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织密社会民生“兜底网”
2017-10-15张凌云
张凌云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与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黄龙县依托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的标准,织密群众社会民生的“兜底网”。
石堡镇吉家河村村民仝宪龙一想到今年春节要在新楼房里过,脸上就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虽然没有最终确定会搬进吉家河还是水磨坊,但仝宪龙心里不慌,因为不论抽签抽中哪个片区,他的就业、自家原来的土地、养中蜂等事项,政府都做了安排。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日子正一天天在变好。
近年来,黄龙县通过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养老、医疗、低保、就业等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持续提高。
产业+就业+搬迁
7月31日至8月1日,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现场观摩暨部署动员会在黄龙县召开。按照“就业扶当下,产业扶长远,搬迁扶根本”的扶贫策略,黄龙县以移民搬迁为载体,以就业服务为抓手,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需定搬、以人定搬,提出“后搬迁时代”理念。这种围绕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工作的做法得到肯定。
2016年以来,依据扶贫对象核实和动態调整备案结果,精准签订“三项协议”,黄龙县最终核定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021户2645人。
在城区吉家河、水磨坊两个安置片区,共建5层砖混结构安置楼26栋,建房1000套,建筑总面积6926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1131万元。据悉,吉家河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9月底达到入住条件,水磨湾移民搬迁安置点11月底达到入住条件。黄龙县计划房子全部简装,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
仝宪龙家现在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土坯房,不但阴暗潮湿,而且已有裂缝,属于危房。因为家庭收入低,一直无法翻修,成了这个当家男人的心病。这一次,按照人均20平方米的政策,他家四口人将分到80平方米的新房。
据了解,黄龙县此次进一步落实“后移民搬迁时代”的理念,强调移民搬迁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搬家”,而是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迁徙与转变,更是生产关系的重新调整,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深度释放。追求以人为本,产城文融合,实现以富帮贫共享发展。
仝宪龙说,自己家里养的20多箱中华蜂和种植的15亩核桃林,搬上楼后,都还是他的“产业”。此外,随着黄龙县大力发展旅游业,他的妻子已优先被安排在生态停车场工作,每月收入1300元;他被聘为村子里的精准扶贫信息员,每月补助600元。
据介绍,黄龙县提出的“后移民搬迁时代”,就是要系统地解决生活剧变给搬迁群众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问题。在移民搬迁工作中,黄龙县通过就业、产业配套和服务配套,成功地将分散的搬迁群众融为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群体和产业共同体。
据介绍,易地搬迁户通过中蜂产业配套每户每年可收益5000元。黄龙县依托中蜂产业园,辐射全县7个乡镇3个社区,新建中蜂产业扶贫基地9个,并成立了黄龙县中蜂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搬迁户”的运营模式,吸纳易地扶贫搬迁户入股,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以基地为载体发展中蜂养殖产业,逐步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方式来解决搬迁群众的脱贫增收问题,年底保障搬迁户收益不低于5000元。
光伏扶贫配套是黄龙县保障搬迁户生活的另一项措施创新。2016年,黄龙县争取到了黄龙县隆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三岔隆基30MW和黄龙县城投新能源分公司1.6MW村级光伏扶贫建设项目,并已于2017年6月底并网发电。2017年11月30日前,将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作为直接收益或产业开发资金。
为提高搬迁户的就业率,黄龙县在两个安置片区都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主动为贫困户在全县范围内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已为贫困群众创造就业岗位624个。
黄龙县还结合森林防火、生态旅游、城市管理、公共设施管护等工作,开发就业岗位,优先投向贫困群众。目前已针对贫困群众开发公益性岗位154个,协调劳务岗位601个,带动贫困残疾人就业133人。同时,将全县2752平方公里防火区域精准划分为巡查片区,聘任224名有劳动能力、责任心强的贫困群众为村级护林防火巡查员,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从事防火巡查,县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巡查补助,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
黄龙县委书记任高飞表示,下一步,黄龙县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社会综合体”的问题,也就是精细管理,即从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角度,逐步淡化、消除搬迁带来的思想上的落差、心理上的隔离和文明上的差距。通过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综合管理等公共服务和保障,切实维护搬迁群众基本权益,帮助其逐步建立对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认同和融入,增强安全感、归属感,变“客居”为“安居”;通过“将片区建成街区”和“去身份标签”,打破最直观的心理壁垒,实现搬迁群众与城市原有居民的交融、“贫与富”的交融,加强邻里之间的日常交流,加快融入新环境,参与新业态,构筑新生活,变“他乡”为“故乡”;通过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城市管理到区、社区管理到片和物业管理到户,帮助搬迁群众逐步适应城市生活、接受城市文明,逐步深入地转变思想观念,斩断贫困的思想根源,切断贫困代际相传,拔掉“穷根”,变“新居民”为“新市民”。
