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從“歸去來”到“大聖變”:唐宋時代淨土信仰的一側面

2017-10-15林生海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7年0期
关键词:文獻敦煌信仰

林生海

在清末敦煌文獻被發現之前,很長的歷史時期内,變文一直處於留存史料極少、湮没無聞的狀態。因此每一件資料的發現,更顯彌足珍貴。近來,在翻閲洪邁(1123—1202)《容齋隨筆》時,有一條“和歸去來”的資料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A)今人好和《歸去來詞》,予最敬晁以道所言。(B)其《答李持國書》云:“足下愛淵明所賦《歸去來辭》,遂同東坡先生和之,僕所未喻也。建中靖國(1101)間,東坡《和歸去來》初至京師,其門下賓客從而和者數人,皆自謂得意也,陶淵明紛然一日滿人目前矣。參廖忽以所和篇示予,率同賦,予謝之曰:‘童子無居位,先生無並行,與吾師共推東坡一人於淵明間可也。’參廖即索其文袖之,出吴音,曰:‘罪過公,悔不先與公話。’今輒以厚於參廖者爲子言。(C)昔大宋相公謂陶公《歸去來》是南北文章之絶唱,《五經》之鼓吹。近時繪畫《歸去來》者,皆作大聖變,和其辭者,如即事遣興小詩,皆不得正中者也。”〔1〕洪邁《容齋隨筆》卷三“和歸去來”條,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2頁。按,引文及句讀參照了中華書局點校本。A.B.C字母爲筆者所加,唯在(C)“昔大宋相公謂陶公歸去來”句前,原整理者用引號斷開。經核對晁迥《晁氏叢書》(六安晁氏待學樓1826年刻本)知:(B)“答李持國書”以下皆爲晁以道所言,兹將引號改置於句末。

就目前所見,除程毅中先生《關於變文的幾點探索》一文中,提到《容齋隨筆》記載了“近時繪畫《歸去來》者皆作《大聖變》”之外〔2〕程毅中《關於變文的幾點探索》,《文學遺産增刊》1963年第10輯,收入周紹良、白化文編《敦煌變文論文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74頁。,尚未見有文章對此進行論説。

如《容齋隨筆》記載的那樣,歷史上確曾出現了推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現象。特别是在宋代士大夫之間,有一股“崇陶”之風〔3〕吴惠娟《淺論宋代的“崇陶”現象》,《貴州社會科學》1993年第1期,74—79頁;袁行霈《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藴》,《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152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甚至説道:“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辭》而已。”其他像蘇軾(東坡先生)、宋庠(大宋相公)等推崇《歸去來兮辭》者,可謂代不乏人。有感於時人“好和歸去來詞”之風,洪邁遂借晁以道所言,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上引文本中有一句比較難以理解,即文末“繪畫歸去來者,皆作大聖變”所描述的現象。“和歸去來”既然是唱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那麽繪畫“歸去來”为何不稱“歸去來兮圖”,而都畫作了“大聖變”?“大聖變”是什麽?晁以道、洪邁等宋代士大夫對時人“繪畫歸去來者,皆作大聖變”“不得正中”的質疑,反映了怎樣的社會背景與文化心理?關於這些問題,目前的研究非常缺少。鑒於此,本文以傳世文獻爲基礎,結合敦煌寫卷及域外漢籍,就“大聖變”與“歸去來”之關係試作探討。

一、中國古代的“歸去來”

衆所周知,在漢傳佛教中,佛像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崇拜,以至佛教在中國被稱作像教。佛像崇拜的盛行,極大地刺激了繪畫塑像藝術的發展。中國古代的寺觀繪畫,一般被稱作“變相”或者“變”“像變”“經變”“變相圖”等。唐人張彦遠《歷代名畫記》等典籍中對此有詳細記載。據變文研究的成果可知,“變”有轉變經典爲圖像、文字之意,“變文”即伴圖講唱的底本或文本〔1〕荒見泰史《敦煌變文寫本的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1頁。參閲 Victor H.Mair,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A Study of the Buddhist Contribution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and Drama in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89,p.66;梅維恒著,楊繼東、陳引馳譯,徐文堪校《唐代變文:佛教對中國白話小説及戲曲産生的貢獻之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81頁。。“變相”“變文”均可稱作“變”。顯然,前文的繪畫“大聖變”實爲“大聖變相”。那麽“大聖變(相)”是什麽呢?

