话文开始,一般称之为文学革命。他到北大以后通过讲堂和报刊(如《新青年》《努力周报》《晨报副刊》等等),大力提倡“新文化”或“新思潮”,这是他光芒万丈的时期。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以个人影响而论,胡适都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归结起来,胡适一生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却不容忽视。1918年,毛泽东等人创立新民学会,积极组织到法国勤工俭学,毛泽东还通过章士钊募捐了两万大洋,但临行前他决定不出国了。他解释是受了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影响,决定留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后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还重点销售了胡适的著作。

胡适一生从不主张激烈地变革,而主张渐进式地改革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激烈地尝试全盘推翻中国传统。他一生都在这样的拉扯中,渐进和激进。也因此,胡适挨了不少骂。鲁迅骂胡适骂得最狠,骂他是黑势力的帮凶,“能言鹦鹉毒于蛇”“好向候门卖廉耻”,对此,胡适倒是采取“老僧不见不闻”的态度,从不公开应战,不过后来鲁迅对胡适的一句评价倒是颇为中肯:“胡适是一位荷戟独彷徨的斗士。”

张一山

韬光养晦的演员

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而,偶像是人生奋斗的路标,会引导我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向右走流行文化五光十色正视偶像给孩子的力量

“我既没有迫切想要摆脱之前的影子、标签,也没急着尝试超越年龄阅历的角色,该来的终究会来。”

张一山出生在1992年,从小生活在胡同的大杂院里,老北京人的特性在他身上发挥著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形成了现在真实、接地气的个人气质和表演风格。

张一山走上表演之路几乎是毫无设计的,由于从小性格顽皮,在家坐不住,他被母亲送到武术班学习武术,后被旁边影视班的老师相中,靠着一些运气先后参演了《小兵张嘎》《家有儿女》等电视剧,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出演《家有儿女》时仅12岁,那时他还不完全懂什么是演戏,更多的凭靠天赋和灵气。

后来,张一山选择继续深造,顺利考上北影,几乎主动从公众视野里销声匿迹。他在大学期间从未接戏,回归到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对于观众会不会逐渐遗忘,表面看上去他很平静,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为未来积蓄着力量。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现在的他真正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人物,凭着对艺术、对角色和对剧本的感觉,创造理想中的东西。

2016年凭借《余罪》大火,这是他意料之外的惊喜。一个玩世不恭的“余罪”,让张一山完成由童星到演员的转型。“没想过会大爆,但这确实是件好事。”有关《余罪》,他聊过太多:“能有这样一个角色让人眼前一亮,让观众将对我的印象由原先停留在小朋友的阶段,转而正视到‘哦,他长成个演员了’,是一种荣幸。”

余罪被不少人视作张一山的本色出演,似乎那个混不吝、痞气里实则是聪明仗义的卧底警察就是张一山平时的样子。“塑造每个角色时多少都有自己的影子在,毕竟是我在演绎它,但没有演员和角色完全一样的。”显然,张一山也不打算去找一个最“像”自己的故事,演更多的角色才是不断砥砺演技的途径。

时隔一年,他重新携剧回归,《春风十里不如你》里的秋水,真实、鲜活,让大部分人回忆起了自己的军训生活。

猜你喜欢

张一山新文化运动胡适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张一山:红与不红都随缘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90后演技扛把子,张一山告诉你:什么叫痞帅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考场记叙文,到底得有几分真——与张一山老师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