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道而养寿”

2017-10-14宋玉荃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养生道德经老子

宋玉荃

摘 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不仅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在养生方面也自成一派。老子追求“长生久视之道”,在养生方面,他认为不可忽略“先”、“度”、“恒”三个基本原则,并且还提出了“味无味”、“莫若啬”、“致虚极,守静笃”等养生的方法。

关键词:老子;养生;《道德经》

《史记》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这说明历史上的老子真人本身就是一长寿之人,老子能够如此长寿离不开他独特的养生之道,他的养生之道正是我们所需要关注和研究的。

一、老子的养生原则

养生贵在“先”。俗话道:“防患于未然”,就是说面对事物,要早知早察,在祸患尚未形成壮大之时就要加以预防。老子曾云“见小曰明”(《道德经》五十二章),看到细微的小事情所带来的变化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这个道理运用在养生领域,即为贵“先”。在《道德经》六十四章中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局面处在安稳阶段的时候容易把握,事变征兆还不明显的时候也容易谋划;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消解,问题微小的时候容易解决,因而在事故还未发生之时,就要采取措施,着手预防,在混亂还未发生之时,就要对其进行治理。如“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一般,养生也讲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不能因为青年时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就认为到了中年时再保养身心也不迟。在身体出现损害之前去准备,在精神开始混沌之前去预防,从“先”着眼,从“早”做起,才能化险为夷,才拥有使养生之道发生作用的前提。

养生贵有“度”。在《道德经》四十五章中,老子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论述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度”对事物的变化会起到限制和影响的作用,超过了“度”的界限,事物就会向它相反的方向发展,就会起到始料不及的相反作用。养生,亦然。“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道德经》五十章)人出世而生,入地为死;长寿的人十之有三,短命的人十之有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的,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得太过度了。人若过度奉养,反而会提早走向灭亡,因为贪欲而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健康”,如青春常驻、不老不死,必然也会过度耗费自身,这并非是正当的养生观。虽然养生方法各有千秋,养生模式不尽相同,但老子认为,根据自身具体条件,正确运用,掌握分寸,有所倡且有所忌,才是合理的养生法则。

养生贵守“恒”。善始善终的道理,耳目能详,妇孺皆知,做人理事,好的结尾与好的开头同样重要,持之以恒,效果才得以显现与延续。对于养生来说,“恒”最为可贵,也极为难得。《道德经》四十一章云“大器晚成”,即贵重大型的器物总是最晚完成的,反而是不那么贵重的器物完成得较早,为何?因为珍贵的事物,良好的效果都需要时间去完善与证明。何况,养生本来就是一件长久的事情,非急功近利所能达到,正所谓“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六十四章)对于养生来说,谨慎认真的态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始,还要坚持到结束,在中间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恒心与毅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样,换个角度看,养生也需要养“恒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老子的养生之道

饮食上无味。《道德经》六十三章有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陈鼓应先生对此的理解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作事,以恬淡无味当作味。”那么,以相同的思路来理解“无味”就不会太过迷惑了,“无味”不是不要味道或没有味道,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品味之境界。从饮食的角度来看,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无味,即淡才是真味,才是食物最纯正的味道,过咸、过辣、过酸、过甜、过苦皆不宜,饮食应当清淡。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五章中还说“道之淡乎出口其无味”,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是老子在讲道之表述——出口言道的话语都是朴素的,并不需要什么添油加醋。老子在这里除了讲道之表述,也告诉了我们清淡无味的食物才是合乎道的。

欲求上俭啬。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因此,他把纵欲看作是对于生命的损害。老子认为,不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人都不能陷入享乐状态,一旦陷入,就会欲望充盈,这样一来,一方面会耗费大量精力神力,另一方面会阻塞头脑,使人神智不灵明,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是也,结果就是离道越来越远,离养生越来越远。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九章老子中提道:“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这里的“啬”,倒不是指当今的吝啬之义,但都具有“少”的意思,即节俭、内敛,对外在之物要保持崇简的态度,对内在心灵也要保持珍惜的原则。

心灵上虚静。“致虚极,守静笃”是老子强调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处于此境界,伸手可触道。致虚,是对成心、成见的消解,消解到一点都没有的地步,心机与欲望会使明澈的心灵变得闭塞,一味固执己见也会使清晰的认识变得模糊,致虚就是要通过消除这些蔽障来养心。除了“虚”,老子也以“静”为宗旨。《道德经》四十五章里明确地提出:“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疾动能战胜寒冷,平静能战胜炎热,清静无为才能使天下安宁,这叫作以静制动。值得一提的是,老子认为致虚守静的最佳理想状态是“婴儿”,因为他最为心清意定,即使旁人纵乐,也丝毫影响不得他,养生之道的极致,便应是如此身体和精神充分合一的。

参考文献

[1]李顺连.道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吴根友.老子与庄子的生命哲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J].贵阳:贵州社会科学.2012,07.

[5]谢清果.老子“味无味”的饮食养生智慧刍议[J].唐山: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龙河校区)

猜你喜欢

养生道德经老子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漫画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