受吴承恩《西遊記》傳播的影響,現在廣爲人知的“大聖”,恐怕要數齊天大聖孫悟空了。除此之外,歷史上“大聖”主要有以下義項:(一)聖人。《荀子·哀公》云:“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2〕王先謙《荀子集解》卷二〇《哀公篇》,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538、541頁。不僅儒家,而且道經及佛經中都有聖人之意的大聖。(二)帝王。《吕氏春秋·君守》云:“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3〕許維遹《吕氏春秋集釋》卷一七《審分覽·君守》,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39頁。(三)佛、菩薩。如三國吴支謙譯《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大聖,神通已達。”〔4〕賴永海主編《佛教十三經·無量壽經》,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2頁。(四)天尊。據約成書於南北朝後期的《洞玄靈寶天尊説十戒經》:“伏聞天尊大聖演説十戒、十四持身之品,依法脩行者,可以超昇三界,位極上清。”〔1〕《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276頁。(五)作爲形容詞,謂極有神通。如東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六:“我女大聖,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2〕干寶《搜神記》卷一六《駙馬都尉》,汪紹盈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202頁。

從“大聖”的含義來看,其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關係並不明顯。以下對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及“歸去來”相關内容略作介紹。

(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365—427)爲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名將陶侃之曾孫。因不爲五斗米折腰,義熙元年(405)解官去職,二十餘年後,卒於家。在此期間,創作《歸去來兮辭》。其生前境遇並不理想,去世後昭明太子編《文選》,收録了包括《歸去來兮辭》在内的多篇陶詩,陶淵明詩文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其本人甚至被奉爲“古今隱逸詩人之宗”〔3〕鍾嶸撰,周振甫譯注《詩品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66頁。,成爲歷史上隱逸詩人的鼻祖。正是這樣一位歷史人物,陶淵明及《歸去來兮辭》的思想背景,一直是學界爭論的焦點,近年的研究則更多地肯定了《歸去來兮辭》受到了佛教的影響〔4〕宫沢正順《陶淵明と仏教について》,《宗教文化》12號,1957年,25—40頁;吉岡義豐《歸去來の辭について》,《中國文學報》第6册,1957年,25—44頁;丁立忠《〈歸去來兮辭〉與〈歸去來〉佛曲》,《文學遺産》1993年第5期,17—27頁;鄧小軍《陶淵明與廬山佛教之關係》,《中國文化》2001年第17、18期,147—164頁;李小榮《〈歸去來兮辭〉的佛教思想及對後世的影響》,《井岡山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100—107頁。。

陶淵明去世後,相繼出現了一些由《歸去來兮辭》而命名的繪畫。現存較早的如“臺灣故宫博物院”所藏,相傳爲南朝陸探微(?—約485)所作的《歸去來辭圖》(參照圖1)。另據北宋《宣和畫譜》記載,御府藏畫中有李公麟《歸去來兮圖》兩幅。李公麟作畫“立意爲先,布置緣飾爲次”“公麟畫陶潛《歸去來兮圖》,不在於田園松菊,乃在於臨清流處”〔5〕《宣和畫譜》卷七《人物三·宋》,王群栗點校,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75頁。參閲袁行霈《古代繪畫中的陶淵明》,《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5頁。。由此可知,李公麟《歸去來兮圖》注重的是畫面意境,不同於其他田園松菊類的“歸去來兮圖”。考察中國古代的《歸去來兮圖》可知,此類圖畫通常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或《歸園田居》爲依據,描繪離開俗世羈絆,回歸田園生活的畫面。其内容大致可分爲兩類:或按《歸去來兮辭》全部的場面作畫,或選擇一部分作爲繪畫内容(參照圖4、圖5)〔6〕宣承慧《東アジア絵畫における陶淵明像:韓國と日本の近世を中心に》,東京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データベースhttp://www.l.u-tokyo.ac.jp/postgraduate/database/2010/885.html。。畫面描繪的通常是士人泛舟歸家(在一些畫面的遠景處,有家人與孩童等候主人翁還家的場面)(參照圖1、圖2、圖3),或表現某一個場景,如文士駐步山間向行人問路(參照圖4)。

