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表演艺术调查研究
2017-10-15杨娟
杨娟
摘要:楚州“十番锣鼓”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来源于宫廷,根植于民间,富有浓厚的楚州文化特点和地域属性。本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表演艺术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该项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表演艺术能够被更多大众了解和接受。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表演艺术
楚州是淮安的古称,隋开皇元年置,作为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历史久远,占据交通枢纽重要地位。2012年行政区划调整,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属辖现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辖内26个乡镇,总人口约119万。楚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唱表演流传至今的楚州“十番锣鼓”来源于宫廷,根植于民间。乾隆十六年(1752年)首次南巡时,特为供奉皇帝欣赏的宫廷昆曲音乐经由清道光年间楚州著名曲词家孙育卿进行改创,在宫廷昆曲音乐的基础上加上地方风俗的唱词和打击乐(锣鼓点子等)创作成为雅俗共赏的楚州“十番锣鼓”(又称武昆),在文字内容、曲调结构、演奏技巧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明显区别于昆曲,但又自成体系,富有浓厚的楚州文化特点和地域属性。楚州“十番锣鼓”的锣鼓敲打技法自成体系,它的音乐旋律、唱词、锣鼓点子极具特色。唱词文学性较强,内容贴近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并具有浓郁的宫廷音乐韵味。而其独特的“八台大轿”道具棚配合坐式和走动式的演奏方式,乐队所到之处总是气势轩昂、热闹非凡,表演形式深为老百姓所喜爱。楚州“十番锣鼓”在清朝年间盛极一时,除了年庆庙会,像府署官员家中贺寿、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也必然少不了“十番锣鼓”的精彩表演。然而,随着清政府末期颁布停漕改折的新规,楚州漕运总督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继而被撤销,加之诸多原因,楚州“十番锣鼓”也渐渐曲音消匿,随着抗日战争爆发,表演艺人们经历坎坷,辗转流离,1939年正月初七楚州艺人们举办了最后一次集会,随后日军入侵驻扎楚州,班社解体,演出彻底中断,“十番锣鼓”的乐音几乎销声匿迹。
20世纪90年代起,楚州区文化馆开始对“十番锣鼓”进行了一系列的搜集、整理工作,虽然有所复苏,但由于传承人的断代和缺乏致使保护工作存有许多困难。近些年,随着这一剧种一次次被搬上了舞台,楚州“十番锣鼓“在2007年4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特别是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后,逐渐有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楚州“十番锣鼓”。
楚州“十番锣鼓”以唱、奏、敲打为一体,又称“武昆”。演奏乐器有:对笛、对萧、对笙、对管、对琵琶、对三弦、对硬弓、对软弓(共16件);打击乐器有:板鼓、板、堂鼓、大锣(低音)、小锣、小其、木鱼、碰铃、糖锣、号筒(共10件)。加上一人演唱,曲中二十几件乐器时而独奏、时而合奏,宛若古代民间双管配置交响乐,它的音效由高到低,曲中时而出现一面低音大锣与一支低音号筒发出来的“嘟”、“咚”、“打”、“一”……这些古老、深沉、壮观、奇特的音乐声效,在中外民间音乐中极为罕见。曲子中适时加入锣鼓曲牌,乐曲结尾大部分以锣鼓曲牌为主。器乐曲的高潮处为衬托气氛,有时会加入锣鼓与器乐合奏以增强音乐效果和音乐感染力。“十番锣鼓”的曲名文学性较高,如“金盆捞月”(唱词大意为劝说好男儿远离烟花之地),全曲演奏约30分钟,被称作为古代民间交响乐。“咏花”以季节为序赞美各种花的美色,歌词文雅曲调悠扬,颂唱春梅、桃花、杨柳等十二种花卉,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图景。“咏蝶”赞美蝴蝶的19种美丽姿态。“到春来”旋律优美,采用羽调式为主音贯穿全曲,令人产生对春天到来的企盼之感,采用1/4板并在乐曲结尾处加上打击乐进行合奏,增添了乐曲的丰富色彩,令人惊讶并折服。楚州“十番锣鼓”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通常在每段乐曲后加入特定的锣鼓牌子,像“咏蝶”曲后加入锣鼓牌子“四季花”,“咏花”曲后加入锣鼓牌子“穿风花”等等,均根据不同曲风使用对应的锣鼓牌子。
