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黄崖窑村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村初探
2017-10-15谢宁
谢宁
今年6月17日,“2017·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油菜花节”在榆林市榆阳区黄崖窑村正式拉开帷幕,游客们观油菜花、品农家宴、赏古筝曲、享亲子情,黄崖窑的美瞬间刷爆朋友圈。补齐农业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内生发展动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是黄崖窑村深度挖掘农业功能、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村的成功经验。
“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游客们迷醉在油菜花海的美景中,耳边是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温婉如水,眼前是金黄娇艳的油菜花绵延千里,拂面而来的花香浓郁如蜜般沁人心脾。
这样的美景,出现在榆林市榆阳区黄崖窑村。
黄崖窑村位于榆林城区南53公里处,全村辖黄崖窑、崔墕、桃黍沟三个自然村,曾经是黄土高原上“靠天吃饭”“十年九旱”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榆阳区大力推动“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从实际出发,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外出创业能人致富带动作用,按照“规划引领、产业融合、设施提升、环境改善、乡村美丽、人民幸福”的发展思路,为榆阳区南部山区闯出了一条农村综合治理、产权制度改革、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子,引发了一场蝶变。
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一是大力发展村域综合治理,实现了生产条件大提升。黄崖窑村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的主要收入以劳务输出和小杂粮种植为主。新一届班子上任后,该村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乾坤天地人自然和谐”的生态综合治理思路,围绕群众致富奔小康,紧盯“设施提升、环境改善、乡村美丽、产业融合”四项工程。四年来,该村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累计完成投资2830万元;整合土地3200亩;新修、加固蓄水坝2座,砌护水渠2600米,保证了800多亩滩地的自流灌溉和700多畝旱地的节水灌溉;引进和推广小尾寒羊、布尔山羊、白绒山羊、优良种猪、集成良鸡等品种;此外,还实施了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绿化亮化、文化娱乐广场、阵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体功能显著提升。
二是率先进行旧居改造试点,实现了人居环境大改善。该村是上世纪70年代移民村,共计169院500多孔陕北石窑洞,改造之前,除窑洞建设整齐规划外,院落小房、牲畜圈舍、排水排污等都未统一规划。2015年,榆阳区决定率先在该村开展旧居改造试点,每户安排财政奖补资金1万元,群众自筹2到3万元,对原有窑洞进行综合改造,保留原有风貌,不搞大拆大建,重点实施人畜分离、院落巷道硬化、屋顶屋檐修缮以及太阳能淋浴等现代生活设施入户等工程,项目得到全村群众积极拥护,改造后该村成为了传统古村落保护和美丽民居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既寄托了浓郁的乡愁,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是全区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
加大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黄崖窑村土地集中改造提升后,新整理出千亩耕地。该村于2016年成立了农民种植合作社,吸收55户农户,按照“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土地流转模式,整村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黄崖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黄崖窑、崔墕、桃黍沟三个独立运行的合作分社,该村只设了三种股,人口股、土地股和资金股,人一股,地一股,且资金股只能由本村村民购买,只能补差,不能多买,保证全体村民人均不超两股,股份标准通过村民讨论后最终确定。该村将外出人口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股份合作经济,解决了大部分村民常年外出,耕地撂荒、规模效益低下、耕种机械化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村里还流转退耕还林地管护权,创办了村办林场,把林地的管理权交给村集体管理,同时,所有农户实现一户一宅,旧宅全交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按比例提取部分收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基础。
2017年,榆阳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县区。近年来,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制度,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产权关系,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重大转变,使赵家峁村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的排头兵、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为榆阳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扶贫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鱼河峁镇黄崖窑村发展的产业项目学习赵家峁村“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模式规划实施,农民持股份,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开工实施2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以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该村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壮大集体经济,计划高标准建设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50亩,启动榨菜加工和米酒酿造两项产业,使群众得到“租金、股金、工作”三份收入。下一步将全面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八个小组同步推进,清产核资和方案调整正在有序进行,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黄崖窑发展增动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好基础。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综合治理以来,黄崖窑村不断地调整思路,充分发挥该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明确以发展景观农业、林果采摘、乡村休闲等于一体的现代农居经济,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该村转变了以种植小杂粮、玉米为主的思路,着力提升农业产值和附加效益,引入栽植山地苹果、桃子、核桃等时令水果700多亩,尝试开展500亩油菜花、萝卜大田双茬种植,测算双茬种植亩产收入1500元左右,较过去翻一番。该村重点打造了旅游景观工程,开办农家乐,建设农家乐鱼庄项目,利用鱼塘开展付费垂钓、比赛等活动。鱼塘、水渠及道路建设已完工,并蓄水投放鱼苗,钓台、停车场、观景台、凉亭、步道、林荫等景观区,集游客休息活动和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展示厅也已经建成投运,保护性修缮老庄窑洞50孔,建成了具有陕北地域特色的农家小院,文化墙主体已经完工,一期打造了24孝文化。下一步计划继续完善景观文化墙、民俗馆、水上游乐、瀑布景观、山地动物园、土雕城堡、石畔鸟巢、农家小院、窑洞宾馆等项目;新建长两公里,占地50亩的河滨公园,打造一个游览观光、水上娱乐、安静独处的好去处;用文化旅游视野打造500亩油菜景观园、1000亩时令水果采摘园,全程机械化,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实现种植、旅游、加工、销售一条龙,一、二、三产高度融合。
该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今年春夏之交,黄崖窑村举办了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油菜花节:风车廊道、浪漫油菜花田、身着粉色绸衣的妙龄少女端坐在花间,袅袅婷婷、裙袂飘飘,纤纤玉指轻抚琴弦,乐声阵阵,古典的韵律与秀丽的风景相融合,美轮美奂;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中,《牡丹花与放羊娃》《杏花仙子下凡》等节目,呈现出独特的陕北艺术特色;两百多名骑行爱好者踊跃参与黄崖窑越野友谊赛,骑车穿行在花海中,构成了另一番花间美景;“相约黄崖窑·共赏油菜花”家庭亲子拓展训练活动助力油菜花节,家长和孩子们置身美景中,共同完成亲子拓展训练活动中的各种挑战任务,通过切身体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黄崖窑摄影大赛中,摄影爱好者们亲临自行车赛沿线、油菜花田、农家院落现场进行摄影采风,捕捉温暖的瞬间,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定格在相机中;水上乐园体验活动中,漂浮坐筏、水上滚筒、水上步行球、亲子碰碰船、儿童水枪赛艇等,让游客在炎炎夏日里体验清凉;特色小吃展销中,手工杂面、自酿浑酒、开口杏仁、农家小杂粮、陕北米茶、陕北羊肉等特色美食,让外地游客体验了一把舌尖上的美食。此届油菜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极大地提升了该村乃至榆阳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黄崖窑村转型按下 “快进键”,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引导村内“三资”全面整合,精心打造高效农业、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和生态旅游“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助力榆林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解放了生产力,激活了农村资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向建设“一山一水一片绿,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美丽新村迈近了一步。该村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村”。
参考文献
[1]高琳.一个村庄的美丽嬗变.榆林日报,2016-09-24.
[2]刘波.鼓励社会资本介入 乡村旅游发展提速.中国商报,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