圖1 (南朝·宋)陸探微《歸去來辭圖》,“臺北故宫博物院”藏

圖2 (元)何澄《歸庄圖》,吉林省博物館藏

圖3 (元)錢選《歸去來辭圖》局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圖4 (明)馬軾《歸去來兮圖:問征夫以前路》,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5 (明)馬軾《歸去來兮圖:農人告余以春及》,遼寧省博物館藏

從《歸去來兮圖》可知,如果不題畫,根本無法確定畫面是否與《歸去來兮辭》相關。换言之,《歸去來兮圖》與傳統的人物山水畫,並無明顯差異。繪畫“歸去來”稱“歸去來兮圖”,也可以像寺觀繪畫那樣稱“大聖變(相)”,其不稱“歸去來變(相)”值得思考。

(二)民間“歸去來”曲調

關於“歸去來”一詞的來源,許多學者認爲其源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這種觀點雖自成一説,但很可能是因果倒置的誤解。據資料反映,至遲在梁代(502—557),“歸去來”已成爲民衆所熟知的曲調。如《南史·昭明太子傳》載,梁武帝時有歌謡云:“鹿子開城門,城門鹿子開。當開復未開,使我心徘徊。城中諸少年,逐歡歸去來。”《梁鼓角横吹曲》云:“歸歸黄淡思,逐郎還去來……緑絲何葳蕤,逐郎歸去來。”〔1〕《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昭明太子統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1313頁;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五《横吹曲辭五》,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366頁。參閲丁立忠《〈歸去來兮辭〉與〈歸去來〉佛曲》,18頁。雖然《南史》與《樂府詩集》均爲梁以後所編撰,後人記述歷史事件使用的語言未必是事件發生時的原貌,但基於歌謡傳承的特殊與穩定性,筆者認爲,至少在梁代,“歸去來”“還去來”之類的“去來”口語當已經産生。

關於此點,通過域外漢籍亦可佐證。據日本《聖武天皇(701—756)宸翰雜集》記載,其中有南朝僧亮“歸去來二首”與“隱去來三首”〔1〕吉岡義豐《歸去來の辭と佛教》,《石濱先生古稀記念東洋學論叢》,関西大學,1958年,613—614頁;鄭阿財《敦煌本淨土歌讚〈歸去來〉析論》,《敦煌學輯刊》2007年第4期,6—24頁,收入《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37—369頁。。

歸去來二首。/歸去來,厭娑婆。衆生弊惡貪嗔厚,世界丘陵荆棘多。八苦熾然燃火宅,五濁漂浪浪癡河。六趣有身如轉輻,三界無明譬網羅。釋迦大仙今已度,彌勒慈父未來過。從闇入暗無時曉,誰能久住詐親窼。歸去來,舉世並邪魔。/歸去來,忻淨土。流轉娑婆無數劫,誰能久住懷羈旅。諸佛世界恒清淨,菩薩莊嚴至容與。地樹花池俱寶成,風響琴聲論法語。歸命大聖彌陀佛,決欲往生安樂所。三福敬業已思修,九輩逢迎悕接敍。歸去來,安心聊自許。