教育资源全面优化
黄龙县通过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把教育的“软实力”提上来,切实保障全县千家万户“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
从学前教育阶段实施资源整合优化,黄龙县引进了托幼一体机制。按照“学校跟着规划建、教师跟着学生流、家长跟着孩子走”的理念,加强城区学校,巩固乡镇重点学校,撤并乡镇薄弱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在新建的水磨湾幼儿园,试点实行“公建民营”运营方式,借助市场运营机制,填补托幼机构空白和幼儿园双语教学空白,提高办学水平。endprint
按照区域生源规模,黄龙县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推进县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加强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教师职称激励和退出机制。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验收。依托县综合培训中心,统筹发展各类培训和职业教育。
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县整合各类助学资金1072.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370人次。其中:家庭困难幼儿生活补助55.3万元、资助贫困幼儿1475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96.4万元、资助寄宿生5352人次;高中国家助学金150万元、资助1600人次;拨付中职国家助学金2.15万元、资助20人;落实贫困大学生入学资助11.35万元,资助学生78人。此外,保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发放贷款293人,发放金额188万元;2016年发放贷款251人,发放金额169万元;2017年预计将发放贷款300人,发放金额200万元。
医疗资源互融互通
黄龙县以县医院带动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和分级诊疗,逐步将先进医疗技术、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下沉,实现全县医疗资源互融互通、互利共享,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依托县中医医院,按照“康养一体”的理念,设立特色科室,开展中医护理、中药熏蒸、蜂疗、膏方制剂、耳穴埋豆、穴位敷贴、中医透皮、中医经络检测等25余种新项目,以特色中医药文化实现公共医疗服务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与生态旅游相配套的中医品牌。
黄龙县还制定实施了农村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办法,针对扶贫户开展医疗、慢性病门诊救助和免费体检8340人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参合率达到100%。实施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
今年,黄龙县为防止脱贫户因病、因突发意外事故返贫,为全县建档立卡户免费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全县贫困群众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实现100%参保。对于贫困人员在因病住院发生医疗费用后,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和兜底保障后,再次由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彻底解决了贫困人员医疗负担;对门诊慢性病贫困群众和所有因病致贫的800余户困难群众,在县医院提供免费体检,对符合医保慢性病病种的患者,但因医疗文书资料不齐全无法享受基本医保慢性病政策的,由县财政兜底,享受同等待遇的慢性病报销政策。
织密托底保障网
黄龙县整合民政、残联、扶贫等资源,在县乡敬老院集中安置五保户370户378人。此外,分类叠加高龄老人津贴、农村养老保险金、残疾人津贴、惠农补贴和个人土地收入等,确保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同时,创新养老方式。针对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老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建设社会福利中心暨老年公寓项目,实行社会公益养老;对不愿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实行社区居家养老;对经济条件宽裕的,在各景区打造养老基地,推行“旅居养老”。
在黄龙县委书记任高飞看来,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生态旅游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就业岗位,降低和化解失业风险,给每个人一个就业的岗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要稳步提高托底、低保、医保、养老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织密黄龙群众社会民生的“兜底网”。
黄龙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使全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也随之提升,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日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步建设黄龙独有的生态文化体系。
同时,黄龙县还致力于做好教育、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使黄龙县社会保障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