自古以来各民族都有着他们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语言及音乐风格,楚州“十番锣鼓”的源头来自于宫廷的昆曲音乐,十件打击乐合奏的唱作表演形式体现出古老江淮一带的生活风俗。节奏以中慢行板较多,采用独特的民间锣鼓敲打方法的锣鼓曲牌风格,乐曲唱词的语气感贴近封建古城的生活语言,富有江淮地方语感特点。
演奏楚州“十番锣鼓”形式可分为坐式和走动式,坐式是艺人们空闲时或节日庆典时相聚一起,有规则的分前后左右落座演奏,有时演奏为供人欣赏,有时仅为自娱自乐而奏。走动式的演出是指沿街演奏,比如四月二十八日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艺人们身着盛装,由八人抬着一个装饰美观的棚子,里面存放着不易携带的打击乐器,如大锣(直径2.8尺)、班鼓、堂鼓等,敲板人在最前面领队指挥。有时演奏“十番锣鼓”队伍的后面还加入如高跷等其它形式的表演队伍,在街头演奏时极易辨认出这是“十番锣鼓”的演奏团体。1947年之前楚州尚存有十几支“十番锣鼓”演奏团体,当时俗称为堂子,最有名的“粮安堂”在南门一代,演奏人员有20多人,以从事粮食行的商人老板为主。“粮安堂”的棚子做工精美,外形宽大,当时属于演技最好的演奏团体。根据年长的楚州街区老人们口述,当时的高跷表演场面十分热闹,艺人踩在高跷之上高度可达古老的民房二楼,为“十番锣鼓”的表演增加了热闹有趣的氛围。
当时的民间打击乐配置通常为四至六件乐器,而楚州“十番锣鼓”的打击乐配置是十件乐器,它的音响效果独特,声效从高到底,层次清晰,尤为罕见的是它的打击乐配置里有一面直径2.8尺的低音大锣和一支低音奇特的号筒,演奏时产生古老深沉且壮观奇特的音乐形象。楚州“十番锣鼓”的曲名“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等极富文学诗意。锣鼓曲牌也为独创,如“出山云”、“金钱花”、“四季花”、“双飞蝶”、“绕花乐”等,都区别于戏曲和民间锣鼓曲牌。演奏乐器由对笛、对萧、对笙、对琵琶等双管制乐队配置,弥补了单管制生效不足的缺陷,楚州“十番锣鼓”也有力证实了楚州几百年前就出现了双管制乐队。
近年来,楚州区政府已将楚州“十番锣鼓”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并建立基本的文字、电子档案,并制作音响资料在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上播放。区文化部门多次组织十番锣鼓的排练演奏和对外交流,在各类演出当中均取得较大反响。尤其是在“淮安府衙”等旅游景点演奏等形式对楚州“十番锣鼓”起到了更好地推动保护作用,让楚州“十番锣鼓”重现大众视野,带给民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和感动。作者通过调研工作把楚州“十番锣鼓”表演艺术进行分析,呼吁专家和学者参与抢救发掘,促进它的再次繁荣,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一员。
参考文献:
[1]张建昌,论陕西商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J],商业论坛,2006(8):6-8。
[2]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01):74-79。
[3]周寶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价值研究[J].安徽文学,2012(1):159。
[4]李艳.基于淮安河下古镇为例的体验式古镇旅游经济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14-16。
[5]董秀芳.浅谈河下古镇文化开发思路[J].民营科技,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