隱去來三首。/隱去來,修道去。菩提實行是余心,世間名利非余務。無常苦空何所樂,有身繫縛終難住。麄餐一鉢得安存,佛境空村足空歟。/隱去來,誰知我家處。隱去來,勸同遊。三世佛法皆須伴,一人學道亦當求。强弱兩緣相假藉,真應雙門等共修。廢已成恒滅跡,誰惡推善自無頭。/隱去來,同歸佛性舟。隱去來,自邀期。心死心生心易滅,法違法順法難持。六根未淨恒須隱,五眼開明得是非。決定誠言終不退,乞願諸佛助光輝。隱去來,修心自不欺。

由此可知,無論“歸去來”,還是“隱去來”已經被佛教歌讚所使用。據慧皎《高僧傳》卷一三《僧亮傳》及《宸翰雜集》中的《寶人銘並序》,僧亮與陶淵明幾乎活動在相同的時期。僧亮“歸去來二首”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應産生在近似的歷史環境中,“歸去來”已經與佛教淨土相關聯。

按佛教淨土思想,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中,彌勒信仰與阿彌陀信仰是兩種最主要的往生淨土方式。自唐朝以後,由於曇鸞、道綽及善導大師的弘揚,阿彌陀信仰日益興盛,彌勒信仰則漸漸衰弱。從“歸去來二首”其一的“彌勒慈父未來過”可知,彌勒信仰在南北朝時期已比較盛行;從“歸去來二首”其二的“歸命大聖彌陀佛”來看,則反映了阿彌陀淨土信仰的痕跡。“去來”一詞含有回去與到來,以及過去與未來之意。結合由“去來”組合的“歸去來”“隱去來”等題名可知,南北朝時期,“歸去來”與淨土信仰已形成了一定關係,但尚未成爲阿彌陀淨土的固有關聯詞。

(三)敦煌“歸去來”歌讚與阿彌陀淨土信仰

唐五代時期,以“歸去來”爲題的詩文流傳甚廣。如唐代張熾《歸去來引》琴曲:“歸去來,歸期不可違,相見故明月,浮雲共我歸。”〔1〕《全唐詩》(增訂本)卷二五《雜曲歌辭》,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35頁。又如《寒山詩》:“世間一等流,誠堪與人笑。出家弊己身,誑俗將爲道。雖著離塵衣,衣中多養蚤。不如歸去來,識取心王好。”〔2〕項楚《寒山詩注 附拾得詩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48頁。

隨著佛教的傳播與發展,化用“歸去來”,各種《歸去來》歌讚被創作出來。六朝隋唐至宋初,佛曲《歸去來》十分盛行〔3〕王志鵬《敦煌佛教歌辭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6頁。。得益於敦煌文書的重見天日,其中即有保留的大量歌頌淨土的《歸去來》佛曲。特别是法照(747—821)撰《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如P.2066法照《歸去來·寶門開》(六首)云:

/歸去來,寶門開,正見彌陀升寶座。菩薩散花稱善哉,稱善哉。/寶林看,百花香,水鳥樹林念五會。哀婉慈聲贊法王,贊法王。/共命鳥,對鴛鴦,鸚鵡頻伽説妙法。恒嘆衆生住苦方,住苦方。/歸去來,離娑婆,常在如來聽妙法。指授西方是釋迦,是釋迦。/歸去來,見彌陀,今在西方現説法。拔脱衆生出愛河,出愛河。/歸去來,上金臺,勢至觀音來引路。百法明門應自開,應自開。〔4〕《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2—123頁。P.2250、P.3373法照《歸去來·歸西方讚》(十首)云:

/歸去來,誰能惡道受輪回。且共念彼彌陀佛,往生極樂坐花臺。/歸去來,娑婆世境苦難裁。急手專心念彼佛,彌陀淨土法門開。/歸去來,誰能此處受其災。總勤同緣諸衆等,努力相將歸去來。且共往生安樂界,持花普獻彼如來。/歸去來,生老病死苦相催。晝夜須勤念彼佛,極樂逍遥坐寶臺。/歸去來,娑婆苦處哭哀哀。急須專念彌陀佛,長辭五濁見如來。/歸去來,彌陀淨刹法門開。但有虚心能念佛,臨終決定坐花臺。/歸去來,晝夜唯聞唱苦哉。努力回心歸淨土,摩尼殿上禮如來。/歸去來,娑婆穢境不堪停。急手須歸安樂國,見佛聞法悟無生。/歸去來,三途地獄實堪憐。千生萬死無休息,多劫常爲猛焰燃。聲聲爲念彌陀號,一時聞者坐金蓮。/歸去來,刀山劍樹實難當。飲酒食肉貪財色,長劫將身入鑊湯。不如西方快樂處,永超生死離無常。〔5〕《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81頁;第24册,2002年,19頁。

顯然,在唐代唱念《歸去來》歌讚,已經與阿彌陀淨土形成關聯。隨著句式字數的對仗變化,“歸去來”有時也簡化爲“去來”。如P.2122《維摩經押座文》:“三界去來生死苦,淪(輪)回六道未曾休。唯有寶積學修行,請問世尊淨土行。”〔1〕《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7頁。這裏的“去來”準確地説,並不是往生淨土的“歸去來”的簡稱,而是世人在婆娑世界生死輪回、來來去去的寫照。因此,需要修行佛法,往生淨土。按S.2614《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歸去來,閻浮提世界不堪停,生死本來無住處,西方佛國最爲精。”〔2〕《英藏敦煌文獻(漢文非佛經以外部分)》第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122頁。P.3724王梵志《相將歸去來》云:“相將歸去來,閻浮不可停。婦人應重役,男子從征行。帶刀擬鬬煞,逢陣即相刑。將軍馬上死,兵滅他軍營。血流遍荒野,白骨在邊庭。去馬猶殘跡,空留紙上名。關山千万里,影絶故鄉城。生受刀光苦,意裏極星星。”〔3〕黄征、張涌泉校注《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38頁;項楚校注《王梵志詩校注》(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36頁。又S.2945《般舟讚》云:“普勸道塲同行者,怒力迴心歸去來。借問家鄉何處是,極樂池中七寶臺。”〔4〕《英藏敦煌文獻(漢文非佛經以外部分)》第4卷,259頁。以上,無論是否以“歸去來”直接入題,其表達的思想與往生西方淨土的《歸去來》讚歌是一致的。

淨土信仰盛行時期,大量的淨土變相被創作出來。如高僧善導曾畫淨土變相300壁,德圓爲武則天繡400幅“極樂淨土變”;畫聖吴道子在淨土院、安國寺畫有西方變,尉遲乙僧在大雲寺畫淨土經變;詩人李白作《金銀泥畫西方淨土變相讚並序》,王維作《西方淨土變讚》,白居易有《繡阿彌陀佛讚並序》等。敦煌文獻中,同樣可以看到大量反映淨土信仰的變相畫〔5〕松本榮一《燉煌畫の研究》,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刊,1937年,1—109頁;樊錦詩主編《解讀敦煌:阿彌陀佛的中國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3—34頁。。僅敦煌壁畫就保留有歷代淨土變400餘鋪。變相在繪製程序上,通常嚴格按照宗教儀軌“按經圖變”,但在繪製内容上,卻並非與佛典一一對應〔6〕李小榮《敦煌變文》,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422頁。。如盛唐至西夏的許多淨土《彌勒下生經變》,繪製的經變圖上就有世俗生活的婚禮場景(參照圖6)。這種手法延續至今,現在依然可見通過世俗生活而表現的“淨土變”(參照圖7)。

綜上所述,淨土變相與《歸去來兮辭》、“歸去來”歌讚,在主題上都有追求解脱,遠離世俗羈絆,嚮往理想國的特點。從此意義來説,無論是“歸”人間世外桃源,還是“歸”其信仰寫照的淨土世界,“歸去來”被繪製成阿彌陀淨土變,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圖6 榆林窟第25窟

上:《彌勒經變》全圖;下左:《彌勒經變》之“耕作圖”;下右:《彌勒經變》之“婚禮圖”

圖7 平山郁夫《流沙淨土變》,平山郁夫美術館

(四)道教文獻中的“歸去來”

佛教讚歌之外,道教文獻中也能看到一些“歸去來”語句。通常是在一些道士異人的話語中加入“歸去來”“歸去來兮”的套語,表達種種人生感悟。

較早的事例,如《道藏》所收北齊劉晝《劉子》卷六“適才第二十七”記載:“馮驩爲孟嘗君之客。孟嘗君,齊之公子,其家有客三千人。上客得肉,中客得魚,下客得菜。雅處下客之中三年,孟嘗不識。驩乃彈琴而歌曰:大丈夫歸去來兮,食無魚。君進之以魚,又琴歌曰;大丈夫歸去來兮,出無車。君又進之以車。”後孟嘗君入秦,被秦王所囚,因其客馮驩能雞鳴狗盜,得以逃脱〔1〕《道藏·太玄部》一九《劉子》,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62年,9—10頁。。馮驩(或“諼”)故事本於《史記》《戰國策》等史書,“大丈夫歸去來兮”原作“長鋏歸來乎”,雞鳴狗盜者本無姓名〔2〕《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359頁;劉向集録《戰國策》卷一一《齊四·齊人有馮諼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95頁。。顯然,北齊時,劉晝化用“歸去來”,將孟嘗君之客雞鳴狗盜與馮驩之事進行糅合,表達了不拘一格、量才而用的思想。

宋代以後,道教文獻中“歸去來”出現的次數明顯增多,主要體現了效仿陶淵明,追求歸隱生活的態度。試舉一例,如《道藏》所收北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卷七《讀陶淵明歸去來》:“歸去來兮任我真,事雖成往意能新。何嘗不遇如斯世,其那難逢似此人。近暮特嗟時翳翳,向榮還喜木欣欣。可憐六百餘年外,復有閑人繼後塵。”〔3〕《道藏·太玄部》三六《擊壤集》,14頁。

總的來説,古代的“歸去來”主要包括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和歸去來詞”,以及民間的各種“歸去來”詩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與“和歸去來詞”屬於同一類别,而民間“歸去來”詩歌與《歸去來兮辭》的關係則難以一概而論。道教文獻中“歸去來”主要宣揚歸隱思想,其本身並不具有獨特的像佛曲“歸去來”那樣集中、明顯的宗教意味。

二、宋代“歸去來”讚歌與阿彌陀淨土信仰

宋代,《歸去來》依然深受時人喜愛,並且相關作品不斷出現。如柳永《歸去來》詞:“初過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緒。燈月闌珊嬉遊處,遊人盡,厭歡聚。憑仗如女,持杯謝,酒朋詩侣。餘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罷,且歸去。”〔4〕朱德才主編《增訂注釋柳永張先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105頁。柳永《歸去來》詞只有題目與《歸去來兮辭》相關,但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當時唱和“歸去來”盛行的情況,或許這也是晁以道、洪邁所言“和其辭者,如即事遣興小詩”的一種。

宋人喜好“和歸去來”,通過僧人宗曉(1151—1214)編《樂邦文類》(樂邦爲西方阿彌陀淨土的别名)亦可管窺得知。例如給事憑楫《和淵明歸去來兮》云:“和淵明歸去來韻。談淨土法門,最爲開示。其辭曰:歸去來兮,蓮社已開,胡不歸……歸去來兮,唯淨土之可游。”幻住居士任彪《擬淵明歸去來》云:“歸去來兮,西方淨土誓依歸。既出離五濁之生死,亦怙恃三聖之慈悲……歸去來兮,西方淨土多勝游……歸去來兮,兜率終有墮,龍華未可期,唯有極樂國土,功德莊嚴如此。”〔1〕宗曉編《樂邦文類》卷五《詞》,《大藏經》第四七册《諸宗部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225—226頁。當時社會各階層“和歸去來詞”的風氣,以至形成了“和淵明歸去來韻。談淨土法門,最爲開示”之説。

《樂邦文類》之外,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宗鏡禪師撰《銷釋金剛科儀》中的“歸去來”歌讚亦引人注目〔2〕吉岡義豐先生首揭此説,主張其源自唐代佛曲《歸去來讚》,見《銷釋金剛科儀の成立について:初期寶卷の一研究》,《小笠原·宫崎二博士華甲紀念史學論集》,龍谷大學史學會編,1966年,168頁。。《銷釋金剛科儀》是依照昭明太子將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分爲三十二分,以散韻相間的説唱形式進行通俗解説的書。其與《慈悲三昧水懺》《觀世音法華經普門品》並爲佛教法會三大常用偈讚經咒,隨法事持誦,在民間流行極廣。爲便於説明,節録相關内容如下。

《銷釋金剛科儀》中的“歸去來”歌讚

(續表)

綜上所述,唐宋時期,唱念“歸去來”已融入阿彌陀信仰,成爲淨土信仰用語,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構成豐富多彩的“歸去來”現象。開篇所引“大聖變”屬於經變畫的一種。雖然僅僅依據“大聖變”題名,難以探知其畫面内容,但可以推知“大聖變(相)”的稱呼,與變文中“歸去來”唱詞存在著淵源關係。從“歸去來”到“大聖變”,即唱念“歸去來”歌讚,向大聖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淨土世界。

至於當時是否有對應“大聖變相”的“大聖變文”文本,尚不清楚。已知的是,以蘇軾爲首,當時仿照《歸去來兮辭》而創作的櫽括詞《和陶詩》非常之多〔1〕内山精也《蘇軾櫽括詞考:陶淵明〈歸去來兮辭〉の改編をめぐって》,《中國文學研究》第24期,1998年,23—39頁。。櫽括詞同樣是在古人文章基礎上進行改寫,改編爲更易於讀者接受的形式,與變文可謂異曲同工。

三、小 結

南北朝時期流行的“歸去來”,除了士人熟知的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之外,還有民間廣爲傳唱的各種“歸去來”曲辭。其中又以宣揚西方淨土的“歸去來”佛曲爲盛。“歸去來”藴含的回去與到來,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意,其豐富的内涵與淨土信仰相關聯。唐代,唱念“歸去來”已融入阿彌陀淨土信仰。伴隨淨土信仰在唐宋時期的傳播,衍生出阿彌陀淨土變相的俗稱:大聖變。

洪邁出身書香名門,兄弟三人以博學而“文名满天下”,其父洪皓有“洪佛子”之譽。洪邁本人“博極載籍,雖稗官虞初,釋老傍行,靡不涉獵”〔2〕《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附子邁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557—11570頁。。其對《歸去來兮辭》與“歸去來”佛曲絶不是陌生的,故而對當時繪畫“歸去來”皆作“大聖變(相)”的做法不能贊同。雖然難以説繪畫“歸去來”完全没有《歸去來兮辭》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大聖變相”的淵源是佛曲“歸去來”,而非《歸去來兮辭》。從“歸去來”到“大聖變”的發展,實際上正反映了淨土信仰盛行時期,佛曲“歸去來”深入人心,廣爲傳播的過程。關於大聖變相、“歸去來”語詞的歷史演變同樣是饒有趣味的,作爲今後的課題,筆者將繼續進行關注。

附識:拙文承兩位匿名審稿人提出寶貴修改意見,謹此致謝!

猜你喜欢

文獻敦煌信仰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论信仰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